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220
  • 关注人气:67,0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仝潇华眼中的莫斯科

(2013-03-27 16:00:12)
标签:

凤凰卫视

仝潇华

莫斯科

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

分类: 环球采风行

    仝潇华因为学习声乐而去到莫斯科,又在那里加入凤凰,在那里生活多年,很有感情也很有感触,在她眼中的莫斯科是怎样的一个所在,就让我们一起随她去看一看吧。

仝潇华眼中的莫斯科

艺术之都,全民艺术

    仝潇华说莫斯科是一个十足的艺术之都,但是那里生活物价很高,同样的商品比较起来会比北京高出好几倍,日用消费品也大多会比国内高出数倍,有的甚至会贵出十几倍。但是别看在莫斯科物质生活成本昂贵,但是精神文化生活确是丰富,甚至廉价的。

    在莫斯科赏芭蕾,观歌剧都是普通人的娱乐,俄罗斯的芭蕾艺术享誉世界,在这里看上一场经典的《天鹅湖》芭蕾表演,只需要100卢布(折合人民币约30元),这里的剧院很多,每天都有各种不同的节目在上演,票价最低的才几十卢布。这里的人们在去剧院之前都会精心地整理自己的妆容,一个个穿上最漂亮的衣服,珠光宝气地像是过节一样隆重地去观赏歌剧。仝潇华在这里也被感染,每每去剧院之前,都会在镜子前装扮个一个小时,打扮好了,漂漂亮亮地去。

仝潇华眼中的莫斯科

    仝潇华说起自己在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在课余时间带着学生们到一些地方进行义务演出,有莫斯科市区的音乐厅,有博物馆、图书馆,也有已故名人的私人庄园,既能演出又能锻炼大家。一次演出时,仝潇华唱起了意大利咏叹调《漫步街上》,台下的观众们和她合着用意大利原文一起唱起来,让她大为惊讶,台下的观众全都是俄罗斯人,她想不到他们竟然能用意大利原文来合唱,这是她在国内从未遇到过的事情。她说即使是在音乐学院,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用意大利原文来演唱歌曲的。这件事不禁让她由衷地感叹,在俄罗斯艺术不仅仅是高层人士们欣赏的,在这里艺术已经普及到了民众,可谓是全民艺术。

 

她们到底冷不冷

    仝潇华说如果你冬天来到莫斯科,会在大街上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街上的俄罗斯姑娘们大都下身穿着丝袜和裙子,上身裹着厚厚的大衣,要说她们冷吧,她们都露着大腿,要说她们热吧,她们却都还穿着大衣呢。俄罗斯的姑娘们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有严重的关节炎,都是穿裙子冻的,但是她们还是习惯这样的穿着方式,也算冬季街头一景了。

仝潇华眼中的莫斯科

   仝潇华还说起了自己的一件小糗事,在冬天俄罗斯室内温度挺高的,按照这里的规矩,一到室内就要先把外套存挂起来。仝潇华第一次到学校餐厅吃饭时,穿着外套就直接进去排队取餐了,结果在众目睽睽之下她被光荣地“请”了出来,这时她才知道在这里穿外套在室内是对别人很不礼貌的一种表现,以后她再在室内就只穿一件薄薄的衣服了。

男人应该做的事

    仝潇华告诉大家,俄罗斯人一向把是否尊重女士作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修养好的标志。在这里公共场合中都是女士优先,进电梯时男士会主动退后让女士先进去,在餐厅里吃饭时,男士会主动帮女士把外套挂起来,为女士开门、让座等等,体现出整个社会对妇女的关心、爱护和体贴,就连七八岁的小男孩都不乏绅士举动。

    在莫斯科求学时仝潇华住在一家俄罗斯人家里,他们是一个很大的家庭。一个周末,她在家里休息,坐在院子里享受春天的阳光,暖洋洋的,看着院子里慢慢盛开的蒲公英花和百合花,目光再向前移动到她自己那辆落了不少灰尘的车上,觉得和这个美丽的小院很不协调,于是她就起身到房间里拿了毛巾提了桶水,准备擦车。

    这家人里有一位9岁的男孩叫沃尔瓦,当时沃尔瓦正骑着儿童电动摩托车在玩,他一看到仝潇华要擦车,就把自己的小摩托车停靠在一边,走过来像个小大人一样说:“柳芭(仝潇华的俄语名字),这不是你做的事,让我们男人来做吧。”当时仝潇华没忍住大笑起来,摸着沃尔瓦的小脑袋说:“快玩去吧,小破孩儿。”可是小沃尔瓦却一本正经地对仝潇华说:“我是男人!”听完这话仝潇华都被震惊了,她就看着小沃尔瓦从她手里拿走了毛巾,提着水,很认真的样子把车擦了好几遍,虽然擦得车玻璃都是花的,但这个小家伙的绅士举动却让她对他另眼相看,绅士的甚至让她有些不认识了,丝毫不像平时和她躺在沙发里唱儿歌的样子。

仝潇华眼中的莫斯科

    还有一次,仝潇华卧室里的一个灯泡坏了,因为俄罗斯的房子相对较高,有4米左右,她站在桌子上伸长了胳膊也够不到屋顶,就找家里的老爷爷借梯子,当时家里其他的年轻人都出去了,老爷爷知道仝潇华借梯子是要换灯泡时,就说这不是姑娘家做的事,让他来吧。

    这位老爷爷年近80岁,身体肥胖,还有一个很大很圆的肚子,他站直了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脚,这种危险的活,仝潇华当然不敢让他来帮忙,坚持要自己换。老爷爷却不高兴了,严肃的对她说:“这是男人应该做的。”看着老爷爷那么坚决的样子仝潇华只能同意了,站在地板上扶着梯子,仝潇华提心吊胆的看着老爷爷慢慢地一步一步爬上梯子,换上灯泡,然后再慢慢地一步一步从梯子上下来,这个过程时间虽然不长,但也让仝潇华担心地出了一身的冷汗。

 

慢悠悠的生活着

    初到莫斯科的仝潇华刚开始有些不习惯,她说在莫斯科办事效率很低。就连大街上一个小小的售报亭都会休息,如果赶上他在休息的时候,卖报人就会在售报小窗口挂一张牌子:休息10分钟。

    有一次仝潇华就赶上了在报亭休息时间买报纸,刚要开口问当天的报纸时,卖报人就给她指着牌子说,现在是休息时间,十分钟之后再说。就这样一件不到一分钟的事情却搞得这么复杂,让她不得不站在冰天雪地里看着表等着。仝潇华从玻璃窗外看进去,卖报人要么在里面看报,要么在里面抽烟或者吃东西,十分钟休息时间过了之后他才慢悠悠地拉开售报小窗口。仝潇华说,在这里估计天塌下来他们也不会慌张的,要习惯这里的一切,真的要有耐心才行。

仝潇华眼中的莫斯科

    莫斯科的学校也是如此,学院外办的老师们,规定上是上午10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可是老师们基本上都是快12点的时候才姗姗来迟,到了办公室之后先化妆,然后再喝点茶吃点甜点,等她们忙完这些就已经一两点钟了,下午3点左右她们基本上就已经提前下班回家了,让人颇感无奈。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情,习惯了就好了,仝潇华说俄罗斯是个多文化的国家,不同背景、不同信仰的人们聚集在这里。这里为她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国际舞台,让她能够接触并感受到与自己不尽相同的文化。她要充分利用自己身在俄国的有利条件,多去了解别人的文化,扩大自己的视野,尽可能地使自己人生的历程多一些灿烂,少一些遗憾。

仝潇华眼中的莫斯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