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分类: 教学设计 |
《12.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来担任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 日,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同志在会上作了著名的演讲,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本组课文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的阅读思考,并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和同学交流讨论,并且对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有机的复习。本文实际上讲了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材料。在学生掌握中心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以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2.
3.
4.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划出关联词,逐句分析,再总体思考围绕什么写的来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策略:点拨、指引法。
学生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商讨。
教学模式:激发兴趣—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预设过程: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师今天的装扮有一个特殊之处,我胸前佩戴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徽章上边有五个字,老师走近让你们看看。对”为人民服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为人民服务。(板书)
同学已经预习课文了,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课文中提到一个人,你知道是谁吗?
预设:张思德
下面我们看视频来了解一下他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预设:生1:课文不是写事的。
教师:的确,这篇文章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而是围绕观点讲了一些道理,这样的文章我们叫做议论文。
毛主席为什么要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讲道理呢?(出示PPT)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原来毛主席是想借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的演讲,解决党和军队存在的思想问题。
三、再读课文,深入学习。
1.教师:“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提出的一个观点,在第一自然段中有一句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个观点,你能找出来吗?默读课文。
(预设)学生:完全
教师:你是怎么理解“完全”和“彻底”这两个词语的。
(预设)生: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为人民服务。
教师:同学们理解很到位,只有做到完全的彻底的为人民服务才是真正的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2.
(温馨提示:学好议论文有个规律:议论文的每一段话都有要说重点、要点,这些重点、要点大多含在每一段话的开头或者结尾。)
(预设)学生: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死的意义
教师:对于主席来说,他今天要讲“为人民服务”,他的心里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围绕这个观点他要先讲死的意义;再讲不怕批评;最后讲团结互助。同学们这样认真思考,抓关键、抓重点的学习方法很重要。
3、品读第三自然段
教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中心句。小组交流:毛主席用了哪些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预设)生:1:毛主席用了引用名人名言的方法
(1)找同学读名言,交流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理解。
预设:人都是会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的人的死没有价值。
教师:引用名言有什么作用呢?
预设:生1:更有说服力,
(2)体会两种“死”的不同意义。
教师:那句话用了对比?
预设: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教师:同样是死但是第一种死让人们尊敬,第二种死让人们愤恨。来让我们齐读,读出对前者的颂扬,对后者的憎恨。
学生齐读
教师:同学们,在你们有感情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对比比出了情感,比出了轻重,比出了是非。让我们记住这个方法——对比。
(3)课文中举了张思德的例子,证明观点。
教师:毛主席用了引用名人名言、对比的方法后,也用了举例子的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举了谁的例子?
预设:张思德的例子
教师:对,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据。
(4)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结论的呢?
预设:作者先引用名人名言用,然后用对比,接着接着举例子,最后证明自己的观点。
(5)让我们按照这样的顺序试着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师:只要掌握了方法,背诵并不难。
教师:朗读第三自然段。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提炼关键词。再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在书上进行批注。
(1)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预设:不怕批评
(2)理清句子之间的联系。
教师:作者是怎样将这几句话连接起来的呢?
预设:用了三个关联词语。
教师:去掉这几个关联词语可以吗?
预设:不可以,表达就不完整严密了。
教师:能否将这几句话的顺序调换呢?
预设:不能。这几句话内容是越来越具体的。
教师总结:连用“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这几个关联词表明我们欢迎批评,欢迎任何人的批评,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正确的批评,句句之间联系密切,内容是越来越具体的,意思层层递进,目的就是要表明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3)借助关联词语,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师总结:因为为人民服务所以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因为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们要接受批评,我们只有团结互助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演讲到这毛泽东的观点已经深深的折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毛泽东当时演讲时是没有拿稿子的,下面就让我们借助影视作品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
(播放影片)
总结:“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实张思德只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代表,在我们身边中还有许多为人民服务的事例。收集你身边为人民服务的典型事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12.为人民服务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2、3自然段
2、收集你身边为人民服务的典型事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