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洛托 布上油画 纵124×横156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洛托比乔尔乔内和提香小几岁,他们是同代威尼斯画派的画家。宗教神话题材富有人性特征,色调明朗。这些都是威尼斯画派画家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洛托并无例外。
《基督与受骗女子》实际上是一幅具有现实生活意义的风俗画。基督扮演着一位主持公道的、受人尊敬的长者,骗子的述说,围观者的参与表态议论,无奈的受骗女子,每个人都作出符合自己身分的姿态表情,尤其是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和手势所传达的思想情绪都十分生动和富有个性特征。
画家以半身群像布满画面,人物拥挤重叠,密不透风,着力刻画人物头部动态和面部表情以及相互关系。构图仍以传统的基督居中,其他人物分列两边形成对称式结构。
在明暗色彩处理上,人物,尤其是面部都处于受光亮区,在暗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更为光辉夺目,这种对比强烈的色彩感,是通过冷暖色对比和强光线照射达到的,作为主体人物的基督和女子都处于强光和冷暖色彩对比下,形象格外突出。
这幅画表现出善与恶、美与丑的精神对比,女子是美好善良的,而基督则体现光明正大和公正,它是真善美的化身。周围的人群美丑交织、善恶共存。
这个故事见于《约翰福音》。耶路撒冷古神殿的长官法利赛人试图诱使耶稣作出评判(这样便可以告他僭越权力)。
他们把一个被捉奸的女人带到耶稣的面前,按当时的罗马法律,应该用石头把她打死。耶稣在一片混乱中表现出不可动摇的镇定。他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
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那些捉奸的人听了都退了出去。耶稣最后对那妇人说:“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画家对耶稣非理想化的处理恰到好处,使人感到画中表现出的事件真实可信。画家通过他的画告诉我们:神的爱是一种巨大的善的力量,它的宽容是无限的。
圣经故事;(约8:3-11)
3 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他站在当中。
4 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
5 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他怎麽样呢。
6 他们说这话,乃试探耶稣,要得着告他的把柄。耶稣却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
7 他们还是不住的问他,耶稣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他。
8 于是又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
9 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的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
10 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说,妇人,那些人在那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麽。
11 他说,主阿,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