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凤凰卫视记者周铭吉航海日志中国海军环球航行郑和舰 |
分类: 记者再报告 |
310人,159天,14个国家,6大洲3大洋,3.3万多海里,中国海军训练舰“郑和”舰早在今年4月启航,执行第二次环球航行的出访任务。如今郑和舰仍在太平洋上航行,而我们的男主角——凤凰卫视北京站记者周铭吉,经历了55天的“半程之旅”后,在意大利的塔兰托离舰,为我们回忆他两个多月来的海上生活。
这不是周铭吉和中国海军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从08年随舰报道郑和舰首次出访日韩,到09年随舰采访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的第五、六批护航编队,再到今年的郑和舰环球行,每次都会越走越远,时间也是越来越长,可谓是“一年一进步”。周铭吉和海军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升级”:从一开始的“你们只需要如实报道,别出什么岔子就行”,到后来“希望你们能用你们不同的视角,用凤凰的特点表达给观众中国护航编队的样子”,现如今,海军方面态度坚决:“你们周铭吉必须来,别的我不管!”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郑和舰”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大使馆人员、武官和华人华侨的热烈欢迎。周铭吉说他们“一环扣一环,全程用英文交流,一个不小心把印度海军中将聊高兴了,参观了训练专用的风帆训练舰。把意大利准将聊高兴了,又组织参观了航母,更需要提一句的是驻意大利使馆武官处的海军武官薛峰,在6月中旬的海军副司令员徐洪猛对意大利进行的工作访问中,硬是把仅供意大利军队首长使用的3架专用小飞机搞到了2架!”
在停靠的14个国家中,有我们的邻邦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文莱,有老牌海军国家意大利、西班牙,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的发达国家,而牙买加、汤加、厄瓜多尔、帕皮提的美丽“也不一定是每个人一辈子有机会亲眼见证的”,还有吉布提,“你能想象那儿的骆驼像在我们平时住在社区里看见狗狗、猫儿一般稀松平常吗?”
周铭吉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在接受其他国家海军及地方领导接待后,会在自己的船上办一次“甲板招待会”表达谢意。“海军的特点就是‘以海为家’,没有了陆地上边界的束缚,可以说世界各国海军都是一家人,那么‘一家人’也就不会说‘两家话’。”
同样,在“郑和舰”上的船员也来自世界各地。大连舰艇学院作为中国专业定向培养的军事学校,每年从地方上录取成绩优异的“地方生”,同时也吸收有部队经验的“部队生”,各有各的优势,在一起学习生活也是取长补短的过程,和外籍学员一起切磋更是拓展国际化视野的好机会,让外籍学员来的初衷也就是为了增进彼此的了解,一起上课,一起住宿才能体现出来。“要知道这次来的外籍学员在本国也都是尖子生,不过考虑到例如孟加拉、巴基斯坦的学员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而来自美国以及欧洲国家的学员相对来说又比较奔放,学员们也能学习到很多,相信未来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与外军交流是很有帮助的。”
舰上的生活一点不比陆上单调,虽然空间上是“寸铁寸金”,却丝毫不影响海军学员的课余生活。“电纸书、电脑这些设备是高效的结合学习、课余的良好载体。”周铭吉说,和在陆地上不同,在海上的生活更消耗体力,坚持体育锻炼也变成了课余生活的一部分,“时不时的来场体育竞赛和首长切磋既锻炼的身体也能增加趣味性,遇上了节日还会来场卡拉ok!”
另外现在海军的舰船上普遍安装了卫星电视,“海军很注重人才的多方位培养,毕竟和外军能接触的最多的还是海军,国内发生了什么,国外局势究竟变成什么样了,每个人都能说个一二三四出来,事实证明‘闷头搞人才’是不可取的。”
“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周铭吉是摄影记者出身,摄像和技术的工作自然是驾轻就熟。然而,这次“环球之旅”要求每位记者都身兼数职,一个人同时担任记者、摄像、编辑、主持人……周铭吉并非新闻文字出身,他坦言“写稿的活儿自己绝对是个新人,不过我知道好新闻都是需要‘跑出来’的,对手都是资深记者,我能做的也就只有笨鸟先飞了。”周铭吉认为船上的后甲板和带缆甲板是获得新闻线索的绝佳场所,“大家都在一艘船上同吃、同住,很容易就能打开话匣子”。“好在我熟悉这条舰,熟悉舰上的人。”高效、“采编播”一体,也正是凤凰记者普遍给观众的印象。
周铭吉还特别提到“全员包包子”活动,“本身这件事不具备什么新闻性,但是以此作为切入点,就显得特别的自然。”他说,以前在莫斯科念书的时候生活比较艰苦,需要打牙祭的时候都需要自己动手,“包子、饺子、拉面这活儿自己一个人能从头干到尾,甚至18褶的功夫也是自学成才,属‘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本着不浪费的态度,周铭吉经常把最后剩下的面团做成馒头,还嫌普通馒头“太没创意”。他说,那些女学员把普通的刀切馒头利用剪刀做成了刺猬的造型,还用绿豆做眼睛,挺惟妙惟肖的,但“这算啥呀”,说着,周铭吉三下五除二捏出了个“小兔子”,用小红豆做眼睛,引来女学员的一片赞叹!
其他男学员可定是不服啦,不久就在那里喊“我做了一只老鼠”,周铭吉就再做了一条蛇,“就像是我们经常在电视看到的那样盘着的蛇,翘首吐着信子,用了黑豆做眼睛,又引来的女学员的惊叹!但是人啊,往往就不知道见好就收,得意洋洋一副胜利的姿态把‘它们’送上屉去蒸,可出来了以后自己也就傻眼了,蛇嘛,不就是盘着的那种,那可是加过酵母的活面啊!哎,就那种造型,你懂的……(希望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不是在吃饭)。”不过,周铭吉也指出能干不一定是件好事,等真正开吃的时候,由于“过度操劳”——吃不下了。
海上生活唯一的缺点恐怕是,看不见美女,记者们下了军舰后纷纷表示:世上美女好多啊!不过有趣的海洋生物倒是见到不少——在大海上航行,成天都能看到飞鱼。还有河豚、海豚,有学员说看到的鲸鱼。不过,千万不要以为到了海上就像到了动物园一样随处可见动物,它们也是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周铭吉借用了鲁迅的一句话:世间本没有路,只是走得多了就变成了路。“海上的航线其实也很单一,而海洋动物们也必然会避开这些区域的。”
做一个有担当的摩羯男
这一次半程环球之旅,周铭吉经历了许多“第一次”。
第一次穿上海军军装,周铭吉觉得自己瞬间变帅了,“一上来就二毛一(少校),进步很快!”穿上军装,军事化管理也是必须的,从照片就可以集中反映出来,每天的着装要求都和普通官兵一样。几次随军出航,周铭吉还练就了“全天候不晕船”的本事,被誉为“5年才出的这么一个人才”。而那些“船动我不动”,一站起来就晕船的学员,也就成了周铭吉常常调侃的对象,“你别生气啊,有本事起来和我理论。”
在吉布提,周铭吉还第一次尝试为自己即将寄出的明信片盖戳,“当你在国内再收到当初一手炮制的明信片时,很多回忆突然又能回到眼前。”
最特别的是,这还是他第一次作为一名父亲出差。小家伙还没有出生,预产期在12月18日,“孩子还在媳妇的肚子里,今年的父亲节也听不到孩子的祝福。男孩女孩对我来说都一样,都是父母的掌中宝心头肉,孩子应该是个射手座或是摩羯座。”说到星座,周铭吉又回想起船上那段日子,“在每天的沟通+采访→写稿+配音+编片→传片这些规定动作完成之后,到了晚上最喜欢让学员们带我上教室的露天平台上去认星星,在这满天繁星中,一开始连自己原本就熟悉的北斗七星也会淹没其中,不得辨认,不过当我认全了射手和摩羯座的时候心里总有那么一丝丝的感动和温暖。”周铭吉自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魔羯男”,他说,要认全星座也体现了摩羯座执着的一点,“星座和算命一样,我的态度是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它的客观存在多少会影响到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星座不是教科书,但它就像一种信仰,在你迷失方向时的依靠。”在他眼中,摩羯座也并不完美,“羊头鱼尾,在星座故事里是个惹了事却又不能自保、自卑、害羞的牧神潘恩,而作为一个凤凰人应该有担当、自信、勇于面对困难!不过也有共同之处,不光是摩羯人还是凤凰人,甚至其他所有人,谦卑才是处世之道。”
2012年,当人们还在讨论会不会是世界末日的时候,周铭吉认为它是自己的希望之年,“而凤凰也正是一个创造希望和奇迹的地方,我期待着我另一个半程的环球之旅和自己的‘一年一进步’。即使回来之后很难有机会再次看到射手和摩羯座,但我是知道他们在哪里的。”
文/谢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