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iddle/620bb63dn9b5d09c9e2cc&690&690
在距今1000多年前,在位于西藏地区西部的中印边界处,青藏高原的最西端,曾有一个雄踞西藏西部,前后世袭了16个王国灿烂文明、盛极一时的强大王朝——古格王朝。其统治中心位于扎达象泉河流域,最北界可达现今克什米尔的斯诺乌山,西邻拉达克,南界印度,东面其势力范围一直到达冈底斯山南麓。然而在300多年前却神秘的消失在茫茫的历史天空中,留下的却只是傲向苍穹的断壁残垣,留给了后人无穷的回味。
古格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目前保存完整的实际就是当年古格王朝的城堡遗址,城堡结构的划分体现着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奴隶居住在山下,山坡居住着达官贵族,山中有的洞窟是僧侣们的修行地,山顶则是象征至高王权的王宫。古格也是一座坚实的军事堡垒,山体内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外面是坚实的城墙,如铜墙铁壁一般。
古格遗址的平地海拔4200米,从山下爬到城堡顶端的王宫有300多米的高度。建筑沿着逶迤的山势层层向上,直达山顶。
对于古格王朝遗址的考察最早可以追溯到1912年,英国人麦克霍斯从印度经象泉河而上来这里考察,此后才不断有探险家、艺术家来此探幽。而对于古格王朝遗址真正的科学考察则是从1985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组织的科学考察为起点,根据他们的测量,整个遗址的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有登记的房屋调查遗迹400多间,窑洞800多孔,碉堡50多座,暗道4条,此外还有各类佛塔、洞葬处、武器库、石锅库以及粮仓等。
进入城堡区时天刚蒙蒙亮,接着上一篇游记中的行程继续往上走,断壁残垣林立,其密集程度很高,体现着极度苍凉与凝重,其中的一些应该就是当时的军政官邸和守卫军营了。有的地方还藏有古代兵器如盔甲、刀剑之类。
http://s11/middle/620bb63dn75efb3e3a55a&690&690
上山的路时有时无,有路的时候,有的地方很窄,有些地方就相对宽些,没有任何规律,层层交叠,并不很好走。
http://s9/middle/620bb63dn9b5d075ad088&690&690
沿途分布着许多平民与奴隶居住的洞窟,还有一些是瞭望孔,从洞口的大小很容易就可以分辨。
http://s13/middle/620bb63dn9b5d109efe9c&690&690
洞口看着并不大,要弯着腰才能走进去,可是里面却异常宽敞,可以完全直起身子,可惜忘记拍了。
http://s9/middle/620bb63dn9b5d0b35f8e8&690&690
http://s7/middle/620bb63dn9b5d16b684b6&690&690
也有僧侣们修行的洞窟,里面还有些燃烧过蜡烛的痕迹和一些零碎纸币,那显然是现在留下的痕迹了。
http://s10/middle/620bb63dn9bc45e619ad9&690
有的地方抬头仰望就可以看见各类形状不一的瞭望口。后面下山时从暗道下来,从暗道中向外瞭望,四周一马平川,视野的确非常广阔。
http://s8/middle/620bb63dn9b5d0d634967&690&690
上山途中也有宽阔地带,透过断墙向外张望,下面是象泉河谷和小片绿地,还没到山顶,看不太清楚。有的地方再往前一步就是悬崖绝壁。http://s4/middle/620bb63dn9b5d07ba6793&690&690
身后是一片土林。
http://s9/middle/620bb63dn9b5d0bff6858&690&690
掩映在巨石之间。
http://s12/middle/620bb63dn9b5d0952ec6b&690&690
已经过了半山腰,山路有些陡峭。http://s13/middle/620bb63dn9b5d0eb67b8c&690&690
右上方是顶端城堡王宫所在。这里坡度更大,路也陡峭的多,这一段有的地方就没路了,顺着往上爬就是了。http://s2/middle/620bb63dn9b5d118e45d1&690&690
手脚并用时发现这里的石头坚硬扎手。有时候又会看见一些并不规则的粗糙石阶。路上会经过不少残破的房屋,没有一个有顶的,都已经毁坏了,可是还有一个门的形状立在那里。
http://s4/middle/620bb63dn9b5d12019e43&690&690
在这里我就走错路了,好在一会就转了出来。
http://s3/middle/620bb63dn9b5d0fd7ee42&690&690
越往高处走视野愈发开阔。http://s15/middle/620bb63dn9b5d0d419a8e&690&690
接近顶端王宫时,地势变平坦了。据说这里是可以通行马匹的,而从刚才上山的路来看显然不太可能,也就是说马匹是从山底暗道进入的。
http://s10/middle/620bb63dn75efb512df69&690&690
很多地方身边都是是悬崖绝壁,站在崖边俯瞰四周,山下绿意深邃,远方土林环绕。值得一提的是一路上来,发现在临近悬崖边的通道旁散落着许多鹅卵石,可能是残留下来当年抗敌的痕迹。因为古格是1985年才有正式科学考察的,期间来这里的游客也很少,所以一些痕迹保留相对完好。http://s3/middle/620bb63dn9b5d13431a02&690&690
在这里可以清晰看见土林的彩色纹理。
http://s16/middle/620bb63dn9b5d1458b56f&690&690
右下方有两座佛塔,分别是红庙与白庙,格外引人注目,上来时竟然没遇见,绕晕了。另外从这里也可以清楚看见各种洞窟密密麻麻布满整个山体。
http://s9/middle/620bb63dn9b5d169def58&690&690
日落时分整个象泉河谷都会被映射成金黄色,在拉萨的一次摄影展上见过这样的作品,可惜此次时候不对。
http://s15/middle/620bb63dn9b5d1829709e&690&690
到达顶端,似乎离天更近了,天空密布的云层笼罩着这片遗迹,让人感觉到一丝淡淡的忧伤。
http://s14/middle/620bb63dn75efb59054bd&690&690
http://s8/middle/620bb63dn9b5d1acc09f7&690&690
山顶中央是王宫,一些断墙围绕在王宫周围。山顶还有两块巨大的平台,站在平台上可极目远眺。http://s7/middle/620bb63dne11a2fd51036&690&690
平台边没有任何阻挡物,再向前走两步可就是绝壁了。
http://s15/middle/620bb63dn9b5d1968b82e&690&690
为了绕到王宫,我试图穿过这些断墙,在里面有两次都迷路。
http://s5/middle/620bb63dn9b5d1cc58634&690&690
只好在里面乱转,反正有的是时间,转着转着,太阳也出来了,嘿嘿。
http://s6/middle/620bb63dn9b5d1fb6cc25&690&690
其实走迷宫的感觉夜不错,见到啥到拍几张,拍了一堆照片。
http://s13/middle/620bb63dn9b5d46eba3dc&690&690
有时一不小心就走到了悬崖边上,可以观望一番。
http://s11/middle/620bb63dn9b5d23a8ec0a&690&690
比如这个墙缝后面就是悬崖。http://s13/middle/620bb63dn9b5d3aac672c&690&690
走到墙缝边,就又可以看见原先那片土林。
http://s3/middle/620bb63dn9b5d3c2f5a02&690&690
爬到高处看下前方路况,王宫在左边。
http://s14/middle/620bb63dn9b5d3c22781d&690&690
晕了,再爬上去看看,右边,接近了。http://s5/middle/620bb63dn9b5d3ef6cf94&690&690
又跑到悬崖边上了。
http://s6/middle/620bb63dne11a4684f035&690&690
另外几个人也在里面转,就像捉迷藏,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哈哈。其实迷路的原因在于有时并未走到头,有些地方看似此路不通,可走近就会发现原来在转弯处呢,这叫柳暗花明又一村。
http://s9/middle/620bb63dn9b5d24258ec8&690&690
终于近距离接触到古格的王宫了,从台阶上去以后是一个小门,门被锁着,没法进去,但是以前看过一些记录片,里面很简单,有大片空地,仅此而已。从现今角度看,其规模并不起眼,可在当时却象征了这片土地至高无上的王权,在古西藏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原因何在?
http://s7/middle/620bb63dn9b5d1e234046&690&690
这还要追溯到公元9世纪吐蕃王朝后期。据史料记载:当时吐蕃王朝内部统治者的僧侣与贵族的矛盾急剧激化,吐蕃末代赞普郎达玛被刺杀,其儿子与孙子之间开始相互混战,王孙之一吉德尼玛兖战败后带着大臣等100多人逃至阿里地区,阿里的地方势力扎西赞将女儿嫁给吉德尼玛兖并立他为王。吉德尼玛兖在其晚年将所辖领土分封给他的三个儿子,即布让(后并入古格)、拉达克与古格王国。
http://s12/middle/620bb63dn9b5d1e918ebb&690&690
其中德祖兖作为古格政权首任国王带领古格王朝迅速发展,并大兴佛教,僧侣与贵族集团日益庞大。古格王朝发展到14、15世纪,经济、佛教与艺术事业空前繁荣,于16世纪进入鼎盛时期。当时的王都及近郊有近2万人口,近郊平原可种植小麦与蔬菜,山区牛羊遍布。而古格的城堡是在公元10世纪到16世纪中不断建立起来的。http://s9/middle/620bb63dn9b5d45e83a88&690&690
当时古代印度许多重要的佛教教义就是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地的。这里同时又是古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在吐蕃王朝灭亡后,西藏进入了400多年的分裂时期,而古格王朝一直是势力较大的王朝,在西藏经济文化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http://s16/middle/620bb63dn9b5d3fc2e00f&690&690
此外由于古格王国农牧业发达,因此周边邦国也经常来犯,抢夺牛羊财物,但总是被古格的军队击败。古格与拉达克经常发生战争,而拉达克的军队屡战屡败。
http://s14/middle/620bb63dn9b5d433cf73d&690&690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强盛的古格王朝灭亡呢?目前一个较为普遍的说法:由于古格后期内乱,国王弟弟邀请古格宿怨拉达克人入侵,古格人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抵抗,可敌人乘古格王病重围困了王宫,最终吞并古格王国,导致王朝灭亡。
http://s4/middle/620bb63dn9b5d47cb82e3&690&690
可让考古学家不能信服的是,即使是战争造成的掠夺与杀戮似乎也不可能导致如此强大的古格灭亡。毕竟如此之多的人口连同他们创造的文明都离奇的灰飞烟灭了。http://s11/middle/620bb63dn9b5d3de7b61a&690&690
可事实却是硝烟散尽的古格城堡已经成为一座废墟。
http://s2/middle/620bb63dn9b5d5360cc71&690&690
当时能承载如此之多人口的绿洲而今所剩无几,那么气候变化会不会是造成王朝灭亡的原因呢?所以也有人支持这样的观点。
http://s11/middle/620bb63dn75efba13d75a&690&690
从山顶往四周俯瞰,绿洲的面积的确不大,在当时的确难以维持众多人口。
http://s9/middle/620bb63dn9b5d48e33d58&690&690
问题就来了,一、是不是真有气候急剧变化致使绿洲面积大幅减少;二、即便绿洲减少,那么其发生时间究竟是三百年前还是三百年后呢?这显然是问题的关键。http://s15/middle/620bb63dn9b5d4dca852e&690&690
目前大多倾向前一种说法,因为古格与拉达克之战历史上确实存在,古格兵败后拉达克人将那些宁死不屈的古格人杀害,将他们的尸骨弃于洞中,即现在所说的藏尸洞,由于气候干燥,尸骨并未完全腐败,而古格周围确实有藏尸洞存在。
http://s2/middle/620bb63dne11a51bb7ea1&690&690
进入城堡遗址前,距离不远的地方,我们曾跟随当地人亲眼看见到藏尸洞。当时的一些情况如下:
http://s6/middle/620bb63dn9bc6d35c5735&690
通往藏尸洞的路并不好走,基本是贴着山崖边上的,也不容易发现,如不是跟着当地人很难发现。
http://s6/middle/620bb63dn9bc6d1775aa5&690
藏尸洞就位于岩壁之下,非常不起眼,洞口周围散发着怪味,当地人爬了进去。
http://s8/middle/620bb63dn9bc6d4be2817&690
他们打着手电,一下爬进去了好几个人,说明洞内很深。据说其实器洞内非常宽敞,深达几十米。
http://s4/middle/620bb63dn9bc6d68f7a63&690
他们爬进去很快就爬出来了,也许是想吓唬我们,其中一个竟然在洞口直接举起好几支骨头,可把一些女同志吓坏了,他们见此似乎很开心,然后又把骨头放回去了。http://s7/middle/620bb63dn9bc6d72b1f16&690
虽说藏尸洞确有其事,但也不能证明古格王朝灭亡有直接关系。或许后人们对古格研究为时尚短,毕竟古格在26年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http://s6/middle/620bb63dn9b5d5149f205&690&690
也就是说古格灭亡的原因目前有两种推论,无论采取何种说法,解开这个谜团最终需要需要科学家与考古学家们的通力合作,需要寄希望于科学和考古依据。http://s5/middle/620bb63dn9b5d415b7c14&690&690
此外古格城堡顶端也是观看与拍摄土林的绝佳地点,因为它正处在这片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土林包围之中。
http://s13/middle/620bb63dn9b5d09c9e2cc&690&690
http://s13/middle/620bb63dn9b5d22b59b6c&690&690
http://s1/middle/620bb63dn9b5d4c34ad90&690&690
http://s1/middle/620bb63dn9b5d4c9e47a0&690&690
http://s12/middle/620bb63dn75efba30b58b&690&690
土林之下是蜿蜒的象泉河谷,从这里就可以看的很清楚。
http://s13/middle/620bb63dn9b5d20eca1cc&690&690
http://s9/middle/620bb63dn9b5d1c9ffdd8&690&690
http://s14/middle/620bb63dn9b5d4a6e88fd&690&690
http://s11/middle/620bb63dn9b5d50a21f2a&690&690
http://s4/middle/620bb63dne11a389fbb43&690&690
听说身边就有通往山下的暗道,打算一探究竟,可找了半天也没发现。后经当地人的指点,原来转过这个弯就看见了。
http://s8/middle/620bb63dn75efb9fc24c7&690&690
的确不太好找,洞口很窄,贴在岩石边上,洞内狭窄陡峭,仅容一人通过,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古格人曾经就在这样的暗道中穿行,将象泉河水和山下的食物运送上来。
http://s8/middle/620bb63dn9b5d4b88dc67&690&690
还有另外一条通道。在王朝后期敌军也正是通过这些暗道更加轻易的占领王宫。
http://s10/middle/620bb63dn9bc70922cbf9&690
暗道里的瞭望孔,孔内很深,人可以爬进去向下瞭望。
http://s1/middle/620bb63dn9b5d4cfcc070&690&690
http://s3/middle/620bb63dn9bc70ca3c1e2&690
在不同的瞭望孔内四下张望,当真一览无余,可以想象这在当时守卫城堡的巨大军事用途与价值。
http://s10/middle/620bb63dn9b5d40a75e69&690&690
http://s2/middle/620bb63dn9b5d47787d81&690&690
通过暗道才发现竟然身处于原先上山的某处,可是如果事先不知道,就从身旁滑过了。http://s15/middle/620bb63dne11a4eca172e&690&690
下山抄了近道,可也是山路十八弯,有时候转身就发现几个人没了踪影,等到再见时已处在不同的山头,我们之间就隔着悬崖峭壁。
http://s9/middle/620bb63dn9b5d511d8708&690&690
http://s4/middle/620bb63dn9b5d4fdfeae3&690&690
顺便放一张下山时拍到的野鸽子,走的很近了,它一点也不怕人。http://s1/middle/620bb63dn9b5d3a327950&690&690
到达山下。
http://s3/middle/620bb63dn9b5d5323cfd2&690&690
现在回想起当时在古格遗址经历,仍令人回味。在这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古格王朝曾经创造的历史奇迹,而今却早已消逝,建筑上保留相对完好的除了山腰上的几座古庙外,只是斑驳遗迹与大片黄土,正是这些断墙残垣见证着饱经历史沧桑的古格。http://s7/middle/620bb63dn9bc71bc43a86&690
古格王朝,一个接近天空的遥远国度,古老的文明散落在历史的天空下,虽已失去了往日繁茂,只剩一座城市废墟和众多黝黑的洞口,然而其经济文化发展在历史乃至艺术研究中却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雄风犹在,既苍凉悲壮又震撼人心,留下了写不尽的历史与说不完的神奇传说,这里仿佛一座巨大的迷宫,隐藏着扑朔迷离,一直诱惑着探险家、专家学者、艺术家等不远万里前来探险寻宝、探寻古迹与寻找灵感。http://s7/middle/620bb63dn9b5d3a334876&690&690
我的更多游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