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着摔倒老人被碾死,冰封的人性靠什么来解冻

(2015-02-05 08:00:00)
标签:

老人

摔倒

彭宇

悦悦

道德

分类: 时事评论
看着摔倒老人被碾死,冰封的人性靠什么来解冻
文|时言平
  昨儿是立春,意味着寒冬远去,也意味着很快春暖花开。但“浙江老人摔倒马路中间无人扶起,最终被汽车碾轧致死”的新闻,却寒冷天下人的心。尽管类似新闻并不鲜见,但每次都如冰锥般刺痛人心。
  事情发生在2月1日的下午,57岁的陈喜文老人醉酒摔倒在浙江玉环县的马路中央。从摔倒到被汽车拦腰碾轧,8分钟时间内,有四辆车和23名行人路过,却无人伸出援手,只有一名疑似认识老人的女子,前往老人家中找人帮忙。(2月4日《新京报》)
   一场本可避免的悲剧,最终还是因为路人的冷漠发生了。我不知道,这些路人看见这样的结局,内心会是怎样的滋味。但很显然,这样的冷漠,让整个社会文明和 公共道德为之蒙羞。但凡对生命怜悯和敬畏,但凡人性有余温,面对摔倒在马路中央的老人,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无论以何种方式。
  事件发生后,老人所在村庄的村主任有话说:陈老汉是当地有名的酒鬼,曾有发酒疯耍无赖的劣迹,甚至曾摔倒后诬赖他人。但这显然不能作为为冷漠路人辩护的理由——摔倒在马路中央的,原本是个活生生的人,至于是否醉鬼诬赖,不应该成为是否施救的评估标准。
  轻易挥舞道德大棒批判冷漠的路人,又何尝不是种自负和冷漠。将心比心,如果我在现场,我会怎么做呢?
   必须承认,老人跌倒诬陷救助者的事件屡发,确实动摇了我的道德信念,束缚了我救人的手脚。如果我在现场,也许会有顾忌有所防备,甚至也会有风险评估,但 应该不会冷漠围观后心安理得地离开——帮不帮是一回事,怎么帮又是另外一回事。即便不去亲手扶起老人,在女子去老人家找人帮忙期间,众人提醒过往车辆注 意,也许悲剧也可以避免。
  扶起跌倒老人,尴尬地成为了“技术活”,但不能因为尴尬和怕麻烦,就冷漠地注视着摔倒的老人在马路中间面对被车辆碾轧的危险。尴尬的道德环境也许让我们变得谨慎和迟疑,但绝不能让人性变得麻木和冷漠,放弃去承担道德责任和良心义务。
  道德迟疑不是最可怕的,只要心有余温,再尴尬的环境总能找到释放的路径。最可怕的,是这些路人对生命的漠视——老人摔倒的地方,可不是路边街旁,而是马路中央呀!道德被诬陷的风险所困,难道人性也随之僵化、冰封了吗?
   无论是前些年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女童悦悦连遭两车碾过,18路人无人相助”,还是今天发生在浙江玉环的“醉酒老人摔倒马路中央被碾死,20多名路人无人 过问”,类似现象的重现,值得我们探讨的不仅仅是道德尴尬,更应该去反思人性的沦陷——当生命遇险,任何人的无动于衷,都是在漠视生命。
  被困的道德,总会有找到释放的路径,比如技巧、比如法规制度。可是,当人性被冰封,又该如何去解冻?生活在冷漠人性围起来的冰窖里,恐怕,所有人都是可悲的,生命随时都可能陷入无助的绝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