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纪游】下三叠泉


标签:
三叠泉石径碎玉绫绢纪游庐山旅游 |
分类: 旅行日记 |
“不到三叠泉,枉为庐山客。”为了弥补上次来庐山的遗憾,这次决意要到三叠泉。我与妻子、女儿三人从五老峰上下三叠泉。着实经受了一次不小的考验。
从山上下到谷底,要走13公里的山路,台阶足足有三千多节。羊肠山径,陡峭崎岖,险象环生,好不惊险。不少游人望而却步,半途返回。我们互相勉励着、提醒着,一步一步往下走。石径陡峭而形成的“之”字形、“S”形,甚至近90度的陡处的山路,时而似挂在山腰,时而如沉入谷底,若游丝,象惊蛇,深不可测,濒临深渊。有的石径窄处,仅能容一人侧身缘壁抓住栏杆而过,不敢向下看。石径急转,我们听到了瀑布的巨响和游人的宣嚣。凝神一看,我们终于来到了谷底。
谷底,两块大岩石之间镶嵌着一块圆圆的石头,像巨龙口中的含着的一颗珠子,在那儿吐纳,吸吮着天地之间的灵气。这便是“含珠石”。不远处的“天门潭”,正是观赏三叠泉的佳处。
三叠泉,又称三级泉。从1500多米高的五老峰、大月山汇聚奔泻而来的泉水,经过三级冰川台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叠泉:“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飞龙走潭”(《纪游传》)
三叠泉水,三级各呈姿态:一叠似百丈冰绡,若飘雪悬练;二叠水石相击,如迸珠碎玉,从天而泻;三叠喷薄而下,象玉龙滚窜而下,吼声似雷,凌厉疾迅。欲风惊起,三叠泉水飘者如雪,断者如雾,缀者如旒,挂者如帘。西边的阳光斜照过来,又似彩虹入谷,瑰丽无比。
我们三人脱去鞋袜,卷起裤腿,尽情地在潭水边嬉戏。溪水从脚面淌过,象母亲抚摸着,心里说不出的舒畅。
妻子与女儿追逐着,女儿一不小心,被水底的绿苔滑倒,仰而跌在水中,引起哄笑。妻子急忙把她拉起,女儿身上衣服已经湿透。
仰望三叠泉,那漂洒的散丝,纤细得象少女披肩秀发一般;又象五老峰上五位童颜鹤发的老者,抖擞着万丈绫绢从空中飘然挂下……那壮壮景观令人眼花缭乱,那奔腾的气势,使人惊心动魄。清代诗人方以智曾写下了《三叠示》的诗句:
三峡巴江似直流,
叠溪屏障几曾收。
冰绢剪破裁云幔,
银汉倾斜作玉沟。
坐在潭边的巨石上,眼前一团团“泉雾”,如袅袅青烟,不停地向上升腾。我们的脸上、手上乃至身上都沾满了“泉雾”,浑身冰凉冰凉的,说不出的舒坦。
我们久久不肯离去,尽情地享受着,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忘却了一切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