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台文化】弶港渔民号子上了央视

(2010-06-22 11:31:12)
标签:

渔民号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

渔家

弶港

旅游

分类: 旅游指南

盐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弶港渔民号子”上了中央电视台节目

 

 

 

 

 http://www.51766.com/img/shlzlygs/1220340135489.jpg

 

 此地无处认渔家

 

 

    在黄海之滨,全国百强县(市)东台,有一个唯一的渔业小镇——弶港。从东台市区到弶港,过去需要1个半小时车程。随着333省道(安弶一级公路)于6月12日的正式通车,行进在双四车道的“通海大道”上,仅仅花了45分钟,就到达弶港。

    20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随着潮涨潮落,积沙淤泥,滩涂增高,海岸线逐年东移,才渐渐形成了露出海面的沙屿。

 

 

  http://www.xmnn.cn/zt/taifeng/twbd/200708/W020070809587829066748.jpg

 

 

 [转载]“红帆老人”八十大寿      

 

               弶港“渔号大王”陆加友

 

   “嗨的哟来,吭呀!吭呀个号来,哎啰……”

  弶港渔号是弶港渔民在长期与大海抗争中创作的民间音乐、渔家歌谣,如今已被列为盐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悲怆的调子如今的弶港人唱来又是一种全新的感受。2005年弶港镇成立了“夕阳红渔号合唱团”。

  2009年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节目走进东台。当弶港镇“夕阳红渔号合唱团”闪亮登场后,观众席上掌声如雷。合唱团的每个人穿着铁锈红下水裤,围着白围巾,他们平均年龄60岁。

  为了赶排这档节目,老渔民们一个个放下了手中的渔事活计,他们要用老调子唱出渔港人的新风貌、新生活。

 

 [转载]“红帆老人”八十大寿              

   

 弶港民歌大王万太山一首《弶港赞》博得大家一阵阵的掌声。

 


 

 

    【东台文化】弶港渔民号子上了央视

 

 

    唐朝诗人雍裕之有写芦花的诗,“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渔家姑娘在海边》乐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