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京报
新京报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522
  • 关注人气:43,1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残联:10月底前为1万残疾人提供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

(2019-05-17 17:40:09)
标签:

杂谈

新京报快讯(记者 黄哲程)今天(5月17日)下午,2019年北京市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项目在丰台区铁营医院启动。记者从市残联获悉,目前北京市持证残疾人总数为529740人,计划今年10月底前,完成至少10000名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


市残联:10月底前为1万残疾人提供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

丰台区铁营医院医护人员帮助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摄影/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残疾人康复难问题依然存在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十三五”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90%以上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

 

根据《2018年北京市残疾人基本需求和服务状况动态更新数据报告》,肢体残疾人及多重残疾中包含肢体残疾的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的57.61%,28%的肢体残疾人提出了医疗康复需求,但这类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的比例为17.6%,需要加强对肢体残疾人的康复服务。

 

目前北京市的医疗保险将91个康复和理疗项目纳入了支付范围,但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基本康复治疗方面,只有6个月的保险支付期限,对于肢体残疾人的运动康复训练缺乏持续的医疗保障,康复护理服务未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残疾人因身体功能障碍,出门就诊非常不易,而且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普遍存在着医疗人员不足,难于满足患者开展家庭治疗的需求,残疾人康复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针对这些问题,2019年1月1日实施的《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办法(试行)》,将为16周岁及以上京籍持证残疾人提供提高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的非医疗康复服务。在衔接公共卫生服务保障和专业康复服务方面,2018年,市残联组织实施了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试点工作,共为5388名残疾人进行了康复服务。

 

新增17家医疗机构和1家社会组织提供康复服务

 

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北京市继续实施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工作,项目列入了今年市政府的民生实事项目中,计划10月底前完成10000名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该项目分为区级和市级项目。区级项目将服务4000名残疾人,由各区残联依托购买服务项目或康复政策完成,服务对象和服务机构由各区残联按政策或项目要求进行组织。市级项目将为6000名肢体残疾人提供服务保障。

 

今年2月起,市残联启动项目招标工作,17家医疗机构和1家社会组织入围市级项目服务工作。按照方案,市级项目的服务对象为持有本市残疾人证,年龄16周岁(含)以上,具有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康复训练、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家庭培训等康复需求的肢体残疾人,且无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和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困难(低保、低收入、无业、一户多残等)、中重度(三级及以上)和没有参加过此类项目的残疾人优先。

 

服务内容包括功能训练、康复护理、生活技能训练和康复知识培训等,为每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个月,不超过3个月,人均服务次数不少于30次,每次服务时间不少于1小时,其中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45分钟,培训家属康复服务技能15分钟。

 

“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项目承载着每名残疾人朋友的期望,既要为残疾人提供切实的康复服务,也要为将来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做有益的探索。”市残联副理事长董连民说。


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郭利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