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好风光
2010年1月13-14日

大理 洱海

西望点苍山
下午到达大理下关,顾不上领略“风城”下关的特色“呼啸狂风”,就匆忙赶往大理古城。车子在苍山与洱海之间北行。
“看海去”!

在洱海边
在旅店安顿下来,就立即赶往洱海“看海去”!苍山洱海,山水相依,它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大理下关,海拔1972米,南北长41.5公里,面积约251平方公里,因为湖的形状酷似人耳,故名洱海。

“半江瑟瑟半江红”
洱海夕照
站在海边,西望苍山,朦朦胧胧,郁郁葱葱,山顶上的积雪依稀可见。终于近距离见到大理“风花雪月”的美景了!夕阳西下,晚霞照在海面上,望不到边的湖面上,“半江瑟瑟半江红”,如诗如画,分外妖娆。难怪人们要把它称为“海”了。
据介绍,洱海是云南大理的主要风景,也是白族祖先最主要的发祥地。在洱海及周围山坡台地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由此可以推断它或许还是古代白族先民冶炼铸造青铜器乃至进入铁器时代的生产基地。在这里每个时代都有历史的遗留,我们似乎可以听到白族祖先从蒙昧时代步步走向文明的足音。因此,也可以说:洱海是白族的摇篮。洱海南有弥洱河等注入,西纳苍山十八溪水,东汇波罗江、挖色河,南面的西洱河是惟—的出海门,经漾濞江流入澜沧江。

在海边,大风吹乱了头发,照片上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逛“洋人街”
住在大理古城,逛街极其方便。晚上,在街上随便走走,体会风土人情,感受南国情调,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了!


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店铺栉比鳞次,街面灯红酒绿,游客川流不息,宁静中有几份喧闹。夜色下的苍山门,显得神秘而庄严。

住地就在“洋人街”附近,慕名而来,觉得不虚此行。其实,洋人街,就是大理的护国路,因为外国人在此开店、休闲的多了,人们俗称“洋人街”。
登古城墙


次日清晨,我独自一人,赶往大理古城北门。正在维修中的北门显得苍凉、颓败,不多的买早茶的行人从门洞穿行,使得古城才看出几份生气。“北方馒头”店铺格外引人注目,我自然不会放弃在南国小镇品尝“北方”特产的机会。


街头小景:一群小狗的主人

云南三怪之一:鸡蛋成串卖

苍山门

古城墙上


大理古城墙,规模壮阔,保存完好。方圆12里,城墙高2丈5尺,宽2丈。从苍山门登上古城墙,西望苍山,东眺洱海,领略“城在山水间,水在城中流”的奇特,此情此景,宛若仙境。远处的塔,犹如美丽的少女亭亭玉立,在苍山映籿下凭添几份古朴风韵。

远处的塔,犹如美丽的少女亭亭玉立
大元帅府
走在城墙上,品味古城风花雪月,自然引发思古之幽情。唐朝天宝年间,南诏与吐蕃联合叛唐,唐大将军李宓领兵征讨,全军覆没,大将军战死沙场,葬于此地。大将军死后,成了白族供奉的本主,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盛唐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同时也反映白族文化中的包容和宽厚,民族的团结是人心所向,不可抗拒的。

大理南门
大理南门,巍峨壮丽,气势非凡。它紧靠五华门,此处特别繁华,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过去,我们从电影《五朵金花》、《天龙八部》中都似曾相识。古城大理,给我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