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完善延伸开挖老涧河下段防汛工程

(2023-09-20 16:12:42)

 

再谈完善延伸开挖老涧河下段防汛工程

这是我几年前给水利局负责防汛的同志的建议,是否已经改造了?供领导决策参考,如果未改造,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陪同你实地看一下,汇报想法) 

水利局:

关于老涧河下段排涝存在的问题,虽然先后采取了工程措施,但是,近年来,该片区几乎年年淹水,其原因是:出水口问题未解决。分析问题如下:                    

一、2014年,我提出解决了经十路过水桥梁和出水口问题未解决(附件一:区人大十六五次会议:201463日住建局答复)

    二、2015624日向水利局汇报,建议解决出水口问题(附件二:一丈不通,万丈无功)。

三、2016年春,工程列入区城市防汛出重点工程(附件三):十六人大一次会议:2016331日水利局答复)。

四、2016719日向水利局汇报,解决了老涧河下段外移东沿局部河道工程,但是出水口问题未能得到重视(附件四:杞人忧天:)。

为了老涧河下段长治久安,建议:

方案一:御庭园一期小区东侧有穿路涵,是该片区目前排水主要通道,但不能满足楚州大道以东排水流量要求,特别是小河道(涵洞口)与原老涧河连接的穿路涵既小又高,严重阻水,最好是拆除穿路涵,建设小桥梁或者建设地,保证流水畅通。 再谈完善延伸开挖老涧河下段防汛工程

方案二:水利局“计划在地洞沟与老涧河连接处增设临时机泵架设点,提高外排能力,保证片区涝水及时排除”。本人认为不够科学,机泵排水有时间差,排水不及时,城市易淹水,而且操作麻烦,增加管理费用,不宜采取该方案,最好开挖地洞沟与老涧河连接河道水直接排入老涧河(现有小河道狭窄),工程需要征地深挖排涝河入老涧河,投资比方案一可能大一些。 再谈完善延伸开挖老涧河下段防汛工程

方案三:沿老涧河下段外移工程继续建设东沿至新涧河(三中沟),符合长期规划。由于征地拆迁量很大,工程经费巨大,目前财政难以承受,且投资效益不明显,只有等待房地产开发或者其他项目开发时候与开挖相结合才有可能。但是该地段属于盐矿采空区,房地产开发楼层不能超过四层,房地产开发可能性较小,只能是工业企业建设等项目建设。再谈完善延伸开挖老涧河下段防汛工程

综上所述,建议选择方案一作为应急工程,投资少、施工易、见效快,解决燃眉之急。

 

淮安区老科协水利分会  朱学举  

                   20171013

 

 

 

附件一

关于延伸开挖老涧河河下段的建议回复

淮安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九代表团朱学举同志提出的,关于延伸开挖老涧河河下段的建议,建议提出:一是老涧河下段需要河道扩大断面,及时实施沿纬七路北,经十路至新涧河段的老涧河顺直延生外移开挖护砌工程,河道标准直立墙不低于10米,以满足排水需要。二是在顺直延伸外移开挖护砌工程暂时不能实施的情况下,尽快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御庭园一期小区东侧穿路涵流量不足,洞口小、埋设太高,大雨无法排除的问题;2、临时排涝小河道宽度不足、深度不够、大雨无法排除的问题;3、小河道与原老涧河连接处存在的洞口小、埋设太高,需增加过水断面、降低高度的问题。

针对提案提出的问题,我局派专人到现场进行勘察和了解,现场情况属实,提案的建议符合现场实际情况,从客观上提出了城区部分河道排涝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我区城区防汛排涝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现将建议情况回复如下:

针对老涧河排水问题,由于几年来房地产开发,老涧河位移改道不够及时,确实存在流水不畅的问题。对此,我局对现场进行了勘察,对影响排水的重点位置(因建设影响)作了处理,同时对御庭园东侧道路(即经十路工程)建设时将加大过路涵的排水量,拆除原管涵,建设3.25米的板涵。结合老涧河走向等实际情况,我局与秦汉华府和御庭园两个建筑工地联系,严禁其将建筑垃圾和渣土向河中倾倒,工地污水也要集中排往市政雨污管道,确保建筑施工垃圾不污染、堵塞老涧河。

针对现行老涧河排水问题和老涧河下段扩大断面,需继续完成老涧河东延工程建设等问题,我局将及时与规划、水利等部门进行沟通,同时建议区政府加快老涧河延伸段位移建设工程建设步伐,确保老涧河排水通畅,提高居民生活环境。

淮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463

 

附件二

一 丈 不 通   万 丈 无 功

---关于老涧河下段排涝存在的问题

老涧河原来老河虽然弯曲,但是河道断面较宽阔,排水顺畅, 2006年6月30日至7月1日29个小时,城区降雨221毫米,7月21日凌晨140至上午8时,6个多小时降雨226毫米,两次降特大暴雨,城市水利经受了严峻考验,由于河道畅通,泵站及时开机排水,整个城区积水迅速外排,居民生活、企业生产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工程充分发挥了作用,保障城市一方平安。现在由于秦汉华府、御庭园小区建设,工程范围内原来老涧河填埋改道,新建河道工程没有及时全部实施。如御庭园一期小区东南侧虽有道穿路涵会水,但不能满足楚州大道以东排水流量要求,特别是小河道(涵洞口)与原老涧河连接的穿路涵既小又高,现在有10多个小区、有2万多户居住。如遇暴雨,后果不堪设想。

20143我提出《关于延伸开挖老涧河河下段的建议》。

建议提出:一是老涧河下段需要河道扩大断面,及时实施沿纬七路北,经十路至新涧河段的老涧河顺直延生外移开挖护砌工程,河道标准直立墙不低于10米,以满足排水需要。二是在顺直延伸外移开挖护砌工程暂时不能实施的情况下,尽快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御庭园一期小区东侧经十路穿路涵流量不足,洞口小、埋设太高,大雨无法排除的问题(建议被住建局采纳,下半年列入改造);2、临时排涝小河道宽度不足、深度不够、大雨无法排除的问题;3、小河道与原老涧河连接处存在的洞口小、埋设太高,需增加过水断面、降低高度的问题,最好是建设桥梁,保证流水畅通。否则,大雨、暴雨无法排除。

经十路穿路涵工程2015年汛后已经完成,其他问题未解决。

希望区政府组织规划、住建、水利等部门调查研究处理意见,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力争近期完成,发挥工程效益。

由于上述问题未解决,所以,去年六月下旬连续降雨以来,最大雨日气象局624日为127.9毫米(水利局为143毫米),楚州大道以东、老泗河以南整个片区出现大面积道路、车库进水,居民遭受到淹水之苦,就不足奇怪了。如果问题不及时解决,定会重复出现,在所难免。

 

 

区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水利分会  朱学举

2015624

 

附件三

淮安市淮安水利局文件 

 

淮水发[2016]                     发:陶秀平

再谈完善延伸开挖老涧河下段防汛工程 

 


对区十六人大一次会议53的答

朱学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延伸开挖老涧河下段河道工程》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老涧河是城区排涝的主要排水河道,去年以前由于经十路过路涵洞未建,穿经十路路涵及东侧住宅小区路涵仅为1.5米管涵,排水不能满足汛期排涝需要,加之下游河道弯曲,淤塞雍高,导致排水受阻,遭遇暴雨,水位雍高,经九路以东片区排水困难,部分小区及道路路面经常发生积水,防汛排涝工作压力很大。

面对上述情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办会议,交办任务,要求彻底片区解决排涝问题。2015年下半年,区住建局首先实施经十路板涵工程,目前已经完成,解决了穿路路涵卡脖子问题。今年,区政府已经将经十路至地洞沟段老涧河改移工程列入2016年城市水利重点工程,目前工程招投标工作已经完成,征地赔付工作正在进行,待征地赔付完成交地后即可进场实施,力争汛前完成工程建设工作。工程完成后,可有效解决东侧小区路涵阻水问题,解决经九路与纬八路交叉处道路积水外排问题。考虑汛期暴雨时外河水位顶托,老涧河外排不畅情况,计划在地洞沟与老涧河连接处增设临时机泵架设点,提高外排能力,保证片区涝水及时排除。

谢谢您对水利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2016年3月31

附件四

杞 人 忧 天

水利局:

    谢谢对53号建议答复。可能是我由于对情况了解不全面,我不应该随便发言,不妥之处,请谅解。

近日,我去看经十路至地洞沟段老涧河改移工程施工,项目正在建设中。该工程已经列入区政府2016年城市水利重点工程,符合规划,工程标准高、投资大、形象好,相信能够发挥工程效益。

从施工情况看,有些担心。目前是把经十路到地洞建设成为直立墙,地洞沟到老涧河这次好像没有建设直立墙方案,只是“计划在地洞沟与老涧河连接处增设临时机泵架设点,提高外排能力,保证片区涝水及时排除”。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地洞沟至老涧河连接处,只是疏浚,达不到目前河道直立墙标准,如果这样,大暴雨涝水很难自然顺畅排入老涧河,通过临时机泵排水,在短时间内受涝仍然在所难免。

如果把穿经十路路涵及东侧住宅小区1.5米的路涵拆除,建设通水桥梁,疏浚东侧住宅小区的河道或者建设成为直立墙,问题可能迎刃而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有效的解决问题(目前该方案你局未列入施工计划,实施看来不太可能了.工程设计没有征求我的意见)。

如果不实施这个方案,穿经十路路涵及东侧住宅小区的河道与路涵应该保留,作为排水补充,请在砌筑经十路东侧直立墙时予以考虑。

以上想法,供参考

          区老科协水利分会朱学举

2016.7.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