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紫竹禅院与紫竹行宫

标签:
历史佛学文化旅游图片 |
分类: 寺庙与道观 |

P1 走在紫竹禅院与紫竹行宫的石阶上,感觉到了一种肃穆,一种庄严,这里虽然听不到禅院那种钟鼓齐鸣的声音,但是,还是能感觉到古老的味道,感觉到了那种让人感到惊诧的震撼。(紫竹禅院随拍)
P2 紫竹禅院与紫竹行宫是联一起的,紫竹禅院为佛教寺院,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当年慈圣皇太后在广源闸西侧兴建万寿寺的同时,也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庙宇作为万寿寺的下院,当时庙内供奉观世音菩萨。(紫竹禅院随拍)

P3 进了紫竹禅院,仿佛进入了皇宫庭院,气质自然雅了许多。紫竹禅院也叫福荫紫竹院,有近600年的历史,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禅院式行宫,乾隆皇帝曾用“柳荫深处是蓬莱”比喻的景色有如仙境,就是指的这里。(2001年11月,海淀区人民政府公布"紫竹院行宫"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P4 这是紫竹禅院天王殿的韦驮,佛家寺院中韦陀菩萨总是以严肃的表情立于咧嘴大笑的弥勒佛背后,面向大雄宝殿,那一刹那间,我被一种莫名的气息慑服了。在《悲华经》中,菩萨得授记成佛时发愿:“世尊,我愿于尔时修菩萨道,修诸苦行持戒布施多闻精进忍辱爱语福德智慧,种种助道悉令具足。贤劫诸佛垂成佛时,愿我在初奉施饮食,涅槃后收取舍利,起塔供养,护持正法。(紫竹禅院天王殿随拍)

P5
传说很多善良的人,由于出现了贫穷疾病、诸多不顺。礼拜供养韦驮菩萨,一瞻一礼,就会得到 韦驮菩萨的加持。(紫竹禅院天王殿后院内随拍)
P6 佛陀曾付嘱过韦驮菩萨,在末法时期,要保护真心实意修行人和善人。韦驮菩萨是国人一种多么美好的梦想、多么美好的希望、多么温暖的夙愿。这仿佛也成为我们的宗教、我们的图腾,象恒星一样亘古不变。(紫竹禅院天王殿后院内随拍)

P7 进了紫竹禅院的伽蓝殿,伽蓝殿是寺院道场的通称,佛教伽蓝神的代表形象。"伽蓝神",佛教指的是伽蓝土地的守护神,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紫竹禅院的伽蓝殿供奉的是关公。(紫竹禅院的伽蓝殿)
P8 我见到的紫竹禅院的伽蓝殿的关公伽篮菩萨像穿圆领宽大之深绿袍,右臂至右胸前加挂一盔甲,展现出华丽富丽之气。除了腹前和膝部有飞龙纹外,还有散布袍身的云纹,及袖边、衣摆的花瓣纹,以红和橙色装饰。加有一层外袍。关羽神像的两侧供奉周仓、关平(关羽之子)的神像。(紫竹禅院的伽蓝殿)

P9 关羽,也叫关公。关羽是三国著名将领,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首,逝世于公元220年。关羽最为特殊之处是其倍受中华文化历代推崇,由于其忠义和勇武的形象,多被民众尊称为关公、关老爷,又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直至“武帝”,故也被称为关圣帝君、关圣帝、关帝君、关帝等。儒教奉为五文昌之一,又尊为“文衡圣帝”,道教奉为“协天大帝”、“翊汉天尊”。(紫竹禅院的伽蓝殿)
P10 在中国传统对关羽的民间宗教信仰里,周仓名叫"周大将军",是关圣帝君的贴身侍卫。周仓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真实历史上不存在。其形象为身材高大、黑面虬髯的关西大汉,关羽千里寻兄之时请求跟随,自此对关羽忠心不二;在听说关羽兵败被杀后,周仓也自刎而死。在《演义》及此后的各种民间传说中,周仓均以关羽护卫的形象出现.(紫竹禅院的伽蓝殿)

P11 关平(关羽之子),随关羽南征北战,屡立功劳,多与刘封搭档。之后逐渐成长为一员大将,曾与庞德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关羽败走麦城之际,关平跟随,一同被捕,遭孙权杀害。(紫竹禅院的伽蓝殿)
P12 历朝历代的帝王对文昌帝君张亚子十分尊奉。唐朝时,玄宗僖宗因避安史之乱来到四川,将士皆因水土不服,病倒了一大批。玄宗皇帝十分着急,在夜里梦到张亚子得治病药方一帖,治好了大军。玄宗僖宗加封张亚子为"左丞相"、"济顺王",以万乘之尊向张亚子叩拜。从此张亚子身价百倍,被世人尊奉到同孔子齐名的地位,故世间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说。(紫竹禅院的伽蓝殿)

P13 进了紫竹禅院的祖师殿,祖师殿供奉的是达摩,左边供奉的是迦叶,右边供奉的是慧能(紫竹禅院的祖师殿)
P14 菩提达摩(通称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他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从这里北行至魏,于各处以禅法教人。 (紫竹禅院的祖师殿)

P15 达摩的师承已无可考,后人为追溯传统遂有种种说法。据传,达摩在洛阳看见永宁寺宝塔建筑的精美,自言年已一百五十岁,历游各国都不曾见过,于是“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洛阳伽蓝记》卷一)。达摩抵魏,游嵩山少林寺,在那里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他为壁观婆罗门。(紫竹禅院的祖师殿)
P16 六祖慧能,是唐代著名的佛教改革者,禅宗实际上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思想家。他出身贫寒、目不识丁,却在24岁时,以行者之身,成为了佛祖释迦牟尼血脉嫡传的佛教第三十三代祖师爷。而后,他又遭人追杀,被迫隐姓埋名15年,是他将达摩撒下的禅的种子培育成了参天大树,并使之蔚然成林;是他实现了印度佛教中国化,玄学佛教生活化,贵族佛教平民化。(都市佛教山林化),义理佛教实用化;是他对传统佛教进行了重大改革,高扬“顿悟成佛”的大旗,恰似风行草偃,不但使得禅宗其他流派尽归其宗,而且,他所创立的禅法,几乎成了汉传佛教的代名词,所谓中国佛教,其特质在禅。其后,禅宗百花齐放,争奇斗妍,大师辈出,五家七宗相继建立,开创了光耀千秋的辉煌局面。慧能从一个不识字的樵夫,成为享誉青史的一代宗师,被西方人称作“东方耶稣”。(紫竹禅院的祖师殿)

P17 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少欲知足,常修苦行,故称为「头陀第一」。骑一头狮子。降生于释迦牟尼佛之前,相传为释迦牟尼佛的因地本师,是释迦牟尼前世之师。(紫竹禅院的祖师殿)
p18 紫竹禅院的大雄宝殿在寺院的中间,远离喧嚣,给人们的心找一片净土,在这里,人们能够回归“人之初,性本善”的地方。这样,手捧一本禅书,毫无杂念的高声诵读,读着读着,就顿悟了。我总觉着,一个佛寺,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世界中,只有心得交流,由心构成的世界,怎么会不是一个自己的世界中呢。(紫竹禅院的大雄宝殿)

P19 紫竹禅院的大雄宝殿主供横三世(佛祖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紫竹禅院的大雄宝殿)
P20
拜横三世时称“那无三世佛“横三世佛,属佛教类,即中间的释迦牟尼佛(主管中央娑婆世界),右边的药师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左边的阿弥陀佛(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紫竹禅院的大雄宝殿)
P2 紫竹禅院与紫竹行宫是联一起的,紫竹禅院为佛教寺院,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当年慈圣皇太后在广源闸西侧兴建万寿寺的同时,也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庙宇作为万寿寺的下院,当时庙内供奉观世音菩萨。(紫竹禅院随拍)

P3 进了紫竹禅院,仿佛进入了皇宫庭院,气质自然雅了许多。紫竹禅院也叫福荫紫竹院,有近600年的历史,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禅院式行宫,乾隆皇帝曾用“柳荫深处是蓬莱”比喻的景色有如仙境,就是指的这里。(2001年11月,海淀区人民政府公布"紫竹院行宫"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P4 这是紫竹禅院天王殿的韦驮,佛家寺院中韦陀菩萨总是以严肃的表情立于咧嘴大笑的弥勒佛背后,面向大雄宝殿,那一刹那间,我被一种莫名的气息慑服了。在《悲华经》中,菩萨得授记成佛时发愿:“世尊,我愿于尔时修菩萨道,修诸苦行持戒布施多闻精进忍辱爱语福德智慧,种种助道悉令具足。贤劫诸佛垂成佛时,愿我在初奉施饮食,涅槃后收取舍利,起塔供养,护持正法。(紫竹禅院天王殿随拍)


P6 佛陀曾付嘱过韦驮菩萨,在末法时期,要保护真心实意修行人和善人。韦驮菩萨是国人一种多么美好的梦想、多么美好的希望、多么温暖的夙愿。这仿佛也成为我们的宗教、我们的图腾,象恒星一样亘古不变。(紫竹禅院天王殿后院内随拍)

P7 进了紫竹禅院的伽蓝殿,伽蓝殿是寺院道场的通称,佛教伽蓝神的代表形象。"伽蓝神",佛教指的是伽蓝土地的守护神,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紫竹禅院的伽蓝殿供奉的是关公。(紫竹禅院的伽蓝殿)

P8 我见到的紫竹禅院的伽蓝殿的关公伽篮菩萨像穿圆领宽大之深绿袍,右臂至右胸前加挂一盔甲,展现出华丽富丽之气。除了腹前和膝部有飞龙纹外,还有散布袍身的云纹,及袖边、衣摆的花瓣纹,以红和橙色装饰。加有一层外袍。关羽神像的两侧供奉周仓、关平(关羽之子)的神像。(紫竹禅院的伽蓝殿)

P9 关羽,也叫关公。关羽是三国著名将领,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首,逝世于公元220年。关羽最为特殊之处是其倍受中华文化历代推崇,由于其忠义和勇武的形象,多被民众尊称为关公、关老爷,又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直至“武帝”,故也被称为关圣帝君、关圣帝、关帝君、关帝等。儒教奉为五文昌之一,又尊为“文衡圣帝”,道教奉为“协天大帝”、“翊汉天尊”。(紫竹禅院的伽蓝殿)

P10 在中国传统对关羽的民间宗教信仰里,周仓名叫"周大将军",是关圣帝君的贴身侍卫。周仓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真实历史上不存在。其形象为身材高大、黑面虬髯的关西大汉,关羽千里寻兄之时请求跟随,自此对关羽忠心不二;在听说关羽兵败被杀后,周仓也自刎而死。在《演义》及此后的各种民间传说中,周仓均以关羽护卫的形象出现.(紫竹禅院的伽蓝殿)

P11 关平(关羽之子),随关羽南征北战,屡立功劳,多与刘封搭档。之后逐渐成长为一员大将,曾与庞德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关羽败走麦城之际,关平跟随,一同被捕,遭孙权杀害。(紫竹禅院的伽蓝殿)

P12 历朝历代的帝王对文昌帝君张亚子十分尊奉。唐朝时,玄宗僖宗因避安史之乱来到四川,将士皆因水土不服,病倒了一大批。玄宗皇帝十分着急,在夜里梦到张亚子得治病药方一帖,治好了大军。玄宗僖宗加封张亚子为"左丞相"、"济顺王",以万乘之尊向张亚子叩拜。从此张亚子身价百倍,被世人尊奉到同孔子齐名的地位,故世间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说。(紫竹禅院的伽蓝殿)

P13 进了紫竹禅院的祖师殿,祖师殿供奉的是达摩,左边供奉的是迦叶,右边供奉的是慧能(紫竹禅院的祖师殿)

P14 菩提达摩(通称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他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从这里北行至魏,于各处以禅法教人。 (紫竹禅院的祖师殿)

P15 达摩的师承已无可考,后人为追溯传统遂有种种说法。据传,达摩在洛阳看见永宁寺宝塔建筑的精美,自言年已一百五十岁,历游各国都不曾见过,于是“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洛阳伽蓝记》卷一)。达摩抵魏,游嵩山少林寺,在那里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他为壁观婆罗门。(紫竹禅院的祖师殿)

P16 六祖慧能,是唐代著名的佛教改革者,禅宗实际上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思想家。他出身贫寒、目不识丁,却在24岁时,以行者之身,成为了佛祖释迦牟尼血脉嫡传的佛教第三十三代祖师爷。而后,他又遭人追杀,被迫隐姓埋名15年,是他将达摩撒下的禅的种子培育成了参天大树,并使之蔚然成林;是他实现了印度佛教中国化,玄学佛教生活化,贵族佛教平民化。(都市佛教山林化),义理佛教实用化;是他对传统佛教进行了重大改革,高扬“顿悟成佛”的大旗,恰似风行草偃,不但使得禅宗其他流派尽归其宗,而且,他所创立的禅法,几乎成了汉传佛教的代名词,所谓中国佛教,其特质在禅。其后,禅宗百花齐放,争奇斗妍,大师辈出,五家七宗相继建立,开创了光耀千秋的辉煌局面。慧能从一个不识字的樵夫,成为享誉青史的一代宗师,被西方人称作“东方耶稣”。(紫竹禅院的祖师殿)


p18 紫竹禅院的大雄宝殿在寺院的中间,远离喧嚣,给人们的心找一片净土,在这里,人们能够回归“人之初,性本善”的地方。这样,手捧一本禅书,毫无杂念的高声诵读,读着读着,就顿悟了。我总觉着,一个佛寺,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世界中,只有心得交流,由心构成的世界,怎么会不是一个自己的世界中呢。(紫竹禅院的大雄宝殿)

P19 紫竹禅院的大雄宝殿主供横三世(佛祖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紫竹禅院的大雄宝殿)


P21 释迦牟尼佛两位胁侍是“迦叶”和“阿难”。(紫竹禅院的大雄宝殿)

P22 紫竹禅院的大雄宝殿佛祖释迦牟尼左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紫竹禅院的大雄宝殿)

P23 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载,月光遍照菩萨与日光遍照菩萨同为药师佛的二大胁士。此佛于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诸根,导入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住净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如极乐国。(紫竹禅院的大雄宝殿)

P24 药师佛誓愿不可思议,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现,眷属于此人临命终时,昼夜尽心供养礼拜药师佛,读诵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49遍,燃四十九灯,挂四十九天之五色彩幡,其人得以延生续命。(紫竹禅院的大雄宝殿)

P25 三世佛和四大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地藏王菩萨是大乘佛教,尤其是汉地佛教的主要崇拜对象,是中国庙宇中的主要神像。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在藏传佛教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紫竹禅院的大雄宝殿)

P26 根据大乘佛教的说法,人人可以成佛,佛的主要任务是度化众生超越轮回成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紫竹禅院的大雄宝殿)

P27 这是普陀观音,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普贤、文殊、地藏和观音中,包罗一切,广济众生的菩萨,当首推观音大士。用一句俗话说:观音管得最宽。她小到生儿育女,大到来世生计,几乎包罗了俗世与圣界的一切难题的解决,努力做到“有求必应”。于此可见观音菩萨的人气所在,也就因此决定香火的旺盛度。(紫竹禅院普陀观音)


P29 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一起,被称为四大菩萨。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紫竹禅院普陀观音)


P31 据说有一张慈禧左手捧净水瓶,右手执念珠,身着团花纹清装,头戴毗罗帽,外加五佛冠的扮观音相片,就是在紫竹禅院拍照的。不过品观世音,不妨保持一分精神淡定,自守应有的情操修养。(紫竹禅院普陀观音)

P32 紫竹禅院观音殿供奉的是紫竹观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是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并称的西方三圣之一,据佛经记载,菩萨在久远劫以前早已成佛,佛号为正法明如来,只是为了救度众生,倒驾慈航,(紫竹禅院观音殿)




P36 “紫竹观音"又称“水月观音”出自于堪称古代文化瑰宝的四川安岳摩崖石窟堪,是全国罕见的北宋石刻艺术珍品。据明万历(1573~1620)年间碑文记述,此处造像始刻于五代后晋天福(936~944)年间,后世陆续修造,为五代、北宋时期四川佛教密宗的主要道场之一。(紫竹禅院观音殿)

P37 面对观音,我最喜欢“滴水观音”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它没有繁花,唯独有一朵淡黄色的似花骨朵一般地藏匿其中,只有从真面才能看清它的庐山真面目,原来它只有一片花瓣,在花瓣的凹处还立着有小拇指大小的花蕊,让人联想到观音的站立像,给人一份神奇之感。(紫竹禅院观音殿)

P38 最后我来拾掇一下紫竹禅院与紫竹行宫,“福萌紫竹院”亦称“紫竹禅院”,位于紫竹院公园西北侧,原是一座明代皇家所建庙宇,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明万历五年。(紫竹禅院观音殿外)
P39
最后我来拾掇一下紫竹禅院与紫竹行宫,“福萌紫竹院”亦称“紫竹禅院”,位于紫竹院公园西北侧,原是一座明代皇家所建庙宇,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明万历五年。(紫竹禅院观音殿外)




P42 乾隆皇帝位孝敬其母后钮钴禄氏,在庙中供奉观音大士像一尊,并仿江南苏州城外的水乡修建"芦花渡",并把原广源闸河港南山坡上的明代庙宇修葺一新赐名"紫竹禅院",并在西侧修建一座行宫,作为他陪同母后去万寿寺和游逛苏州街的驻跸之所(乾隆皇帝御书“报恩楼”匾额)

P43 紫竹行宫的报恩楼是仿照承德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中的“烟波致爽楼”形制而建。相传,当年慈禧皇太后前往万寿寺拈香礼佛前要在报恩楼梳妆及用早膳,因而报恩楼又称“慈禧梳妆楼”(紫竹行宫报恩楼)

P44 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寺庙和行宫得到重修,有《重建紫竹院碑记》,而此时紫竹院已不是万寿寺的下院了。据《重建紫竹院碑记》称,“城之西数里长河地方有古刹紫竹院者,乃万寿寺之下院”。(紫竹行宫报恩楼紫宵殿)

P45 紫竹行宫报恩楼紫宵殿两棵古银杏是明朝万历年间栽种,都是雌的,因为当年万历皇帝的生母并非皇后,所以为了报答生母,就栽了两棵雌性的。(紫竹行宫报恩楼紫宵殿两棵古银杏)

P46 我围绕两棵古银杏下走了一圈,静静的坐在紫竹行宫报恩楼紫宵殿两棵古银杏下,与禅院保持一份安宁无争祥和的心格格不入,这就是我。像现在顺便坐在银杏树下享受片刻的安宁,就十分舒心。(紫竹行宫报恩楼紫宵殿两棵古银杏)

P47 在两棵古银杏下放下一切能用语言形容的心情,只剩下平静,听听诵经,听听经纶转动的声响。(紫竹行宫报恩楼紫宵殿两棵古银杏)

P48 一个禅院,一个行宫,一个世界,世界是由心构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有神意的。(紫竹行宫报恩楼紫宵殿两棵古银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