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最牛中学”校长:牛孩的三个品质,现在培养来得及

(2017-09-13 11:06:31)
标签:

杂谈

​焦虑的家长,手足无措的孩子。

成长的路上,有谁知道分数,是不是等同于幸福?

小升初、中高考的分数线是不是丈量努力、评价天赋的尺子?

开学季,

《名人面对面》为你寻找答案

中学校长启示录系列之

前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

“现在教奥数的老师当中,90%以上,

甚至比例还要高,奥数题目都看不懂。”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M93nBqIWgz5MOnV3iafW1S59fSKGQV5VsOUnwlXW4aMmj89ibmqzT63cHuyiaSR0ju7lWS9h4HlJBGT5PxBkiaW7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名人面对面

面对 | 唐盛昌

真正的奥数只属于少数孩子

上海中学,高考成绩连续10多年保持上海市总分第一;曾有连续9年获世界奥数金牌的记录,成为家长心目中几乎神一般的存在。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M93nBqIWgz5MOnV3iafW1S59fSKGQV5VaThJkEIhEoFhRSMDOVo2YhcvFXp0RW8k8gU2OVjciapl6H0dUtBhUh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奥数,在中国很多孩子的心里,就是梦魇的代名词。由于奥数的成绩在一些地方与分班、培优和保送挂钩,在中国有不少家长和老师,把学好奥数,当做孩子升学考试的敲门砖。

而专家则表示,即便是从全球范围看,适合学奥数的孩子也仅仅占到全部孩子的5%。

唐盛昌:

奥数现在这个名词是给滥用了,现在所谓的奥数,跟奥数完全没有关联,我的感觉现在教奥数的老师当中,90%以上,甚至比例还要高,奥数的题目都看不懂。现在很多人用奥数的名义,教的东西,根本与奥数无关,上海有资格教奥数的老师,不超过100个。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M93nBqIWgz5MOnV3iafW1S59fSKGQV5VQTBiaz4zqCtnD1pujeZIW3gLRgAVGjM0pgVlKicphkTKpv0Lfkt5p0u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唐盛昌所说的真正的奥数,指的是: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它在世界上影响非常之大。而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章程里清楚地写着:发现、鼓励世界上具有数学天份的青少年,为各国进行科学教育交流创造条件,增进各国师生间的友好关系。

许戈辉:

那是不是也意味着真正的奥数其实只属于少数的孩子。我们根本不应该鼓励所有的孩子去学奥数?

唐盛昌:

对,没错。上海中学的学生,它在整个初中生高中生的群体里面,可能就是1%到3%,在上海中学里有资格学奥数的孩子,又是极小的一部分。金字塔尖上,甚至上万个才有一个两个,怎么可能全民普及呢?只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商业的运作,把奥数这概念扭曲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CM93nBqIWgxmPGnibPiaP6DVvEAzBJGxUHuP5Zn6525rJpFaM9CP9NYjckQ5HBVadurEGbKOmQ2Dfic3U2bUDjtP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出国or不出国,这是个问题

早在1993年,唐盛昌担任上海中学校长的第四年,便建立全国第一个国际部,让优秀的孩子走出国门开眼界,长见识,这在当年可谓是走在了最前面。

当留学已经成为很多中产阶级给自己的孩子选择的另外一条道路时,路边的鲜花和荆棘也时时刻刻在提醒着人们,“出国留学”无论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个人生的重大选择。

唐校长则把眼光放到了学习以外的东西,这也是许多留学生家庭的痛点。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M93nBqIWgxmPGnibPiaP6DVvEAzBJGxUHictDsVBricTuMAaf3GQFicLXUHlvls6X6fffibk9e7KK53zlWf9ciaxFQC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许戈辉:

现在很多中产阶级家庭的家长,还是会纠结于一个问题,孩子到底应该早一点出国去接受教育,还是晚一点?

唐盛昌:

我现在要反过来问您一个问题,您知道留学以后对整个家庭的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是父母跟子女的关系。因为这是两个体制,中国的传统文化,父母跟子女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赡养的任务主要是落在子女的身上,但是在西方国家,养老的这个任务,不是子女的,是社会保障的。

关键在家长怎么看,如果家长接受孩子应该独立,他年龄大了应该脱离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而我的将来与他并不像中国式的这么紧密的关系,早一点出国,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如果我希望仍然是中国式的父母跟子女的关系,我的看法,晚一点出去好。所以孩子的年龄早晚出去,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你父母对你孩子的期望在哪里,如果你理性的分析,你就会找到一个答案,应该什么时候让你的孩子出国。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M93nBqIWgxmPGnibPiaP6DVvEAzBJGxUH3kIhu5sXBuY4nOjbXUgwcjBDkUKtiaBCrONwOLt0FMm2Rn6J0u465q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牛孩培养攻略:聚焦志趣

唐校长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应试教育就像一个木桶,考试的考分,是在凸显一个孩子的短处,强拧着孩子不偏科就像在给一个木桶的最短处打补丁。

一个总在忙着打补丁的人,强项也强不到哪里去,然而,一个人在社会里,安身立命的往往是他的长处。

由此,唐校长提出,在中学,尤其是高中,要对自己的孩子:聚焦志趣。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M93nBqIWgz5MOnV3iafW1S59fSKGQV5VU6hQqxo1ibib6JSI4XbmNxjY2MAb3icjxxs0lEHGceF3Kq0jGK6hLDLB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许戈辉:

您最看重的学生身上的三个素质是什么?

唐盛昌:

第一,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第二,心中有他人,第三,有一个可期待的抱负。要知道自己长处所在,并不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教育干什么?就让每一个孩子能够认识自己,而认识自己里最重要的一点是,认识自己的潜能所在,长处所在。

第二个问题,爱他人,教育干什么,教育就是让我们从一个自然人能够成为社会人,你要进入社会,知道社会的规则,知道社会发展的趋势。社会是什么构成的?是人构成的,不单有你自己,还有那么多其他的人,所以心中有他人就意味着你要想到别人,你要想到社会的规则。

第三个问题,可以期待的抱负。如果说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永远是乌托邦的,有价值吗?可能有一定的价值,它作为一种内驱力,可以推动你前进。但是远远不够,我们希望的抱负,是可以期待的,什么叫可以期待的?对孩子来说,他有这方面的想法并不停留在想法,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做了非常多的准备,他在努力,他是在往实现抱负的方向不断地前进。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M93nBqIWgz5MOnV3iafW1S59fSKGQV5VFwdEEI5SFXicdEVOx8UaBcAhBsSDU1l7IZq5U1bZXCJsO8lFveYDsu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7tF8NibHPQ4sOXy3pDOeWqaRxD0gictVjAmM37k6yxwcEYOKZ0vf7ibbB9lrYAwwknxUptOKtVibLMc3VzdgOL2s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编导:李异

辑:刘梦琪、撕纸小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