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2018-08-22 20:31:35)
标签:

佛学

文化

旅游

历史

图片

分类: 寺庙与道观
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1 东岳庙里还有许多独特的和带有传说色彩的东西,如神像、楹联、碑刻,塑像,组成生动的民间信仰的画卷。(北京东岳庙)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2 这是寺庙建筑屋脊上螭吻,螭吻又叫鱼龙,鱼和龙的结合体,是古代传说龙生九子之一。九子中,螭吻被认为是来源于印度佛教。相传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羯鱼随佛教传入后变化而来。北京东岳庙寺庙建筑用螭吻
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3 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驱逐来犯的厉鬼,守护家宅的平安所需要,并可冀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为此,不论是寺庙建筑建筑等级高或低的宅主均在戗脊端、角脊上饰有"龙"来避邪,并以此来显示宅主的职权和地位。北京东岳庙寺庙建筑用螭吻
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4 寺庙的螭吻,其寓意在佛家为护法,有驱凶辟邪的作用。因其性情好望喜吞,人们常把它用作建筑物的装饰,尤以作屋脊镇火的兽头为多,做张口吞脊状,并以一剑以固定之。北京东岳庙寺庙建筑用螭吻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5 东岳庙建筑群落虽经清代重修、扩建,但中轴建筑的格局及庑殿斗拱和替木仍保留着元代建筑的形制和特点。正院建筑主要有山门、瞻岱门、岱宗宝殿(即仁圣宫)、育德殿、玉皇殿。进瞻岱门始自左右再向北环绕的庑殿为地府七十二司(实为七十六司,八十四神)。北京东岳庙
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6 东岳庙中线向北,西有广嗣殿、太子殿, 东有阜财殿、三茅真君殿(供奉茅盈、茅固、茅忠三位神仙)。岱宗宝殿左右还建有吴全节祠堂、张留孙祠堂、山府君祠堂、蒿里丈人祠堂等。(北京东岳庙)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7 在后罩楼的东北角有一颗槐树,称状元槐。传说每逢大考之年,文昌帝君都会在此树下甄品士人,决定他们在桂籍簿上的名次和仕途。所以常有科考举子来此拜谒。(北京东岳庙状元槐)
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8 状元槐在东岳庙的北京民俗博物馆院内。院内古树参天,环境幽静。古槐上挂满了祈福红条。(北京东岳庙状元槐)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9 东岳大帝是泰山的山神,又称东岳帝君,简称“岳帝”,古称“泰山府君”。是道教的山神、阴间的统治神,也是汉传佛教奉祀的二十四天护法神之一。其身世众说纷纭,有金虹氏说、太昊说等。泰山神作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北京东岳庙山府
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10 古人认为泰山为“峻极之地”,是人与天相通的神地所在,对之特别崇拜畏敬,谓泰山之神即东岳大帝。(北京东岳庙山府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11 东岳大帝是我国民众普遍信奉的神通广大的一位尊神,神之 来历据东方朔撰《神异经》所言:盘古终世之时,其子名赫天氏。时有三皇代出,赫天乃人居一山,于此时代代相传,故其山后即名岱宗泰山。(北京东岳庙山府
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12  在江苏省境内,有两座茅山。一座在长江以南的句容市,称南茅山;另一座在长江北岸的兴化市,叫北茅山。清代乾隆年间,西汉景帝时期,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称为茅山。后来他们受请往江南句曲山,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北京东岳庙三茅殿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13  三茅真君又称"三茅君"。道教茅山派创教祖师。早在汉代,陕西咸阳,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红尘,写下"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的感叹,遂寻山修道。(北京东岳庙三茅殿
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14 三茅君披星戴月,餐风宿露,昼夜兼程,行至黄海之滨,见一高山,林木参天,绿荫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隐居,修道养性,采药炼丹,济世救人。日久,茅氏兄弟,终成正果,名列仙班。后人因此建三茅道观,称他们为三茅真人,称山为三茅山。慕名来山学道者、求医者,不绝于途。(北京东岳庙三茅殿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15  其时,江南句容一带,瘟疫流行,闻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便来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曲山华阳洞。经真人救治,病愈者数百人。三茅真君仙逝后,人们建庙山巅,塑像供祀。此后,句曲山改称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称北茅山,简称茅山。(北京东岳庙三茅殿
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16 相传,今江苏省句容一带的茅山以奉祀三茅真君著称于世,其进香之香期为农历之正月至三月,当系大茅君得道之时日为进香之高潮期。(北京东岳庙三茅殿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17 至宋代,三茅君始得皇帝封号,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封大茅君为"太元妙道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神君",中茅君为"定录右禁冲静真人",小茅君为"三官保命冲惠真人"。(北京东岳庙三茅殿
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18 宋理宗淳佑九年(1249),加封大茅君为"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君东岳上卿司命神君",中茅君为"定录右禁至道冲静德佑真君",小茅君为"三官保命微妙冲惠仁佑真君"。(北京东岳庙三茅殿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19 张留孙(1248__1321)又名张宗师,是北京东岳庙的开山始祖,名留孙,字汉师,生于1248年,羽化于1321年。(北京东岳庙张宗师祠(张留孙祠))
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20  张宗师(张留孙)是信州贵溪(即今江西鹰潭市境内)人,自幼从伯父学道江西龙虎山上清宫,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是张宗演弟子。元朝道教领袖。至元十三年(1276),南宋亡,张宗演应元世祖忽必烈召去大都,留孙从行。次年,宗演还龙虎山,留孙留大都,忽必烈授以江南诸路道教都提点之职。(北京东岳庙张宗师祠(张留孙祠))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21 后来,他经历成宗、武宗、仁宗、英宗四朝,备受宠遇,历次加封为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开府仪同三司。(北京东岳庙张宗师祠(张留孙祠))
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22 都签押司即签名画押的简称。古代州县衙门的文书公事,从拟稿到正式发出,要经过各道流转 程序,相关的办理人员都要一一签上自己的姓名(也可用姓氏、名字代替), 表示连带责任,然 后由衙署首长用红笔画"行"。(北京东岳庙都签押司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23 如果属于判示、文告或牌照契约、任命书等性质的文书,还 要钤盖衙署的大印。这些最称关键性的程序履行,按规定都得在签押房即机要办公室里运作 。(北京东岳庙都签押司
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24 同样,上司下发或平行衙署平移的机密文件,按规定也必须在签押房里拆阅。惟实 际情 况是官府文书中需要长官朱笔画"行"或钤盖官印的数量极多。(北京东岳庙都签押司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25  大殿两侧的耳房中还设有吴全节祠、山府君祠以及嵩里丈人祠等。左面的东配殿有阜财殿和东太子殿,右边的西配殿有广嗣殿和太子殿,配殿前廊的斗拱上有替木,排列制式具有元代的风格。东岳庙的主殿“岱岳殿”)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26  现东岳庙自瞻岱门一直到岱岳殿东西两厢回廊对称分布有七十六司;各司皆有神主。(原为七十二司,后来又增加了四司)。七十六司殿堂前都挂有白底黑字的楹联,内容既是对各殿司神职能的诠释,也是传统善恶报应思想的集中体现。
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P27 现东岳庙自瞻岱门一直到岱岳殿东西两厢回廊对称分布有七十六司;各司皆有神主。(原为七十二司,后来又增加了四司)。七十六司殿堂前都挂有白底黑字的楹联,内容既是对各殿司神职能的诠释,也是传统善恶报应思想的集中体现。
                 寻访华北第一道观--北京东岳庙(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