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觉得是在炒作,真的。一,又没有死人,二,又没有着火,三,又没有发生强奸案,对吧。”我不得不为和颐酒店经理满不在乎的表情和神一样的逻辑汗颜。
视频底下,网友炸了锅。“你们别骂他了,我希望有人去打他。”我觉得这是最可爱的评论,真的。
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我真心怀疑,这个经理的智商和情商是不是好久没充值了。又或者,他跟老板结下了什么仇怨,所以才要在这个时候来一个火上浇油,落井下石。
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闹得满城风雨,酒店方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事件引发舆论质疑以来,在如家老总孙坚的带领下,酒店上下全力灭火,好几天才勉强平息了舆论批评。而这个经理几句欠揍的大白话,就让之前的公关努力都打了水漂。
与之前的各种道歉相比,一没死人二没放火三没强奸这样的大白话,在社交媒体环境下跑的比谁都快,比谁都远。它让大家怀疑酒店此前道歉的诚意和改进工作的决心,也再一次点燃了公众的怒火。网络上响起了“珍爱生命,远离如家”的声音,开始了抵制如家的行动。
对经理就是幕后卖淫团集团头目的质疑,我一点也不认同。他要真是头目,这个时候更应该夹起尾巴来做人,尽量保持低调,能逃多远就逃多远,绝不会蠢到站出来指责受害者炒作。说他参与卖淫团伙,不仅冤枉了他,而且还高估了他。人家卖淫团伙干的虽然是非法买卖,对智商却还是有要求的。
不过,经理说的可能既是大白话,也是真心话,他的这种想法或许还代表了酒店一部分人的心声。他们就是觉得自己冤枉得很。
对安全的关注,对危险的担忧和恐慌,是人类的本能。更何况是女性在首善之区的酒店里,监控摄像头的底下,都遭遇到了明目张胆的人身侵害。
弯弯的遭遇在朋友圈刷屏一点也不奇怪,奇怪的是就有那么一些人到现在还不明白事情为什么被搞成一个这么大的新闻,他们更不知道公众恐惧和愤怒的到底是什么。所以,才会把舆论爆炸的原因统统解释为阴谋论。
没有死人,没有放火,没有被强奸,只是拖拉了一下而已嘛。报了案,警察也来了,你却还要这么较真。不是炒作是什么?而且,炒作背后肯定还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是想出名,就是想讹我们的钱。
阴谋论确实是很多人在面对质疑、批评时首先拿起的武器。是不是很熟悉呢?远到一些群体性事件中,政府部门不是先去搞清楚民众到底在反对什么抗议什么,而是先套一顶“境外敌对反华势力”的大帽子。近者,包贝尔在柳岩事件所谓的道歉声明中,也并不觉得他们的行为有什么不对。在他看来,事情之所以发展成那样,都是营销大号在鼓捣、在挑事、在炒作。
而这种意识的深处,或许还是国民中长期以来的生存哲学在起作用。遇到权利受到侵害,只要不是杀人犯火强奸,只要没有造成什么大到不可挽回的伤害,那就应该得过且过,得饶人处且饶人。而维护合法正当权益的行为则会被贴上阴谋论的标签,“不就想要更多钱吗?”而维权者则被当作刺头、刁民,被当作解决问题之前先要解决的对象。
杨三喜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