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希腊危机损害的中企视点

(2012-06-19 07:54:45)
标签:

财经

希腊

国债利率

欧盟

希腊危机损害的中业视点

赵 伟 (浙江大学)

     随着希腊二次大选的揭晓,希腊弃欧元危机显然要告一段落了。然而这场危机即便就此打住,即便压根儿不会发生,其损害抑或负面效应也是现实而巨大的。

    实际上负面效应已经开始显露,且在欧盟的三个空间层面展开:第一个是希腊本土。已经出发生近乎挤兑的银行提款风潮与投资出逃迹象,因为担心希腊真的要退出欧元区,尤其是突然的无序退出。因为几乎人人都能会想到,希腊一旦退出欧元区,立马会发生灾难性的欧元债务违约!第二个是欧元区边缘国家,主要是那些高负债的边缘成员。其中西班牙和葡萄牙首当其冲,意大利也难逃厄运。因为它们的负债率及经济状况并不比希腊好过太多,投资者与储蓄者都会想到,灾难既然会在希腊发生,难道不会蔓延到欧元区这些边缘成员?实际上在此类边缘国家,一些商业银行的信用级别已经给下调了,债券利率因而融资成本已经再次攀升了。第三个层面是欧元区甚至整个欧盟范围。欧元区边缘国家的恐慌对欧元区经济的打击是无疑的,对欧盟经济的挫伤也是难免的。

    负面效应所直接施加的,主要是两个信心和两种虚拟资产的价格。两个信心分别为消费者信心和投资者信心。就上述三个空间层面来分析,这两个信心都在向“后危机”的最低点靠拢。两个虚拟资产的价格分别是汇率与利率,其中前者即欧元的汇率已经大幅度下挫了,欧元走弱已成定局。后者主要是边缘国家与核心国家的长期国债利差的再次拉大。其中西、葡、意国债利率进一步攀升,而德国国债利率进一步下调,两者之间的差距拉得更大了。目前看来,三个空间层面的负面效应总体上在逐级减弱而非放大。其中希腊自身承受的破坏性冲击最大,西、葡等高负债成员其次。欧元区和欧盟经济受冲击有限,有负面的亦有正面的。导致负面效应空间上这种非均匀分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欧元区已经形成的核心-边缘的空间分野,在于前述两个信心在核心与边缘成员国之间非同步的下调。两个信心非同步变化尤其是投资者信心的非同步变化,意味着有相当多的资本会舍弃边缘国家而移往核心国家,尤其是被称作“轴心”的德国和法国,外加卢-比-荷(Benelux),强化那里的投资与经济活动。与此同时,欧元对全球主要可兑换货币汇率的大幅度贬值,则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尤其是核心国家的出口。对于欧元区金融较为稳定的成员而言,希腊脱欧元鼓噪导致的欧元汇率下挫,无疑有着抑制进口促进出口的利好效应,因而有利于这些成员借助出口扩张提振经济。

    上述三个空间层面之两组变量变化所传导的经济风险将不少于三:其一是市场萎缩。由消费与投资的收缩引出。先从希腊开始而迅速波及别的高负债边缘国家,继而波及整个欧元区甚至欧盟,消费者与投资者的观望态度势必引出市场收缩。其二是资本撤离。短期内国际投资者抛售减持欧元债券与减持欧元储备在所难免,中期内可能出现FDI外撤,外国投资者至少不会增加在欧元区的投资。最后是总体经济的收缩。由前述两个风险汇聚引出。这些风险在希腊而欧元区三个空间层面的程度将不同。设若没有果断的刺激计划,这种收缩将不可避免。

   “中企”视点来看,上述三个空间层面展开的多重风险难以避免,但面对风险,企业所承受的风险将以其身份不同而异。中国在希腊及整个欧元区的企业,无非以投资者、贸易者或两者兼具者的身份存在,各类企业所承受的风险以及损害将不同。可以预料的是,那些单纯从事对希腊及欧盟出口的贸易者,那些主要从事虚拟资产炒作的投资者,损失将在所难免。原因很简单,整个市场在收缩,虚拟资产的价格在猛跌。那些从事自欧元区出口或者将在希腊及欧元区的投资活动与出口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贸易者与投资者,有可能获得额外利益,单单欧元汇率下跌就足以刺激出口的活跃。而那些从事中欧双向贸易的企业,则将得失兼有。

    和任何经济震荡的效应有风险亦有机会一样,希腊弃欧元鼓噪引出的市场震荡也是两面的,有风险也有机会。同样就中国投资者与贸易者视点来看,最大的机会在于身份转换,由单纯的出口者变为双向贸易者,由片面的虚拟投资者变为直接投资与贸易有机结合的组织者与创新者。这方面,中国与希腊及多个欧盟边缘国家失衡的贸易关系,则可视为这种转换的一种空间。统计数据显示,仅在中、希双边贸易中,2011年进出口之比高达9:1,希腊对中国的出口仅区区4亿美元,自中国的进口则多达35.1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贸易者有着向双向贸易转换的巨大空间。进而,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若能适时调整,顺势将在希腊等欧元区边缘国家的直接投资活动与中、欧双向贸易链接在一起,也将有助于转危(险)为机(会)。

 

【文章受版权法保护,可以转载,但须注明作者及来源,不标出处的拷贝行为等同偷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