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整合了一批原创虚拟动漫形象,如何进行下一步推广?
绿豆蛙回到线上
□文/田倩平
一只绿色的小青蛙手拿玫瑰花,边刷牙边含糊不清地嘟噜着:“牙好胃口才好,节日尤其重要!”大多数经常乘坐地铁或者公交的人,对它都不陌生。知道这只绿豆蛙有点小坏,有点倒霉,还有一个厉害的女朋友。
这只绿豆蛙的走红和“兔斯基”、“小破孩”、“悠嘻猴”、“张小盒”等一批原创虚拟动漫很相似:从个性化小规模创作起步,后通过网络平台积累人气,进行口碑营销,反应好就做商业推广。这次接招绿豆蛙的是蓝雪数码。经过一系列内容幽默、方便传播的屏保、FLASH、PPT的传播,绿豆蛙成为了卡通新星。
蓝雪数码还先后与腾讯、TOM、网易、新浪和闪客帝国建立起合作关系,为网友提供绿豆蛙的MSN、QQ表情和头像以及电子屏保、FLASH、游戏、平面海报等服务。从2005年到2008年的四年,不到100万元的推广费用已经让绿豆蛙声名远播。
对于所有企业而言,盈利模式才是最关键的。蓝雪数码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成功地从线上走到线下。尽管名声在外,此时的绿豆蛙仍然是赔本赚吆喝。无论是网站、IM,还是线下的户外视频合作,大都采取资源互换、互惠互利的原则,拿内容换平台,互不收费。
在动漫产业发达的国家,授权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盈利模式。从2006年起,蓝雪数码在授权业务上花费了相当大的气力,实现了与联想、娃哈哈、招商银行等企业的合作,获得了一定收益。但总体而言,许多下游企业并不买账。原因在于,这些企业负责人很多根本不上网,对新媒体虚拟品牌知之甚少,缺乏认同感,因此也不愿意花大价钱去购买虚拟形象的授权业务。而手机数字内容、授权、衍生品开发等多种方式,也大都收效甚微数。
好在前期的造势心血没有白费,绿豆蛙赢得了资本青睐,红杉资本与SIG联合投资150万美元。
蓝雪数码开始考虑,既然传统道路走不通,那回到虚拟世界会不会效果更好呢?但虚拟形象经营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软肋,那就是用户缺乏忠诚度。蓝雪数码一边频繁地为绿豆蛙增加新元素,一边尝试着建立一个能将用户有效聚拢回来的平台。
这便是虚拟社区漂流岛的打造。
漂流岛是一个在线的虚拟社区,以绿豆蛙以及他的一众朋友BLOO、水菱MM、龙虾LOBSTER兄弟、毛毛虫BREAD、SABON鸡等为中心,讲述他们在一个独立小岛上的种种故事。蓝雪数码为其设定的盈利模式是,一开始仍然采取免费方式,积累足够多的稳定用户之后,再对虚拟道具收费。更详细的计划包括,道具单价定在10至30元之间,三年做到两千万规模。
这个思路不难理解。数据显示,愿意为虚拟道具买单的人数占到虚拟社区用户数的6%左右。而愿意掏钱的虚拟用户数目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你的用户总数有多大。按照漂流岛已经积累的注册用户数量以及发展速度来看,这个目标并不算困难。
事实上,漂流岛的模式并非完全创新,它所依赖的盈利点,无论广告还是虚拟道具收费,在国内互联网上都不新鲜,目前QQ社区的主要盈利点就来源于此。但对于新媒体虚拟动漫而言,这却不失为一条创新性道路。
随着虚拟社区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绿豆蛙的核心盈利模式逐渐清晰。蓝雪数码也开始重新启动授权及网络、手机数字内容等多渠道合作方式。不同于以前的资源互换,这些方式都已经能为绿豆蛙带来真金白银。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随着3G手机用户数迅速扩大,对内容的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绿豆蛙针对手机数字用户的内容开发已经被重新提上日程。
编 辑 唐 婷
E-mail:romarin94@163.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