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崔桐诗卷】(04)五言律詩一百一十三首 排律一首(上)(《东洲集》第4卷)

(2011-06-17 04:54:25)
标签:

宋体

崔桐诗卷

五言

东洲集

排律

文化

分类: 崔氏踪迹

《崔桐诗卷》

 

五言律詩一百一三首 排律一首(上)

 

 

                                                                                           《东洲集》卷四

 

                                                                崔一良 句读、注释

 

 


  五言律詩一百一十三首
 

 

 


  簡問蔣敬所翁

 

  山斗三台老,煙霞八桂城。辭榮遂初服,素業尚書生。

    竹塢還開徑,蓮峰定結盟。相聞不相見,悵望若為情。

 

 



  雪夜聞石熊峰閣老訃

 

  桂石悲遺老,俄成變古今。

  蓬瀛清望在,蒿里白雲深。

   海嶽收英氣,氷霜感歲陰。

  九原那可作,翹首幾沾襟。

 

 

   注:石熊峰,世,兄弟并登进士。公入词馆雍容侍从,回翔台阁。时西涯当国执文章之柄弘奖风流,推挽后进,学士大夫,翕然宗之。于是西涯之学,衣被天下。而北地信阳,起而与之争长坛墠沿至嘉隆,相排击而未已。公则首为西涯所引重,尝谓:“后进可托以柄斯文者,其石氏季方[]乎!”论者以公辈出西涯之门,拟之苏门六君子。一时文学彬彬,号为极盛。而公则其眉目也其所为诗文,婉而多风,有典有则沨沨乎正始之音,足以鼓吹休明,上追风雅,与后之剿袭剽窃,怒张叫号者,不可同日语矣。”(《 石熊峰先生 文集》序李西涯,湖南人,文渊阁大学士,位至丞相。执内阁二十多年,左右逢源,掌管天下大事。

 



  過楊內翰故宅

 



   匹馬城陰曲,清才憶子雲。

   滇山萬里隔,漢署十年群。

    載酒何人問,虛亭落水聞。

   遲遲不忍去,回首澹斜曛。

 

 


  臥病別劉子

 

不識荊州面,於今是故知。

枕衾違病日,天地別君時。

月冷烏啼急,雲長馬去遲。

離筵何滿眼,悽惻重吾私。

 

 

 



  胡原學南改迎養

 

親遠懸南極,官輕去上台。

梁州雲萬里,游子路重來。

秪擬春暉報,非關晝錦開。

綺筵歌舞罷,笑指鳳凰臺。

 

 

 注:

 

   胡原學胡在轩,字廷禄王士祯称:“杨升庵先生在滇,有张半谷含辈从游,时谓‘杨门六学士’以比黄、秦、晁、张诸人。半谷即愈光。余则杨弘山士云

王纯庵廷表、胡在轩廷李中溪元阳唐池”。

 

    迎养,迎接尊亲同居一处,以便孝养。

 

 



  張司寇初恩志感卷

 



過庭違令子,曳履重尚書。

驛使煩牢醴,天家為起居。

緣霑命再, 翻憶得思初。

何以供瓊報,皋謨願展舒。

 

 

   注: 司寇,官名,刑部尚书的别称。西周始置,春秋、战国时沿用,掌刑狱、纠察等事。后世刑部尚书以大司寇称,侍郎则称少司寇。

 



  書杜隱翁屋壁,次唐守之韻

 



門對歌樵徑,舟橫帶月溪。

風鳴花出犬,目丁樹栖鷄。

開卷從諸子,分醅問老妻。

偶添詩意緒,多向竹間題。

 

 

  別劉載道

 



海角春仍在,旄頭氣不驕。

玉門迥獫狁,金印拜嫖姚。

廟筭時西顧。天兵豈內銷。

黃雲秋漸老,好為備臨洮。

 

 



  西邊報捷

 

十年淮悔客,忽作故山歸。

歲晚悲長鋏,天空度少微。

清風遙鶴氅,白石舊漁磯。

瓊樹懷君切,何時慰渴饑。

 

  

 

    长铗,剑的一种,指长剑。刀身剑锋长者称“长铗”,短者称“短铗”。铗,剑柄。明张缙彦《袁石口(袁可立子)饷边》:“昨日射雕犹住马,谁将长铗净风霜。”

 

      少微,星座名。共四星,在太微垣西南。《史记·天官书》:“廷藩西有隋星五,曰少微,士大夫。” 《晋书·隐逸传·谢敷》:“初,月犯少微。少微一名处士星,占者以隐士当之。” 后以之称处士。 唐 牟融 《送沉翔》诗:“清朝尽道无遗逸,当路谁曾访少微。”

 

    鹤氅,是戏曲舞台上扮演隐士、仙人、道士等的服装。仙鹤是道教常用的图案,世称成仙为“羽化登天”。

 

    渔矶,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唐 戴叔伦 《过故人陈羽山居》诗:“峯攒仙境丹霞上,水遶渔矶绿玉湾。”

 

 


  同楊弘山曹漫山游姚園

 
市遠芳園淨,亭虛曲水通。

能文共曹植,識字更楊雄。

笑入煙霞裏,移尊竹樹東。

詠歸春十里,斜日在西峯。

 

 

  注:杨弘山,即杨士云(1477~1554),字从龙,号弘山。大理喜洲人。明正德丁丑科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后转给事中。在京任职时,闻河北灾情,即奋笔书成《赈济饥民议》,上书明朝皇帝。他不满仕途恶习、朝廷日趋腐败,假病弃宫回乡种田,甘贫自乐。 在“乾乾斋”小屋潜心钻研经史,著述诗文,并钻研天文地理,与李元阳、杨慎交往甚密。存有《杨弘山先生存稿》,《栽秧》、《栽罢》、《见野妇挑菜》、《紫笋茶》、《旱》等诗。著有《郡大记》、《大理府志》。卒年七十八。

 

 

 



  哭姚海山

 



萬里青雲器,連城白璧姿。

廟廊名日重,衡鑑道無私。

世路幽冥隔,宮清故舊知。

秋風歸旅櫬,悽惻重吾思

 



  
  ·入僊關至紫霄宮二首

 



西山園合杳,鑿翠敞天關。

龍磴丸丸上,鰲峰滾滾攀。

 披碧樹杪,忽到紫霄間。

五月全無暑,僊風有靜

 


此中真福 □, 不與眾宮羣。

杉宿光連斗,峰旗翠掣雲。

風迴金鎖路,龍吐玉泉紋。

未盡登臨興,徘徊問少君。 

 

  注:

 

  紫霄宫”,坐落在湖北武当山主峰天柱峰东北的展旗峰下,为武当山宫殿古建筑群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层层殿堂,依山叠砌;座座楼阁,鳞次栉比;组组院落,幽静雅致;四周松柏挺秀,竹林茂密,使这片古建筑更显得高贵富丽。紫霄宫背依展旗峰;面对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有禹迹池。周围岗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

 

  峰旗”,展旗峯,石色赤灰状如一面猎猎卷动大旗,气势壮阔。传说此峰是远古时代,黄帝征服蚩尤后,班师之际留下的大旗化成的。清袁枚有《展旗峰》诗记其事:“黄帝擒蚩尤,旌旗不复收。化为石步嶂,幅幅生清秋。”

 

 



  ·紫霄宮道中

 

山行失炎暑,風磴髮蕭蕭。

鴉觀丹崖覆,梅祠碧氣飄。

問僊知古跡,採藥識新苗。

不斷松杉路,陰陰轉石橋。

 

    注:朗梅祠烏鴉觀。

 

 



  ·雨宿朝天宮山房

 



  風樹蛟龍鬪,天宮雲雨垂。曾陰吹不散,午景霽仍虧。

    榻借神僊窟,簷依鸛鶴枝。秋迷歸去路,消息問南箕。

 

 



  ·雨後夜坐南岩山臺

 

  雨霽清宵坐,更長月轉橋。凉生松濕灑,光滿壑烟銷。

    峯擁天樞隔,樓虛地軸搖忽聞笙鶴度,冉冉列僊朝。

 

 

  ·五龍宮道中

 



塞壑奇松擁,呼人恠鳥翔。

廟岩題黑虎,石澗轉青羊。

響荅聞樵語,香飄迓羽裳。

停輿問前路,山夾紫雲長

 

    黑虎廟,青羊澗

 



  ·登五龍山


 


盤旋千仞路,此地亦為尊。

日久澗長晦,雲低山欲吞。

冥搜隨鳥道,小憩借松根。

愛啜僊源水,還築玉女盆。

 

 

  ·誦經臺山房

 



僊子翻經處,幽厓住有人。

徑泥深虎跡,松瓦盖龍鱗。

石座留賓古,茶蔬剪藥新。

問渠誰是侶,惟與白雲親。

 

 



  ·贈檏庵尚書

 
 
   □□僊侶去,七十二峯遙。

 閣道攀天壁,池泉吸斗杓。

 徘徊丹竃窟。唱和紫芝謠。

巳悟長生術,朱顏定不凋。

 

 

  ·赴玉虛山行

 



著處瑤宮敞,隨山羽客栖。

雲根百里路,木杪萬重梯。

人語鳴虛壑,鷄聲隔遠谿。

桃源知不遠,欲往路仍迷。

 

 



  ·至玉虛宮

 



已出桃源徑,迴鑣更玉虛。

地宏疑月窟,氣肅象天居。

龜負蓬巔石,龍纏殿額書。

靈官五百輩,吹笛下雲裾。

 

 

  ·張僊留衣亭

 



僊去留亭榭,松杉繞徑長。

鳳輿何處所,蟬虫尚衣棠。

餘澤涵金笥,清氛凝桂梁。

時應星斗夜,飛動彩霞光。

 

 



  ·再至玉虛訪樸庵同登會僊樓

 



避暑入雲去,言登僊子樓。

山遮半林日,風灑萬松秋。

俯瞰深層殿,雄談到十洲。

迴輿下瑤磴,看水更淹留。

 

 



  ·聞清微宮之勝道側不能至

 



傳聞天柱下,幽勝更清微。

峯合天長隔,谿寒雲不□。

 花岩懸乳石,竹塢對瓊扉。

未有凌風翼,空成悵望歸。

 

 

 



  ·聞玉虛岩之勝道僻不暇至

 



宮殿藏巖裏,陰陰千尺深。

秪容雲霧入,不受雨晹侵。

樹影涵金鎖,鍾聲帶碧潯。

漸非謝公興,雙屐倦登臨。

 

 

 


  京山喜雨二首

 


 


歲歲天慳雨,村村田稿禾。

蒼生半溝壑,赤地是江河。

甘澍頻今夏,荒墟更舊歌。

帝心誰感格,無乃聖功多。

 

 

雲起沉荊樹,山霾隔楚天。

蛟龍竟日鬪,江漢百川連。

喜動觀風使,恩霑望雨田。

穹蒼本仁愛,從此卜豐年。

 

 



  京山觀音崖次毛東塘韻二首

 

 

古道懸崖下,真便駐使旌。

名賢多勝賞,此地豈虛生。

細草亭陰色,靈泉樹杪聲。

行吟對晴旭,聊得旅愁輕。

 

客慣尋寺,登臨石磴長。

岩姿含雨濕,佛頂壓泉凉。

雙樹搖潭影,諸天散寶香。

因思白社會,愁寂遠公堂

 

 


  燈夕夜行有懷

 

今夜郢城月,  寒光較倍新。

未緣憐火樹,應故照離人。

翠管隨歌扇,香衢散綺塵。

兒童不愁思,喧處漏聲瀕。

 

 



  同張嵩少衝雨至鄖陽二首

 



共子鄖襄路,千山風雨斜。

江流吞鳥道,沙磴沒龍騧。

崔顥空吟鶴,張騫亦失槎。

黃昏憩公署,相對即吾家。

 

 
十日鄖山路,真成行路難。

江天一氣合,輿馬萬雲攢。

滑磴防顛躓,長塗絕羽翰。

相看一險度,各喜報平安。

 

 

 

 

  督學南行辰溪道中會李臺南夜酌

 



棹雙崖路,清江十月波。

山容明錦樹,潭影臥寒鼉。

野泊風烟暮,深罍故舊過。

天涯得李白,亭伯意如何。

 

 

 



  辰溪道中述所見

 

素崖如玉裂,奇石岸玲瓏。

磯險波翻雪,江虛樹自風。

盤渦雙棹急,迴浦斷洲通。

萬里初來客,貪看盡日中。

 

 

 


  同文沃焦儲谷泉遊習池回觀顯佛寺

 



故宅群峯在,荒池九曲平。

偶陪驄馬客,轉動爽鳩情。

煙色飛花徑,鐘聲落日城。

使君如不醉,山水笑經行。

 

 

紆蹊樓轉磴,奇像佛呈身。

香氣天花□,煙光洞草春。

巖籠棊石冷,江引竹泉新。

徧識襄陽勝,無如此蘊真。

 

 

 



  留別王夢澤書扇

 

赤壁迴孤棹,黃城別曉雲。

情懸夢澤子,昔是鳳池羣。

宋玉仍儒雅,周南滯典墳。

今宵楊柳月,江笛不堪聞。

 

 

 



  鄖陽道中

  

鄖陽一日道,步步上丹梯。

石擁江流細,雲深驛路迷。

人家藏壑小,征馬近天嘶。

似畏初來客,西峯日易低。

 

 

 

  謫浙月夜偕泉川子登吳山觀湖

 



月下携僊侶,空湖夜更幽。

風間平十里,烟散影孤洲。

龍抱珠眠穩,舟行鏡未休。

真堪洗煩想,相對一清謳。

 

 



  偕陸儼山蔣東曉遊玉泉寺觀魚

 



天青雙沼淨,魚戲若行空。

客到群初散,僧呼隊復同。

錦文清淺底,玉尺往來中。

只恐多年臘,風雷盡作龍。

 

 

 



  偕陸儼山陸體齋登飛來峯絕頂各坐石望湖

 

 

筵敞開蓬頂,虛無見遠湖。

天連六橋淨,波浸一峯孤。

小坐分苔石,高枝挂玉壺。

此遊真絕勝,未數輞川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