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明湖与大明湖历下亭
					
											标签:
																				
                            旅游文化图片 | 
					分类: 中国与中国文物古迹遗址 | 


P2 大明湖是以湖为主, 大明湖水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


P4 早在唐宋时期,大明湖就以其撼人心弦的美景而闻名四海。2009年,大明湖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泉水湖"称号。

P5 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湖上鸢飞鱼跃,荷花满塘,画舫穿行,岸边杨柳荫浓,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其间又点缀着各色亭、台、楼、阁,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犹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

P6 大明湖历史悠久,湖名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济水注》中便有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文中所指大明湖位置在今五龙潭一带,而现今大明湖一带水域则名"历水陂"。


P8





P13 历下亭历史悠久,历经沧桑,位置也几经变迁。北魏至唐代历下亭在五龙潭处,郦道元《水经注》称“客亭”,是官府为接迎宾客而建造的。唐初始称“历下亭”。

P14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诗人杜甫到临邑看望其弟杜颖,路经济南,适逢在开元年间就与杜甫在长安结为忘年交的北海太守李邕至济,在此亭宴请杜甫及济南名士,杜甫当即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一首:“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署,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P15 诗中第一句叙述李邕驻临济南,设宴历下亭,第二句说明了历下亭古老历史。当时方位以西为右,以东为左,济南在大海之西,故曰海右。因济南有过鲍叔牙、邹衍、伏生、房玄龄等大批历史名人,又因当时在场的有济南士绅蹇处士等人,因此称赞名士多。而接下来诗句描述的是亭内外景物和宴饮的情趣,以及对日落将席散,盛情难在的感慨。李杜宴饮赋诗历下亭使这海右古亭从此声名远扬,而“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联,千百年来更成了济南的骄傲。

P16 《唐书》记载,天宝元年,齐州曾改为临淄郡,故此亭当时也称“临淄亭”。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有“伊昔临淄亭”的诗句。到了唐朝末年,历下亭逐渐废圮。

P17 历下亭几经兴废变迁,至清初,山东盐运使李兴祖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在湖中岛上现址,购买乡绅艾氏地产重新建之。其规模比以前宏大,坐北朝南,颜额为“古历亭”。

P18 历亭竣工后,又在亭西偏南,筑土垒台,建轩宇三间,轩西为宽阔的水域,晴空下,天光水色,一派蔚蓝,故题额“蔚蓝轩”。此后,历下亭的规模、型制又有变异,历下亭的的昨天,正渐渐变成故事,开始在回忆里感叹流年易逝。其时的人们,慢慢清晰的知道,历下亭的昨天的故事已离我们渐行渐远。

后一篇:万竹园与李苦禅纪念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