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碳中和,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2021-03-20 14:38:06)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3月15号主持召开中央财政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会议强调,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碳中和,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曾刚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前2020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当前,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学者指出,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中国需要在推进发展的同时实现快速减排,时间紧,任务重。

碳中和,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

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文

碳中和、碳达峰两个概念中的“碳”,指二氧化碳,特别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世界资源研究所指出,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先进入平台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然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碳排放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达峰目标包括达峰时间和峰值。

碳中和则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国际能源署数据也显示,在过去的近30年时间里,中国碳排放总量不断攀升,到2018年碳排放总量达到94.97亿吨,其中电力与热力部门碳排放占比最高,达52%,其次为工业部分,为28%、交运部门占比10%。

碳中和,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厦门大学

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林伯强

3月12号,“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当中提到,要求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

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是指全国范围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有学者指出,每个地区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产业布局也有区别。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肯定有先有后,要推进一些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达峰。推进差别化、包容式的协调发展和协调减排,保证全国总体目标的实现。

碳中和,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对传统制造业企业来说,未来减排转型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成本优势减少,影响制造业的竞争力,而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部分产业规模继续扩张的可能性在降低,低端产能出清和产业转移,将直接带来碳排放的下降,同时,在碳排放的约束下,行业也将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效率,达到减排目的。

碳中和,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瑞银内地/香港

公用事业首席分析师

廖启华

机构表示,在降低碳排放系列政策引领下,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将迎来新发展机遇。而钢铁、水泥、石化、建材等传统高排放产业或面临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十四五期间,或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碳排放量约束,产线、设施更为先进的龙头企业有望占据竞争优势。同时,碳排放权交易和绿色金融等措施的展开,也将推动高耗能的产业加速转型。

今年的政府报告提到,除了提及资金更多流向绿色发展之外,首次提出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业内人士预计,信贷业务将进一步加大对低碳产业、绿色产业的支持,气候投融资将日益成为银行绿色金融重要领域,今年银行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力度将加大。

碳中和,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卓创资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赵渤文

碳中和,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编辑:许织微、林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