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谓戴不胜曰
(2012-02-12 17:26:21)
标签:
第七课 |
分类: 洪波《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 |
孟子谓戴不胜曰
原文: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向善吗?我明白地告诉你吧。假如有一位楚大夫在这里,想要他的儿子学齐国话,那么,是让齐国人教他,还是让楚国人教他?”戴不胜说:“让齐国人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无数个楚国人在他身边说楚国话,即便每天鞭打他让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要是把他放到庄、岳(齐地名)地区住上几年,即便每天鞭打他让他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让他住在王宫里。在王宫里的人,如果老的、小的、卑下的、尊贵的都是薛居州这样的人,君王去和谁干坏事?在王宫里的人,如果老的、小的、卑下的、尊贵的都不是薛居州这样的人,君王去和谁干好事?一个薛居州,能把宋王怎么着吗?”
我思:
一. 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并不是只要有一点墨、一点朱便能起作用的。数量及时长之要求,不可不论。
二. 孟子不是专教语言的,但他在本文中那段关于语言学习的论述却十分在理。我以前常碰到在自己的国家学了一两年汉语还开不了口的学生,他们到了中国以后,学个两三月便能进行简单交流了。可见,对这部分学生而言,环境确实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三. 题外话:这个世上,能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微乎其微,不必太相信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