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蜂巢”里弥漫着理想腐烂的味道

(2012-11-22 15:03:39)
标签:

北上广

蚁族

蜗居

蜂巢

北漂

文化

分类: 异闻录
“蜂巢”里弥漫着理想腐烂的味道
文/时言平
   最近看了《南方都市报》的一篇报道,题为“蜂巢”人生。记述的是北漂青年们逼仄的居住空间:在百多平米的顶层复式住宅里,内部被分隔成38个“房间”, 犹如蜂巢。里面的租客有程序设计师、新东方学员、房产中介、酒吧服务员、洗头妹……他们在不到三平米的“蜂巢”里,悄悄地生存着。
  这种“蜂巢”生活,我曾感同身受。几年前,在北京地铁五号线的最北端,号称“亚洲最大社区”的天通苑里,我也是诸多“蜂巢”里的一名租客。也就是在这“蜂巢”里,品尝着生活的苦涩。
   这种“蜂巢”的构建者,不少是外地来京的“二房东”,他们把房子先租下来,然后请装修队将屋子尽可能隔成多的房间,用来出租以此挣差价。我所在的那个 “蜂巢”,也是个顶层复式,记得是被隔成大概十户,经营它的“二房东”,当时身份证显示才十八岁,据说初中刚毕业就从河北老家到北京闯荡,在天通苑经营着 几个这样的“蜂窝”。我住的那间条件最差,西晒、没暖气,也最便宜,每月750。由此算下来,“二房东”靠挣差价,收入恐怕还是相当可观的。
   住在这“蜂巢”里的,都是北漂族,以刚毕业的居多。其中有自主创业的,有证券公司的,有IT行业的……大家都抱着梦想,从天南地北来到这样一座想象中的机 会之城,希望能够在北京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和荣耀。但从“蜂窝”不断更换的新面孔来看,不少人的梦想都夭折在这逼仄的空间里。
  在“蜂巢” 里,经常弥漫的是理想腐烂的味道。房间与房间之间,只隔着层薄薄的石膏板,因此,被动“窃听”也就在所难免。虽然天南地北各种方言,但从打电话的语气中, 无非几个层次:初来乍到者,往往雄心壮志,对未来充满无限向往;中途失意者,往往牢骚满腹,给家人的电话多以安慰为主且时间极短;穷途陌路者,则不断电话 联系回家的退路。当然,偶尔还伴随着低声的哭泣,里面饱含着沮丧和孤独;还伴随着成人电影散发的荷尔蒙的亢奋,饱含着难以言说的寂寞……
  沮 丧、失落、压抑、寂寞……“蜂巢”里的生活,总是伴随着早晨第一声门响开始,伴随着深夜最后一声电脑关机声而结束。也许,每个当初满怀梦想的租客,本想以 此作为临时据点,顺利地迈向理想的国度。但现实是那样的残酷,他们拿着不足以支付基本生活代价的薪水,面临着难以上升的瓶颈,偌大的北京,竟然容不下他们 一个小小的理想。勇敢者选择坚守,但道路依旧在雾中;脆弱者选择了逃离,寄希望于生活在别处。颠沛流离、疲于奔命,在这“蜂巢”里,多少人亲手将北漂的梦 想埋葬。
  社会的板结、上升通道的淤塞,“蜂巢”里的生活或正是这个时代大多数年轻人生活的镜像。父辈划分的格局,恰如这一个个逼仄的蜂巢,狭 隘的空间里,难以展开飞翔的翅膀。在这些“蜂巢”里的年轻人,当初都以为能够酿出生活的甜蜜,但无论如何努力,最终品尝到的大都是苦涩的滋味。前一阵子, 有个新闻,说是山西某官家子弟选择北漂,为的是与父亲赌一个梦想,最终沮丧而归,只好靠“拼爹”当上了公务员。他无疑是幸运的,离开了这逼仄的蜂巢,他的 家庭还给他准备了一个蜜罐。但对于更多无爹可拼的人而言呢?离开了北京的这个“蜂巢”,逃到哪里恐怕都难以改变逼仄的命运。
  “蜂巢”里的人生,没有甜蜜,只有苦涩。作为“蜂巢”里的逃离者,也许从居住环境而言,或许逃离了逼仄,但是就命运而言,无论逃到哪里,周围似乎都是冰冷的石膏板,耳朵里萦绕的都是追梦者的叹息声。
 
 (中国新闻周刊网独家首发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