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袁桥村叟
袁桥村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636
  • 关注人气:6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康生活】 谷雨与养生

(2011-04-20 06:03:39)
标签:

中国

谷雨

b族维生素

雨生百谷

二十四节气

美食

分类: 百家文汇

 

http://a4.att.hudong.com/30/38/01300000569933127173381983506.jpg谷雨与养生" TITLE="【健康生活】 谷雨与养生" />

 

 

  谷雨与养生

 

 

 

“谷雨”,春天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岁时节气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4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开始。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指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生长。“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谷雨时节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现代农业气候意义。但雨水过量或严重干旱,则往往造成危害,影响后期产量。谷雨在黄河中下游,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与养生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养生要注意季节特点,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使人体内部的生理环境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保持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素问——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就是这个道理。

 

 

谷雨养生的注意点:

 

     1.合理增减衣物:气温虽然转暖,但早晚仍较凉,早出晚归者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寒感冒。

     2.过敏体质的人要少与过敏源接触:过敏体质的人这个季节应防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特别要注意避免与过敏源接触,减少户外活动。在饮食上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出现过敏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祛湿保健:谷雨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会让人体由内到外产生不适反应。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如此潮湿的环境,湿邪容易侵入人体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情况,如若已经患有各类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也容易在该节气诱发。

    所以谷雨养生要注意祛湿,在饮食上加以配合。具有良好祛湿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药、荷叶、芡实、冬瓜、陈皮、白萝卜、藕、海带、竹笋、鲫鱼、豆芽等。

 

    谷雨节气后,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同时由于天气转温,人们的室外活动增加,北方地区的桃花、杏花等开放;杨絮、柳絮四处飞扬,过敏体质的朋友应注意防止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在饮食上应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春季,肝木旺盛,脾衰弱,谷雨前后15天及清明的最后3天中,脾处于旺盛时期。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从而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因此这时正是补身的大好时机。

   此时适宜的膳食有:参蒸鳝段、菊花鳝鱼等,具有祛风湿、舒筋骨、温补气血的功效;草菇豆腐羹、生地鸭蛋汤具有滋阴养胃、降压隆脂、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养血润燥的功效。但是补要适当,不宜过,此时进补不能像冬天那样,应适当食用一些补血益气功效的食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体质,还可为安度盛夏打下基础。

   谷雨前后还适宜食用一些能够缓解精神压力和调节情绪的食物。多吃一些含B族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对改善抑郁症有明显的效果。小麦胚粉、标准面粉、荞麦粉、莜麦面、小米、大麦、黄豆及其他豆类、黑芝麻、瘦肉等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 另外多食用碱性食物,有助于缓解人体的急躁情绪,例如贝、虾、蟹、鱼、海带等产品有助于改善情绪。

 

    特别提示:过了谷雨便意味着春季快过去了,按照中医“春养肝”的观点,要抓紧时机调理肝血。此时的食疗要点重在养肝清肝、滋养明目。而在众多的蔬菜之中,最适宜养肝的是菠菜。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入肠、胃经。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常有良效。对春季里因为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和贫血等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常用药膳

 

 

 

    参蒸鳝段:

 

 

 

    [配料] 鳝鱼1000克,党参10克,当归5克,熟火腿150克,食盐、绍酒、胡椒粉、生姜、大葱、味精各适量,清鸡汤500克。

 

    [做法] 党参、当归洗净浸润后切片备用;鳝鱼剖后除去内脏,清水洗净再用开水稍烫一下捞出,刮去粘液,剁去头尾,再把肉剁成6厘米长的段;熟火腿切成大片,姜、葱洗净切片、段备用。

    锅内入清水,下入一半的姜、葱、绍酒烧沸后,把鳝鱼段倒入锅内烫一下捞出,装入汤钵内,将火腿、党参、当归、放于面上,加入葱、姜、绍酒、胡椒粉、食盐,再灌入鸡汤,用绵纸湿浸封口,上蒸笼蒸约1小时至蒸熟为止,取出启封挑出姜、葱加入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 温补气血,强健筋骨,活血通络。多用于风寒湿痹引发的腰膝酸痛。

 

 

    菊花鳝鱼:

 

 

    [配料] 粗活鳝鱼1斤(两条),白糖2两,番茄酱1两,干淀粉1两,黄酒、白醋、食盐、葱、姜、湿淀粉、麻油、蒜泥各适量,花生油2斤。

 

    [做法] 鳝鱼宰杀、剖腹去内脏,去骨去皮,切成2寸5分长片块,用刀顶头斜批成两片(末端不批短),再直切成条状(一头不切断)加黄酒、盐、葱、姜浸渍起来,然后再逐个排上干淀粉;将番茄酱、白糖、白醋、湿淀粉一起放入碗内,加适量水调成芡汁。

    烧锅置旺火上烧热,锅内倒油1斤,烧至八成热,将鳝鱼抖散入锅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锅内留少余油,投入蒜泥煸炒出香味,倒入调好的芡汁烧沸后淋入麻油,起锅浇在菊花鱼上即成。

 

    [功效] 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对体虚乏力,风寒湿痹,痔疮等患者尤为适宜。

 

 

    三色汤:

 

 

    [配料] 黄豆芽2两,姜丝20克,红大椒1个,植物油、白醋、湿淀粉、鸡汤、食盐、麻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 将油锅烧热,下黄豆芽煸炒几下,放入白醋炒至八分熟,出锅备用;将锅内放入鸡汤,姜丝,烧开后把红大椒入锅再次滚开后,将黄豆芽、盐、入锅,再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出锅即成。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对筋骨拘挛,腰膝疼痛者更为适宜。

 

   注意:风寒湿痹之人忌食柿子、柿饼、西瓜、芹菜、生黄瓜、螃蟹、田螺、蚌肉、海带等生冷性凉的食物;热痹患者忌食胡椒、肉桂、辣椒、花椒、生姜、葱白、白酒等温热助火之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