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诊治的儿童哮喘中,伴随抽动症的并不少见。今天哮喘一个4岁小男孩来就诊,咳嗽已经3月余,1年前曾经在外院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给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但是咳嗽并没有完全好转,半年前又在另一家医院就诊,同样怀疑“哮喘”开始口服孟鲁司特钠、赛更定治疗咳嗽无好转。我正在看诊时发现孩子嗓子里发出奇怪的声音,我问家长,“孩子平时也是这样发生吗”?家长说,“那是孩子在清嗓子”,忽然我明白了,其实孩子是抽动症。今转载丁香园网站的文章供大家学习。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多部位,不自主,突发性肌肉抽动,伴爆发性发声,强迫性意向。包括肌肉的抽动,痉挛――运动性抽动;发出各种声音――发声性抽动。如面部抽动――眨眼、斜眼、扬眉、张口、努嘴等;头颈部抽动――点头、摇头、晃脑、斜颈、耸肩等;躯干抽动――挺胸、扭腰等;四肢抽动――搓手、甩手、握拳、举臂、垫脚、抖脚等;喉部抽动――怪叫、清嗓、秽语等。这些症状可重叠交替出现。具有不随意,突然,快速,反复,无目的,无规律性的特点。首发症状由头面部渐及全身。注意集中于某项兴趣活动时可暂时减轻,主观努力可短暂控制,睡眠时消失,在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时更加频繁。病程长,可有自行缓解或加重,大多于青春期前后消失。男多于女,3-9:1,学龄期发病为多。常合并有行为问题,人格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交往困难,强迫行为,猥亵行为等。
目前尚不清楚。近年研究提示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生化代谢和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TS患儿家族成员中患抽动症的较为多见,遗传方式倾向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基因作用的位置可能是中脑多巴胺能系统。神经生理生化因素:目前普遍认为TS是由于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失大脑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亢进,多巴胺活动过度,受体超敏;(多巴胺的重要功能即是调节运动功能)。 其它神经递质失调:r-GABA抑制功能下降,引起皮质谷氨酸能兴奋性增加,导致不恰当行为发生;ACH活性降低,造成DA和Ach之间的平衡失调;EAA(脑内兴奋性氨基酸)的过度营养神经作用,使基底节和边缘系统神经元数目,突触过度派生,从而产生抽动;NE,5-HT代谢失调等。许多研究认为TS属于器质性疾病,认为基底节和边缘系统的特殊部位发育异常是原因。(基底节在调节认知,情感,特别是运动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有的病例MRI基底节体积较正常小。社会环境心理因素:最突出的是受到强烈的精神创伤,学习压力过大,另外家庭不和睦,长时间看电视,迷恋于游戏也是原因。有人认为母孕期应激时间,妊娠初期反应严重,围产期产伤,窒息也是发生TS的危险因素。有的病例起始由于局部激惹而抽动,如眼结合膜炎引起眨眼,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吸鼻,局部病因驱除后,抽动仍然存在。有研究报道继发于链球菌感染的自身免疫过程是导致TS的潜在因素。
TS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发现, EEG阳性率低,且为非特异性表现(慢波增加,背景活动不对称等), CT,MRI无特异性发现
TS的诊断方法主要依靠病史和观察
(1)
具多种运动性抽动及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表现
(2)
病程超过一年
(3)
发病于18岁前
(4)
症状不是有其它疾病或药物引起
TS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没有特异性,认识不够,易误诊。首诊误诊率达70%。(1)癫痫:有些TS以上肢、下肢抽动或摇头,耸肩等简单抽动为主要表现,脑电图有非特异性异常,易误诊为肌阵挛。但是癫痫发作伴意识障碍,不能有意识控制,睡眠时仍可发作,抗痉药物可控制。(2)多动症:是TS的共存病,10%的多动儿童伴抽动症。多动症为活动过多,TS为某组肌群迅速收缩引起。(3)支气管炎:有些TS以反复清嗓为主要表现,诊断为支气管炎。抗生素久治无效。(4)眼科疾病:因患儿反复眨眼,误诊为倒睫,沙眼。
TS的治疗主要通过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系统治疗
(1)心理治疗
患儿心理――内向心理、孤独感与紧张心理、固执发泄心理
1,精神安慰和正面指导
2,帮助患儿认识错误表现
3,家庭的作用不可忽视
(2)药物治疗:
原则:小剂量开始,缓慢上调至疗效最佳而副作用最小
针对抽动症状――氟哌啶醇、安坦、泰必利、可乐定、妥泰、丙戊酸钠、氯硝基安定等
针对伴发障碍――可乐定(伴多动症)、氯丙米嗪(伴强迫症)
氟哌啶醇:首选,为多巴胺D2受体阻滞剂,有效率达73~85%,副作用大:锥体外系症状――烦躁、手抖动、静坐不能、木僵状态嗜睡(即使小剂量也有副作用,不能坚持治疗)加等剂量安坦(抗震颤麻痹药),对抗其副作用。
泰必利:拮抗多巴胺,主要作用于间脑和边缘系统。 起效慢,对症状轻,疗程短的病例首选。
氯硝基安定:苯二氮卓类药物,小剂量有抗焦虑作用,可减轻患儿紧张、焦虑;可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促进r-GABA释放和对受体的亲和力,加强中枢抑制作用;加用可对抗氟的副作用,减少氟用量。
可乐定:a受体阻滞剂,可直接作用于中枢多巴胺神经元和去甲肾上腺系统,可缓解症状,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症状。有皮肤贴片,方便。使用中需监测血压、心电图。
德巴金、丙戊酸钠:抑制r-GABA氨基转移酶,提高r-GABA水平,加强抑制功能。 丙还能降低EAA、谷氨酸含量。
妥泰:阻断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增强r-GABA活性
TS预后良好,1/2――青春期后缓解,1/4――抽动症状明显减轻,1/4――迁延至成年,本病对智力无不良影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