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吴昌硕纪念馆


标签:
旅游文化纪念馆吴昌硕 |
分类: 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图书馆 |

P1 在北京保利我参观过吴昌硕吴昌硕的《花卉十二屏》作品,他画的梅花,颇具神来之笔,感受很深,我想到了我多次去过的上海陆家嘴,那儿有一家吴昌硕纪念馆,于是趁在上海工作时期间我寻访了吴昌硕的《花卉十二屏》作品发生地吴昌硕纪念馆。

P2 到上海旅行,让人感受最深的便是熙熙攘攘的上海人,相对于北京,上海的古迹没有多少好看的,可是不经意时,在上海的高楼深处会冒出一间令人灿烂眼眸的古迹来!
P3
上海陆家嘴现在正巧在晚秋季节的分水岭,,我埋头走进这里,发现路边的墙上背面有几行熟悉的字迹,原来吴昌硕纪念馆就在这里。




P8 在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曾有为数不少的国画大家,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称誉书坛,诸如吴昌硕。

P9 吴昌硕(1844.8.1 -1927.11.29),男,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老缶、缶道人等。

P10 吴昌硕本为书家,他壮年着力于花鸟画,蔚然大家。其雄厚的石鼓根基,直接用于绘画,颠覆了有中国清代的柔靡画风.

P11 吴昌硕苍茫雄健的画风,又顺其自然地浸淫到书法中来。尤其是其题款书,已经超越了中年苍劲的石鼓书风,沉雄之外,平添了纵逸之趣。

P12 吴昌硕先生爱梅花,遂纪念于此,与一枝梅花作伴,真是羡煞旁人。

P14 吴昌硕的中国画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发展到今天,艺术魅力依然光彩照人,使人觉得常画常新,其根本原因就是有妙不可言的中国味。

P15 那么,吴昌硕的中国画为什么有妙不可言的中国味呢?简而言之就是吴昌硕的中国画‘土’
P16 吴昌硕的中国画是在中国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艺术奇葩,蕴涵着中国人的信仰,智慧,哲学思想,人生感悟,审美习惯等!

P17 吴昌硕的中国画营造出来的那种高深莫测,野逸修善的意境,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P18 吴昌硕的中国画 笔墨情趣妙不可言,配上诗,书,印,更是今人望尘莫及的了。
P19 西泠印社于1904年创建于杭州西湖,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 西泠印社就是由吴昌硕担任第一任社长的。

P20 吴昌硕先生乃一“梅痴”,他笔下的梅花具有生命的灵性,寄予大师对梅花的一腔痴情,每临花期必思往之。“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拿舟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
P21 1913年,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盛名之下,精英云集,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等为赞助社员。

P15 那么,吴昌硕的中国画为什么有妙不可言的中国味呢?简而言之就是吴昌硕的中国画‘土’

P16 吴昌硕的中国画是在中国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艺术奇葩,蕴涵着中国人的信仰,智慧,哲学思想,人生感悟,审美习惯等!

P17 吴昌硕的中国画营造出来的那种高深莫测,野逸修善的意境,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P18 吴昌硕的中国画

P19 西泠印社于1904年创建于杭州西湖,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

P20 吴昌硕先生乃一“梅痴”,他笔下的梅花具有生命的灵性,寄予大师对梅花的一腔痴情,每临花期必思往之。“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拿舟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

P21 1913年,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盛名之下,精英云集,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等为赞助社员。

P22 此后二十余年,西泠印社迅速发展,声望日隆,逐步确立了海内金石书画重镇的地位。
P23 受西泠印社影响,河井荃庐、长尾甲等海外社员把源自中华的金石篆刻艺术带回国内,在日本、韩国创立了全国性的篆刻创作与研究团体。西泠印社促成、推动了周边汉字文化圈内篆刻创作与研究的产生、发展和繁荣。

P24 1949年,西泠印社收归国有。社团活动步入正轨,在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文化影响扩大,规模空前繁荣。

P25 吴昌硕画得最多的是梅花。宋以来,画梅大家代有人出,如王冕、陈宪章、金农、汪士慎等,他们所画梅花各具特色,极尽梅花的清韵、艳丽、傲然、孤绝,寄托了画家的精气神。(吴昌硕画房用品)

P26 吴昌硕画梅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喜欢表现老梅,而且将老梅的铮铮铁骨与清香欲放的花朵形成鲜明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有一种唤春归来、挣破冬的牢笼的感觉。(吴昌硕画房用品)


P23 受西泠印社影响,河井荃庐、长尾甲等海外社员把源自中华的金石篆刻艺术带回国内,在日本、韩国创立了全国性的篆刻创作与研究团体。西泠印社促成、推动了周边汉字文化圈内篆刻创作与研究的产生、发展和繁荣。

P24 1949年,西泠印社收归国有。社团活动步入正轨,在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文化影响扩大,规模空前繁荣。

P25 吴昌硕画得最多的是梅花。宋以来,画梅大家代有人出,如王冕、陈宪章、金农、汪士慎等,他们所画梅花各具特色,极尽梅花的清韵、艳丽、傲然、孤绝,寄托了画家的精气神。(吴昌硕画房用品)

P26 吴昌硕画梅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喜欢表现老梅,而且将老梅的铮铮铁骨与清香欲放的花朵形成鲜明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有一种唤春归来、挣破冬的牢笼的感觉。(吴昌硕画房用品)

P27 吴昌硕画梅,无论是《梅石图》《梅花图》,还是《梅兰》《红梅》等,无不如是。(吴昌硕画房用品)
P28 吴昌硕画梅少有全树,也非千枝万蕊,他总是把环境和气氛省略到不能再添置一笔,有如特写镜头,既细致,又逼真,得梅花之真性灵,简直是划金刻石的杰作。
P29 当我站在吴昌硕珍稀古老的书柜前,触抚着它们虬劲苍老的柜干,仿佛看星星点点的梅朵依旧昂扬着生机,绽放在梅梢时;我终于明白,梅,在爱梅之人心中为何会有如此重的份量。

P30 总觉得梅花的美,是吴昌硕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P31 吴昌硕的人生,是不畏严寒的高洁的人生,是身在卑微之处依然能够散发出来的清香,是让平庸凡俗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的勇气。
P32 在吴昌硕纪念馆,总觉得吴昌硕画梅的美,是生命赋予的纯美,就好比以梅为主体的工笔画,妙趣横生,意蕴深远。

P33 在吴昌硕纪念馆,吴昌硕画出了梅花那冰肌玉骨的花朵,画出了梅花那含苞欲放的蓓蕾,画出了梅花那苦寒之中的芬芳。

P34 在吴昌硕纪念馆,细细品味吴昌硕画出了梅花,那欣喜,源自生命的感动。

P28 吴昌硕画梅少有全树,也非千枝万蕊,他总是把环境和气氛省略到不能再添置一笔,有如特写镜头,既细致,又逼真,得梅花之真性灵,简直是划金刻石的杰作。

P29 当我站在吴昌硕珍稀古老的书柜前,触抚着它们虬劲苍老的柜干,仿佛看星星点点的梅朵依旧昂扬着生机,绽放在梅梢时;我终于明白,梅,在爱梅之人心中为何会有如此重的份量。

P30 总觉得梅花的美,是吴昌硕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P31 吴昌硕的人生,是不畏严寒的高洁的人生,是身在卑微之处依然能够散发出来的清香,是让平庸凡俗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的勇气。

P32 在吴昌硕纪念馆,总觉得吴昌硕画梅的美,是生命赋予的纯美,就好比以梅为主体的工笔画,妙趣横生,意蕴深远。

P33 在吴昌硕纪念馆,吴昌硕画出了梅花那冰肌玉骨的花朵,画出了梅花那含苞欲放的蓓蕾,画出了梅花那苦寒之中的芬芳。

P34 在吴昌硕纪念馆,细细品味吴昌硕画出了梅花,那欣喜,源自生命的感动。

P36 据说在吴昌硕纪念馆后绿地人们种上了梅花树,每年冬天,那一树树悄然绽放的红梅,掩映在雪色中,冷艳而孤寂。那冰雪世界里的一抹红,是生命最美绽放,散发着扑鼻的异香。
前一篇:天津蓟县渔阳古城
后一篇:上海"颍川小筑"陈桂春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