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街里的古迹-都城隍庙后殿


标签:
旅游文化都城隍庙后殿杂谈 |
分类: 寺庙与道观 |

P1 我去北京金融街参加一个会议期间,来到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成方街33号的北京都城隍庙后殿,都城隍庙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名佑圣王灵应庙,天历二年(1329年)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明永乐年间重修,改名大威灵祠。以后又多次重修、重建。
P2 史记清同治十年(1871年)同治十年发生火灾后,清朝末年渐渐荒废,原来石碑很多,后来被人陆续偷盗,北京都城隍庙修复后殿及仪门。现仅存后殿。

P3 都城隍庙在帝都古迹之中,名声甚微,却自有其魅力。其美在于,残存完全融于时代之中。在财富汇集区金融大街之上,于高耸楼宇萦绕之中,她已化作现代城市的一角,谱写着远古与今天的相映成趣。该庙是北京城隍庙之最。

P4 古时候,有水的城池被称为城,无水的城市被称为隍,后来二者合二为一,就有了城隍。接着守护城池的神被称为城隍。城隍有消灾解厄,定国安邦的才能,他还是守护一方城池的神仙,同时他也是掌管阴阳两界的判官,职权范围相当于人世间的地方官。道教认为城隍具有"惩恶扬善、保卫一方疆土"的功能,说他能久旱时降雨,逢涝时放晴。

P5 都城隍庙大殿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都城隍庙中供奉着守护北京城池的神仙--城隍老爷。中轴线上有门三重(庙门、顺德门、阐威门),其它还有钟鼓楼、大威灵祠和寝祠、两庑以及治牲所、井亭、燎炉、碑亭等。现存寝祠5间。庙内有明英宗碑及清世宗、高宗碑。有康熙帝和雍正帝的题联。

P6 在中国,我们能够看到许许多多的城隍庙,里面供奉着城隍老爷和他的属下们。每年,人们都会在春、秋、冬三个特定的时间浓重祭拜他.

P2 史记清同治十年(1871年)同治十年发生火灾后,清朝末年渐渐荒废,原来石碑很多,后来被人陆续偷盗,北京都城隍庙修复后殿及仪门。现仅存后殿。

P3 都城隍庙在帝都古迹之中,名声甚微,却自有其魅力。其美在于,残存完全融于时代之中。在财富汇集区金融大街之上,于高耸楼宇萦绕之中,她已化作现代城市的一角,谱写着远古与今天的相映成趣。该庙是北京城隍庙之最。

P4 古时候,有水的城池被称为城,无水的城市被称为隍,后来二者合二为一,就有了城隍。接着守护城池的神被称为城隍。城隍有消灾解厄,定国安邦的才能,他还是守护一方城池的神仙,同时他也是掌管阴阳两界的判官,职权范围相当于人世间的地方官。道教认为城隍具有"惩恶扬善、保卫一方疆土"的功能,说他能久旱时降雨,逢涝时放晴。

P5 都城隍庙大殿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都城隍庙中供奉着守护北京城池的神仙--城隍老爷。中轴线上有门三重(庙门、顺德门、阐威门),其它还有钟鼓楼、大威灵祠和寝祠、两庑以及治牲所、井亭、燎炉、碑亭等。现存寝祠5间。庙内有明英宗碑及清世宗、高宗碑。有康熙帝和雍正帝的题联。

P6 在中国,我们能够看到许许多多的城隍庙,里面供奉着城隍老爷和他的属下们。每年,人们都会在春、秋、冬三个特定的时间浓重祭拜他.
P7
都城隍庙寝祠西侧的池壁上,修建一幅壁雕《都城隍庙盛景图》。展现了一幅都城隍庙庙会“商贩云集,人潮如涌,南北货物,古今珍奇皆有”的繁荣景象。

P9 史记都城隍庙庙会旧历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开市。开市之日商贩云集,不仅人们日常所用之物无所不有,还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名特产品,如苏绣、蜀锦、绫罗绸缎、笔墨宣纸等以及国内外奇珍异宝,如商周之彝鼎、奏汉之匜镜、唐宋之书画、名窑瓷器、珠宝、象牙、玉器、珊瑚树等等,盈架悬陈,琳琅满目。客商不仅来自国内四面八方,还有国外的。

P10 都城隍庙庙会规模大、范围广、人数多。届时,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小商小贩云集此地,高声叫卖,热闹非凡。

P11 由于庙会上“游上填塞,故多草窃剪绺之事”,少不了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因而留下“闹市口常闹事,太平桥不太平”的谚语。

P12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历史的天空,已然风烟俱净,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唯留一幅清图在人间。

后记一:明清两代北京有城隍庙四座:都城隍庙、宛平城隍庙、大兴城隍庙、江南城隍庙。而都城隍庙庙会历史最悠久,复兴门内的成方街(旧称城隍庙街)路北。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名佐圣灵应庙。明永乐年间重修,改名大威灵祠。以后多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
后记二,清朝时,各地盛行的城隍巡城的风俗,此时城隍已成全能型神 ,负责祈晴求雨、驱除兽患、警示监督、社会治安、安抚孤魂野鬼、劝善止恶、判断讼狱等,甚至科考前,举子也要到城隍庙祭拜。
由于“城隍巡城”扰乱地方,且有迷信之嫌,辛亥革命后开始被禁止,1928 年,国民党教育部颁布神祠存废条例,城隍庙在废止之列。老北京显赫一时的都城隍庙,也因此而衰败。




后一篇: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的圣诞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