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2018-08-02 12:28:44)
标签:

佛学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分类: 寺庙与道观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1 盛夏,我寻到了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的清凉,风吹过来,我静静地坐在柘寺树荫下,听蝉鸣,听鸟,叫禅院钟声,就这样,什么也不想,偶尔会有阳光透过古寺树荫斑驳的树叶照射进来,映着树荫影,一闪一闪。我累了,直接一躺,躺在顺着柘寺树荫下围砌的石板上,让微风吹去一身地疲惫,回到儿时的单纯中去。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2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是京西的千年古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是佛教传入北京地区后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庙。始创时规模不大,名叫嘉福寺。(2001年6月25日,北京潭柘寺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3 潭柘寺占地6.8公顷。寺院坐倚身后的宝珠峰,西有莲花、架月、象王峰;北有及云、璎珞峰;东有回龙、虎距、捧日、紫翠峰;南面一片平畴沃野,九峰环抱,天成胜地。故俗语称潭柘寺曰:“前有照,后有靠,左右有抱。”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4 潭柘寺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在历史上曾形成了多条古香道,从不同的方向通往潭柘寺。这些古道有的是皇室或官家出资修建,有的是由与潭柘寺结有善缘的民间香会出自于对佛的虔诚之心,而集资修筑的,还有的是当地的商号与百姓共同修筑的。这潭柘寺的山路)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5 这些古香道经过了历代不断的整修,使用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潭柘寺的山路)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6 据《潭柘山岫云寺志》载,远在一千年前的西晋(265—317),山上已建有嘉福寺,传说唐代华严法师曾在寺传法,武则天时扩建改名为龙泉寺。五代后唐时期,从实禅师率徒在寺内讲经,声传四方,烟火鼎盛。金代皇统年间(1141—1149)重修后改名大万寿寺。明天顺元年(1457)又复名嘉福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再行扩建,更名岫云寺。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7 潭柘寺称虽更迭频繁,但寺址却保留在原处。现存建筑为明清两代遗物。因寺后有龙潭,山间有柘树,便习惯称这座千年古刹为潭柘寺。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8  唐代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696-697年),佛教华严宗高僧华严和尚来潭柘寺开山建寺,持《华严经》以为净业,潭柘寺就成为了幽州地区第一座确定了宗派的寺院,潭柘寺得到兴盛。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9  潭柘寺里的柏树很多,据说多数柏树都有千年历史,也许是远在郊区的山野之中,天朗气清,柏树有极目远眺的空间和环境,造就了它们身姿挺拔,高耸入云的特殊高度。潭柘寺迎客松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10  唐代会昌年间,唐武宗李炎崇信道教,在道士赵归真和权臣李德裕的怂恿下,唐武宗下令在全国排毁佛教。潭柘寺也因此而荒废。(潭柘寺山门外的龙松,卧龙松树枝于盘曲横生,纵达数丈,宛如伞盖,遮荫蔽日,形宛如盖偃盘龙,宛若仙子游闲,酷似巨龙翘望苍穹。)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P11 五代后唐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从实禅师来到了潭柘寺,铲除荒夷,整修寺院,"师与其徒千人讲法,潭柘宗风大振",才使潭柘寺走出了"武宗灭佛"的阴影,重又繁盛了起来。当时的潭柘寺也从此由华严宗改为禅宗。(潭柘寺山门外的龙松,龙松介绍)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12 金代,潭柘寺先后出现了数位禅宗大师,大大提高了寺院的声誉。金熙宗完颜亶于皇统元年(1141年)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并拨款对潭柘寺进行了整修和扩建,这是第一位到潭柘寺进香的皇帝,使后代皇帝争相效仿,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潭柘寺的地位,繁盛寺院香火,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潭柘寺山门外的龙松,盘龙松因树形干满虬结,好似一条立起身来,盘曲向上的一条苍龙。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13 金熙宗将当时的寺名龙泉寺改为"大万寿寺",拨款对潭柘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开创了皇帝为潭柘寺赐名和由朝廷出资整修潭柘寺的先河。(柘寺山门外的龙松,卧龙松,加上盘龙松,二松成林!古人有诗赞二松云:“枝横栖鹤,偃卧盘龙。驻荫蒙密,干枝纵横”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14 潭柘寺外的安乐延寿堂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供当年潭柘寺内年老体弱的僧人怡养天年的终老之所。也就是古代和尚的敬老院。门口立有两块高大的古碑。(柘寺外的安乐延寿堂)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15 安乐延寿堂,乾隆爷御笔匾额“延寿安乐堂”。(柘寺外的安乐延寿堂)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16 据考: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为了替其父赎罪,而到潭柘寺出家。后终老于安乐延寿堂中,她每日里去观音殿内跪拜诵经,"礼忏观音",年深日久,竟把殿内的一块铺地方砖磨出了两个深深的脚窝。现今妙严公主"拜砖"依然供奉在潭柘寺的观音殿内,是潭柘极为珍贵的一件历史文物。(柘寺外的安乐延寿堂)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17  后妙严大师终老于寺中,其墓塔在寺前的下塔院。元代末期的元顺帝崇信佛教,特别是对当时名贯京城的潭柘寺极为青眯,元顺帝曾请潭柘寺住持雪涧禅师享用御宴,并且由皇妹亲自下厨,礼遇之高前所未有。(柘寺外的安乐延寿堂)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18 乐延寿堂的白皮松在盛夏的雨后的蓝天下煞是好看天若有情天亦老,僧和平常人一样,,世间万物终究逃不过凡事的困扰。菩提树下人自醒,心若无尘人自静。白皮松寄养在心,浮生若梦,恍惚之间,只要心有,便可晴天。(柘寺外的安乐延寿堂白皮松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19  白皮松纵使千里,其实没有人愿望长;咫尺寸心万绪。我仿佛看见,一个个年老体弱的僧人,以行者的姿态淡然行走于这空谷山林,行山路,白皮松为友,于清泉石畔,枕听流水潺潺,静悟虚实人生一蓑烟雨任平生。(柘寺外的安乐延寿堂)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20  这是潭柘寺外的山门牌坊,潭柘寺这座牌楼是北京地区比较有名的,是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座牌楼。它修建于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这是一座四柱三门的牌楼,琉璃斗拱牌楼,牌楼的中央镶有一块汉白玉的匾额上面镌刻着八个大字,清秀俊雅,这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御笔,前额书“翠障丹泉”背面书“香林净土。”翠障葱笼绿桑柘,丹泉凛冽涌清波,香林幽遂映古寺,净土明心念弥陀。这四句藏头诗是对潭柘寺的绝妙写照。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21 牌楼前有一对石狮,雄壮威武,石狮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是元朝时期保存下来的文物。柘寺外的山门牌坊的石狮)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22 (柘寺外的山门牌坊的石狮)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23  据说当年修建北京城时,姚广孝从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获得了不少灵感,北京城的许多地方都是依照潭柘寺的样子修建的。(柘寺山门牌坊内)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24  明代从太祖朱元璋起,历代皇帝及后妃大多信佛,由朝廷拨款,或由太监捐资对潭柘寺进行了多次整修和扩建,使潭柘寺确立了今天的格局。柘寺山门牌坊内)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25  潭柘寺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可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的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和毗卢阁。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行宫院、万寿宫和太后宫等。西路有愣严坛(已不存)、戒台和观音殿等,庄严肃穆。柘寺山门与怀远桥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26 此外,还有位于山门外山坡上的安乐堂和上、下塔院以及建于后山的少师静室、歇心亭、龙潭、御碑等。塔院中共有71座埋葬和尚的砖塔或石塔门外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名"怀远桥",过桥就是山门。柘寺山门与怀远桥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27 寺院的山门又称为“三门”,因寺院的大门一般是三门并立,中间一座大门,两旁各有一座小门,象征着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所以凡俗之人出家为僧尼,被称作“遁入空门”。潭柘寺的整座山门完全是砖石结构,未用一根梁柱,是一座“无梁殿”。正中的一块汉白玉雕龙横匾,上书“敕建岫云禅 寺”柘寺山门是一个庄严、神圣的地方,一进去就可以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柘寺山门)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28  柘寺山门门额“敕建岫云禅寺”为康熙皇帝手书,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二游潭柘寺,亲赐寺名为"敕建岫云禅寺",亲笔题写了寺额,从此潭柘寺就成为了北京地区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29 怀远桥在潭柘寺的山门前面是一道深沟,深约两丈,是潭柘寺的一道天然屏障,在深沟上面正对山门有一座石拱桥,名为怀远桥。怀远桥又叫界凡桥,意思是以此桥为界,桥外是凡界人间,过了桥就进入了西天佛国。怀远桥上的睡莲,水池里面有很多香客投放的硬币!柘寺山门怀远桥边的荷)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30  万历二十三年,达观大师奉神宗皇帝朱翊钧之命,任潭柘寺的钦命住持。在此期间,由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出资,在达观大师的主持下,对潭柘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达观大师与朝廷密切,经常奉诏进宫为皇室讲经说法,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潭柘寺与朝廷的联系。(潭柘寺山门前的怀远桥)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P31  万历二十三年,达观大师奉神宗皇帝朱翊钧之命,任潭柘寺的钦命住持。在此期间,由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出资,在达观大师的主持下,对潭柘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达观大师与朝廷密切,经常奉诏进宫为皇室讲经说法,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潭柘寺与朝廷的联系。(潭柘寺山门前的怀远桥)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山门与怀远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