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试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3-01-17 08:48:36)
标签:
学习成绩学习方法考试分数提高效果教育 |
分类: 学习方法及记忆能力 |
期末考试结束后,似乎分数成为唯一关注的问题。得到满意分数的人,感到欣喜;觉得失利,感到忧愁。悔恨自己没有努力学,暗下决心明年继续努力。很多时候,考试作为一个结果,被人们接受,被人们忽视。那么考试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考完试后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避免意识放松,影响学习效果
这里不谈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就以平时一个事例而言。如果我们接受这样一个指令:“下周一,需要带着铅笔上数学课”,我们通常可以做到。在每个人的意识中会有意无意地加之一个意识强化,下周一需要带着铅笔上课。绝大多数人能够做到,可当这件事完成后,也就是过了“下周一”这一天,我们的意识中会忽视这一要求。也就是说这件事结束了,过去了,没有意义了。在意识中,会有意无意地忘记这件事,这就是保持时间的影响。人们平时的日常活动,很多“记忆”都是如此,在一个时间段需要完成某件事,但当这件事过后,也就忽略了这件事,造成忘记这件事。
考试也是如此,由于考试的长期影响,给人们的感觉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为了高考,为了中考,为了期末考试,为了期中考试等等。当考试结束了,意识层次得到放松,似乎学习的意义不复存在了,进而造成对于学过的知识有意无意的放松,导致遗忘的发生。当我们持有这种观点——考完试就可以解放了,在考完试后,会使我们忘记一些学过的知识。因为在我们的意识中,给学习的知识加了一个时间限制,为了考试那一刻,当考试结束后,我们的意识中自然而然就将这件事放下了,所以一部分掌握不是特别牢固的知识,也就此放下了,造成学习效果降低。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观念,避免对我们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二、正确看待考试结果
考试实质上是对一段学习效果的评价,由于赋予其升学选拔的作用,而使我们忽视了考试的意义。考试对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分数只是简单反应自己的学习效果。如果我们仅从学习效果的角度对待考试的结果,我们将忽视考试的本质作用。考试是对一段学习效果的反应,而期末考试正是对一个相对较长时间学习效果的反应。要想取得成功,并不是仅仅知道自己如何不成功的,而是需要弥补自己的不足,进而取得成功。
1、调整状态,正确看待考试
很多人只是关注考试的结果,而忽视自我状态的调整,不能正确看待考试,期末考试结束了,学习历程就结束了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终身学习这个观念相信每个人都知道,学习对于人的一生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哪怕这次考试是高考,不管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学习历程仍没有结束,即使成为“状元”,迈入名校,就可以代表终身成就了吗?名校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入学、毕业。然而在这个社会上,我们能够找到的“卓越成就的人”微乎其微。而有些“名落孙山”的人,却能脱颖而出。很多成功的人都持有这样的观点,成功在于坚持,不懈努力。考试的结果只能代表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但是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终身成就,等同于龟兔赛跑的道理。所以要恰当看待考试结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调整自己的状态,为人生之路继续努力。
2、深入分析,弥补不足
考试的结果需要深入分析,不仅仅指考试时的策略,心理状态。还有就是知识点的分析,分析自己在哪些知识点存在问题,进而找到自己需要弥补的点,进行相应的弥补,这样才是正确处理考试结果的方式。尤其是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很多人只是发现自己的不足,而不去弥补,而用来年继续努力去敷衍。新的学年有新的学习历程,不会因某个人而改变,所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完全在于自己,利用放假的时间,弥足自己在平时学业上的不足,有效地提高自己,使自己得以实质上的进步,这样才是真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