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观点仅供参考。
1、为何不自己预测和评估企业
huigege问:博主,为什么没有自己的预测和评估呢?作为散户,的确很难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的形势,即使只是未来短短的一年!
答:我认为人类没有能力预测企业短期业绩,不仅散户不能准确预测,机构、甚至企业本身都无法准确预测。尤其短期内一年、二年、三年的业绩这不是人类可预测的,我们只能模糊预测,或是做出定性预测,只能判断某企业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增长,若是谁能把他的预测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那是忽悠。看看企业的预增报告,即便企业本身,也无法准确预测企业业绩,企业的预增报告通常是一个预测区间,比如告诉你中报预增20%-40%,或是全年预增30%-50%。所以没人可以准确预测企业业绩。
但是为何我要搜集调研机构的预测值,在此前的《贵州茅台2010-2012年估值》一文中我已做过说明,因为调研机构的预测值可以代表市场偏见,即便这个预测是虚无的,是不靠谱的,无所谓,你要关心的不是某一家调研机构的预测值,你要关心所有调研机构的整体预测区间,找出一群机构做出的最保守预测和最乐观预测,这代表市场中的两种偏见极端,而这两者的均值可代表市场对企业预测的共识。这种思维灵感来自迈克尔·莫布森所著《魔鬼投资学》,该书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市场非理性的逻辑,同时也借鉴了索罗斯的反射理论。
另外关于评估,我有FCV价值评估系统,目前已升级到5.0。定量的部分分为四大因子,分为成长评估、盈利评估、安全评估、稳定评估。下表为FCV4.0模型系统截图。

2、格力电器的估值与偏见
天边眼前问:我想问问格力电器,估值和偏见目前是怎样的情况?
答:格力电器是我重仓,一些群里的朋友在去年下半年跟我一起介入,目前收益不错。但我不主张跟风,也不推荐各股,赚了不用感谢我,赔了也与我无关。目前看,格力电器走势依然强于大盘。原因何在?原因在于估值与偏见的统一。看一张FCV4.0系统对企业偏见的评估图。

上图是把所有调研机构对企业做出的评级按照我的模型进行量化评分,该指数可称作FCE,代表企业偏见指数。上图截取2011年4月-6月的偏见值,由图可见格力电器的偏见指数在持续升高,几乎接近100%,而同期上证指数就是从4月开始一路下跌。在大环境持续下跌情况下,你发现格力没有下跌,一直在高位震荡,原因就在于偏见,格力电器的偏见一直很乐观。

再看一张估值图。这是我最新编写的FCV估值评估系统。已经舍去以往用多种估值法计算估值的模式。经过长时间跟踪研究,我发现只有林奇的评估逻辑相对合理,其余估值指标比如市净率、市销率或自由现金流估值法都不是很合理。FCV估值评估系统对一家企业的估值会得出9个值,林奇3个值,我3个值,最后均值3个值。为何是3个值?此前我讲过计算估值一定是计算一个区间,因此3个值就代表保守值、乐观值和均值,这是我最新的估值思维逻辑,你觉得有理,可以借鉴,有疑问,可以继续交流。那么最后,我还是关注最保守的值,就是林奇的56%,因此最保守评估,格力目前还有56%的上涨空间。
现在无论看偏见还是估值,格力电器均具备投资价值,因此格力跑赢大盘也合情合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