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一样的八千里路(一)向往在路上

标签:
成都拉萨西藏阿里大北线路日记心情旅行 |
分类: 行走--西藏 |
http://s13/middle/620bb63dn8f54c5493c2c&690&690
早上8:20从家里出发,登上了去往成都的火车,开始了风一样的八千里路。http://s13/middle/620bb63dn8f546ac17bac&690&690
上车后,包厢内共有五人,其它人分别是一家三口从黄山游玩归来并参观上海世博后经南京转车,孩子不大,今年刚小学毕业;另一个是南京去成都出差的;而我是为了去拉萨。上车后一家三口与出差的表现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前者表现出了一家的其乐融融,取出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计算机欣赏着电影,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小女孩不时地向大人问一些电影里面的知识,大人们都予以详细的耐心解释;后者一上车就开始呼呼大睡,这是一个经常出差的人所表现出来的习惯,从后来的交谈中得知,他是因没买到飞机票,只好乘火车了,他只想快点赶到成都办完公事,然后赶回家,继续出差。我想这就是不同的人在扮演不同角色时候所体现出的心境吧,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这是生活,再没有事可以干扰,而忙于工作的时候,则是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我望向窗外,作为一个旅行者,此时此刻,我的心境是不同的,我是一种放松而闲适的心情,也许当我工作、成家以后也或同时体会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吧,不过人生得意需尽欢,享受当下的旅行的乐趣吧。听着火车轧过铁轨的声音,看着两旁飞速而过的树木和建筑,在旁边的欢声笑语和打鼾中,我心里享受着这一份难得的舒适,因为我即将在雪域高原流浪,在雪域高原放飞心灵。
火车过了宝鸡以后,进入秦岭,山明显多了起来,一路崇山峻岭的,火车像一条巨龙呼啸着翻山越岭,沿途有不少地方是贫困地区,一些地方缺少教学硬件和师资力量,那里的孩子受教育条件不甚理想,这方面的报道我见过,在一些地方旅行的时候有曾亲历过,这些景象浮现在我的眼前,没当我经过这些地方,只要有可能,我都会尽量留下一些钱和物,可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对此我也有些无耐。
看着黄昏的夕阳,红色的火烧云,不禁让人浮想连翩,惊叹大自然的美丽,李商隐有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美好的夕阳所散发出的暖调光线把大地都染红了,金黄色的火车在大地上行进,只是这一时光太过短暂。傍晚的时候和海边通了确认电话,约好后天到了拉萨再联系。
晚上睡的不好,火车里的空调温度调得太高,有些热。一家三口是半夜下的火车,他们一直轻手轻脚的,孩子是直接从床上抱下来的,他们一直生怕吵醒了我们,虽然我是一直清醒的,可这点我有些感激,我是一个关注细节的人,也容易被一些小的细节所感动。
这样一直到天亮,包厢里就剩下两个人了。我俩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我想也许是常年的出差生活使他疲乏了吧,他满脑子就是出差要办理的事情。他还有一个同事在硬卧车厢,同事来了一个电话以后,他就过去了,只剩我一个人。
火车快到达成都站的时候我联系了在成都的本科同学,今年刚结婚,在成都硕士毕业后就留下来工作了。我们常有往来,每次我来成都或他们回江苏老家都会见面。
下车后,我去了锦里。传说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可去了以后有点失望,并不是我原先所想象的一样。现在的锦里和大多数地方的城隍庙都差不多,大批游客的涌入,街上充斥着也许是义乌生产的小商品,商业气息浓厚,建筑应该也是这几年新建的,我倒不是排斥商业,在市场经济相当发达的今天,这本不足为奇,但这和原先所宣传的是不是也相差太遥远了。好不容易找到锦里客栈,被告之客满,于是只好另找住处。
背着厚重的行囊在成都的街头漫无目的的行走,打算看到一家舒适的地方就住下来。其实我有点喜欢这样的感觉,在街头漫步、寻找,我不喜欢事事都被安排好。在陌生的城市,看着陌生的人来来往往,他们有的匆匆赶路,有的可能有些失落,他们在想什么呢,知道我在观察他们吗?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地方,与我这个外来人不一样,心情是不同的...
路上我发现自己的包破了,我可不希望这样,晕死,明天就要去拉萨了,我可不想走到一半我就破了,然后东西哗啦啦一地,那可太惨了。于是暂时放弃寻找住处,先找修鞋补包的,在我一路的询问下,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里找到了一个修鞋的,修鞋师傅的技术很熟练,三下五除二就帮我解决了我的大难题。
http://s8/middle/620bb63dn8f55972cbff7&690&690
补完包后,也尽快找了地方住了下来。地方也不错,黄色调的房间,简洁明快且明亮,干净又舒适,稍做休息之后,同学来了电话,要来看望我,我说不用了,我不喜欢麻烦别人,一切简单就好,我见到同学就很高兴了,我们约好见面的时间地点,我就出发了。
http://s13/middle/620bb63dn8f55980323dc&690&690
我最喜欢成都是因为我喜欢成都的小吃,其实我很喜欢也很能吃辣,每次来成都都要找最麻地,最辣地吃。成都的各种小吃我也算熟悉了,如数家珍。很多人问过我成都什么最好吃,其实我认为对于一个旅行者来说,在成都如果想吃到最正宗,最好吃的小吃,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随便找一个小巷子,里面的小饭馆只要是干净点的,那就是最地道的。虽然成都许多大店名气很大,可是味道就那样了,如四川饭店,环境好、名气大,可这种地方,我想全国各地都差不多,对于菜的入口温度都有讲究,在口味上也要有所改良,照顾大多数人的口味,不能太咸,不能太淡,更不能太辣,就好比在国外吃中国菜,是经过改良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菜的口味了。我喝汤喜欢喝烫的,吃菜喜欢吃辣的,抛开健康习惯不谈,在旅途中也算对自己的一种放纵了吧。此外,作为一个旅行者来说,每到一个地方,最好还是多坐公交车,到当地菜市场看看,到小巷子里转转,我想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受吧。
晚上见到了同学和他的爱人,当然还有他的妹妹和妈妈,原来他们是来玩的。同学的妹妹开学大四,学审计专业的。吃饭的时候,同学妈妈说他儿子儿媳白天上班,一般都晚上九十点回来,就只有今天回来的早,白天她在家里都感到无聊。这让我对现在子女和父母的关系有了现实的认识,特别是在当今工作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子女和父母的沟通很少,特别是缺少情感上的交流。由于我的父母现在都在职,但是我想他们在数年退休后,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后我一定要更加细心的关心家人,留心他们的情感,照顾好他们。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洗好澡,收拾好行李,我和海边是一行八人中最早到拉萨的两个,和通了电话,我大约与18:00到达,海边将于20:00到达,我到达后先找住处,他到了以后联系我。因为成都的出租车不好坐,还有堵车等问题,匆匆吃过午饭后我便去了机场。
于傍晚到达拉萨贡嘎机场,有人接机,我住进了东措,因为当时是拉萨的旅行旺季,所有的宾馆、旅舍价格都在涨,所以也没有办法。
http://s7/middle/620bb63dg8f5633c4dde6&690&690
初识海边,他年纪约在50岁左右。我们相互进行了交谈,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他给我印象是一个经常旅行的人,从他脸上分明的轮廓和皱纹中体现出了经常旅行的那种沧桑,从他磨损的厉害的相机中也证明了这一点。他做事情总是深思熟虑,有自己的想法,但不一定轻易的表现出来。
待海边整理好行李以后,我们出去闲逛了一下。由于拉萨傍晚刚刚下过雨,地面还有些潮湿,积水也不少,雨季的拉萨就是这样,白天艳阳高照,傍晚或夜里多急雨。晚饭我是在驴窝餐厅吃的,去年也在这家吃了不少次。旧地重游,心里不禁有点感慨,地方还是那个地方,只是人不同了,因为一直没吃晚饭,着实有些饿了,点了几个菜果腹,菜还是去年在这里点的那几个菜,我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很爱展望未来,但在特定的环境下同时也一个念旧的人,吃着菜,回想着过去在这里的情形...
通过和海边的交谈,原来海边也打算去山南,距离我们八个人相聚还有两天,于是我们暂时决定第二天去山南,争取在两天内回来,主要看今晚两人的休息情况.可后来的事实证明,由于一开始我们两人都没有休息好且海边有些轻微的高反,另外第二天北极和岚要来和我们汇合,所以又不得不临时取消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