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建筑屋顶和屋脊上之脊兽与戗兽

标签:
历史文化佛学图片旅游 |
分类: 寺庙与道观 |

P1 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兽,
这些小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吉祥兽数量的不同,,脊的顶端为骑风仙人,在小仙人之后,坐姿排列着一队小动物,根据建筑规模和等级不同而数目有所不同,多为一、三、五、七、九等单数。数目越多,表示级别越高。他们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an
ni)、狎鱼、獬豸(xiè
zhì)、斗牛、行什。其顺序为:“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押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潭柘寺的大雄宝殿的脊兽与戗兽)
P2
鸱吻(音吃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初作鸱尾之形,一说为蚩(一种海兽)尾之形,象征辟除火灾。后来式样改变,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因名鸱吻,又称“龙吻”、“螭吻”。鸱吻——龙子,爱玩水,人们放它在屋顶上有避火的意思。 (潭柘寺的大雄宝殿的鸱吻)
P3
古代建筑屋顶的两端蹲守的鸱吻,这一对神秘的雕塑形象,似龙非龙,似兽非兽,又有鸟羽,又有利爪,又有花卉海浪为背景,又有火焰星辰日月为依托,神秘的形象和华丽的装饰,决定了这是一件具有非凡而又神奇力量的建筑构件。有的鸱吻的背上插一剑。(潭柘寺随拍)




P5 驻足古建筑的屋檐下,我们会被雄伟磅礡的屋盖所震撼。令人震撼的这个屋盖的顶端,是一条或曲或直的线段,建筑术语称其为“正脊”。正脊底下是木结构“脊檩”,百姓们说得“上梁大吉”说得就是安装这条“脊檩”时候的工序。(潭柘寺随拍)



后一篇:寻访紫竹禅院与紫竹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