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你的名字!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2020-12-16 17:13:07)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你的名字!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谁说互联网没有记忆,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你的名字,常用id和手机号。只要你在互联网上留过痕迹,社工学集大成者们就能顺着蛛丝马迹把你的信息揪出来。

而当“人肉搜索”遇上“新闻”,一系列“社会性死亡”事件发生了。今年8月,微博名为“加油吧Vicky”发长文,讲述自己被男友罗冠军强奸,并公布了罗冠军的身份证照片、工作场所、籍贯、职业等信息。当事人罗冠军很快遭到各种骚扰,无法正常生活。但没过多久,事件出现反转,女方承认发出的内容都是假的。律师声明和警方不予立案的通知也很快被公布。随后,罗冠军表示与女方和解。

造谣致人“社会性死亡”事件

“罗冠军事件”: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你的名字!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罗冠军事件截图

女子被造谣出轨快递小哥:7月初,杭州女子去小区门口的快递驿站时,被隔壁便利店老板郎某偷拍。郎某与朋友何某分别饰演快递小哥和对面小区独自在家带孩子的“小富婆”在微信上聊天,编造了“富婆出轨快递小哥”的剧情。

事发后,吴女士称自己“社会性死亡”,找不到工作,而造谣者被行拘9天,已回归正常生活。12月10日,吴女士发声称不接受道歉,已刑事自诉。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你的名字!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事件当事人——吴女士

清华学姐事件:11月清华美院一名女生在微信朋友圈和群里称,自己在学校食堂被一名学弟性骚扰。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你的名字!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次日,从学校保卫处调监控后,她承认“只能看见一个黑色的东西擦过去。但网友们却没有放过她。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你的名字!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个人照片、简历被“人肉搜索”,“清华学姐”从假设的性骚扰“受害者”变成了真实的网络暴力受害者。在这场舆论的“狂欢”中,人们再一次真切感受到——让人“社会性死亡”竟是如此容易。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很多人在网上留言道:“在人潮涌动的现代社会,伤害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剥夺他的生命,伤害他的身体,是让他明明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明明行走在人群中,但是却生不如死,宁愿立即死掉。”。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你的名字!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电影》搜索剧照

2018年,四川德阳的女医生因为与两个未成年人发生冲突遭到“人肉搜索”,后服药自杀。从事发到去世,只有短短5天时间。在她去世之后,曾经对她“人肉搜索”和攻击的人,开始转头去攻击两个未成年人。一个人的言语不至于杀人,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什么是“社会性死亡”?

社会性死亡,是近几个月流行于网络的一个热词,其含义多为在公众面前出丑的意思,已经丢脸到没脸见人,只想地上有条缝能钻进去的程度,被称之为“社会性死亡”,和另外一个网络语“公开处刑”的含义比较接近。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你的名字!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该词最早出自美国人托马斯·林奇的书《殡葬人手记》,今时的“社会性死亡”,代表的是折腾到一地鸡毛后的社交自闭,代表的是某人在社会关系意义上的“失联”。

确诊新冠前出入酒吧?成都女孩遭"网暴"!

近期,重庆一位20岁的女孩子,在不知道自己被感染的情况下先后出入美甲店、餐厅、公园等,但是最引人注意的是她在一夜之间去了多家酒吧。于是一时之间谣言四起,各种侮辱都指向这个仅仅20岁的姑娘。

那些不堪的揣测和羞辱,甚至天底下最脏最羞辱的词汇齐刷刷地涌向了女孩,网上的键盘侠开始“人肉”这个姑娘,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长相等私人信息被搜索了出来,有人批判女孩的私生活混乱,有人甚至攻击女孩的外貌长相。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你的名字!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成都女孩的的微博消息截图

对于这次事件,官方的态度很明确,成都警方在12月9号已经发布通报,对散布泄露女孩个人隐私信息的一名24岁男子,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年初至今,因新冠确诊患者的个人信息泄露,而引发社会舆论的事件,发生了大约12起。

看完细极思恐!如何防止自己被人肉?

在信息化时代之下,隐私保护是始终绕不开的话题,圆通“内鬼”泄露40万条个人信息事件、成都女孩事件等,都加重了人们对信息安全的忧虑。

一般来说,人肉的渠道有哪些:

人肉搜索,通俗的可以理解成:通过互联网搜索手段找到一个人的真实信息。

比如:通过昵称找到你的微博、豆瓣等账号(判断你的喜好);通过电话号码找到注册信息(贩卖信息牟利);通过头像自拍找到你更多照片等。

虽然已经有政策出台,明令了禁止人肉搜索,但是普通人被人肉的事件还是时有发生。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防范个人信息的泄漏,进而防止自己遭到人肉搜索呢?我们来看条短片,学习一下。

另外,避免自己的信息被泄露,最有用的还是养成一个好的注册习惯,避免留下容易被人搜索的信息,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尽量不用手机号注册

这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手机号真的属于非常隐私的信息,它和太多东西绑定了。所以能不用手机号注册的,请尽量不要使用。除此外,如果某些社交 App 想要获取你的通讯录,你也需要十分小心。当然还有一个替换方案:申请一个专门用来注册账号的邮箱。

  • 避免昵称、头像统一

如果你比较懒,喜欢在多个平台统一头像和昵称,那可能得改改。至少头像不要全部统一,而且不要使用能辨别出身份的图片,比如:自拍、合照等。如果被人保存下来,就可以直接以图搜图了。

  • 不发和个人有关的信息

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发太多和个人有关的信息,比如出去聚会的合照、带有地址信息的微博、有个人 ID 的文字等等,这些都很容易被有心人滥用。但有的时候还是想记录自己的生活怎么办,建议分组或者打开仅好友可见的模式。

您在生活中有没有观察到

一些容易泄露隐私的行为?

欢迎和我们分享你的经历。

来源:人民网、北京晚报、全媒体大开讲

编辑:林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