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凤凰卫视记者周庆元天宫一号采访火箭发射 |
分类: 记者再报告 |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北京时间9月29日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凤凰记者周庆元亲历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而由于此项采访报道任务明确规定了凤凰只能派出一名记者前往拍摄报道,于是庆元一个人是身兼采访、拍摄、连线、直播四大任务。这也是他加入凤凰近六年来,第一次参与火箭发射的报道。

出发前,兴奋、激动和忐忑

早在9月初,庆元就已经接到指派,当时的心情是既激动又紧张,因为按照规定,凤凰只能派出一名记者前往报道,而且还要第一时间发回消息,尽管已经在凤凰的新闻前线奋战五年多,承担过汶川的地震现场、舟曲的泥石流报道以及国庆六十周年等一系列重大采访报道任务,也独自一人做过关于艺考学生的专题报道,庆元的心里还是有着几分忐忑,因为这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目标飞行器发射,事关重大,而自己也是第一次参与火箭发射采访,能不能顺利圆满完成任务,让凤凰的观众们及时了解到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带着这份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9月28日一早,庆元踏上了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路。
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东北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距离市区大概有300公里左右的车程,一路上庆元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为了迎接即将升空的天宫一号,周边的警戒在这几天也已经升级到最高规格,所有无证车辆一律不许进入,而每过一站检查岗,都会有武警上车检查证件。不过当庆元搭乘的媒体采访车经过14所时,一条的标语的出现,立即让在场所有记者立即俯首膜拜:窃密必备抓,抓住就杀头!之前听说这附近警戒级别高,但是大家都没想到会到这种程度。这也让庆元一路上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堆在标语前的沙袋究竟是架机关枪用的还是防水用的呢?
准备,一切为了关键时刻
正式进入航天城以后,庆元也马上开始了发射前的釆访工作,因为按照计划第二天晚上9点多天宫一号就发射了,时间刻不容缓。先赶往新闻发布会现场,这也是发射前的最后一场发布会,在会上不仅确定了天宫一号的发射具体时间段,还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未来三步走的战略。除此以外,发言人还说相信中国人迟早都会登月,目前已经安排科学家展开概念论证,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宇航员在不远的将来,就可以登上月球了。在记者会开始前,庆元和另外一位独自挑大梁的TVB记者相互帮忙,分别为对方拍摄在会场记笔记听会的场面,之后又互相为对方拍了两个串场,结果两人合作愉快,拍出来的效果还满不错。忙完这一场,庆元马上又赶往下一釆访点——火箭发射场,当时天宫一号正在进行发射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火箭推进剂的加注,下午6点,燃料加注完毕,这也就意味着天宫一号发射前的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发射场总指挥崔吉俊在接受庆元提问釆访时说,29日发射日是这几天当中理想的一天,风力和温度适宜,气象条件都能满足天宫一号发射要求。这让庆元也对第二天的发射升空充满期待。来到航天城的第一晚,就在紧张和忙碌中过去了。
进入第二天,庆元的日程更加密集了。上午,他先在航天员公寓——问天阁采访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指挥周建平,他再一次向庆元确认了发射时间,以及一切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他也就未来国际合作、中国航天未来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回答了庆元的提问。
发射,激动人心的一刻
尽管距离发射还有三个多小时,但是庆元和发射场的所有工作人员一样,都进入到了全面备战状态。根据庆元的观察,云集到现场的大概有来自全世界近100余家媒体,此外还有上千的观众以及媒体人员分布在参观场的其他位置。而在距离发射1小时的时候,传说中的零号调度指挥员开始发话了,一声号令全国所有号位做好一小时准备。不过,此刻火箭发射架还没打开,一直到距离半小时的时候,发射架才一层层慢慢掀开,庆元也终于第一次亲眼目睹天宫一号的真容,天宫一号端坐在70米高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上,在投射灯的照耀下,它在夜色中玉树临风,壮美无比。随后,就是15分钟、2分钟和1分钟发令准备,直到最关键的读秒倒计时,点火,天宫一号高速飞往上空,在场的所有媒体的长枪短炮全都对准它,庆元也用手中的摄像机和照相机,记录下了这个精彩的瞬间。它发射升空那一刹那,庆元觉得真的是特别震撼,让庆元觉得这是自己从事新闻记者行业以来,最有价值,最充实的一次经历了。不到一分钟,它就消失了,让人意犹未尽,庆元真的希望能多拍一会儿。
回忆起整个采访经历,庆元感觉真的是很辛苦,因为所有报道重担都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庆元做了个大概统计,在那几天里,他一共发出的报道有十六条。即便如此,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机会,他还想再试一次,因为这样的场合真的是太难得了。“下一次再有一次机会,再有一个搭档的话,相信我会做的更好。”
记者,不变的选择


庆元来自一个祖孙三代都是记者的家庭,从小,不管是爷爷还是爸爸,都给他讲过无数个采访故事,耳濡目染之下也让他对这个职业格外崇拜和向往。小时候,他就决定要去报考新闻专业学校,将来也和爷爷和爸爸一样,从事这样一份光荣的工作。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庆元加入到了凤凰,真正走上了记者这个岗位之后,他才体会到了,做记者,不容易。很多时候,手机24小时不能关机,遇到任何突发事件,必须马上赶赴现场。职业习惯下,看到了任何一个东西,就会自然而然想到了这条新闻应该如何做,而遇到重要的场合和重要的人物,又会想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要让他说两句。有时候会觉得无奈,觉得自己的生活就像和工作拴在了一起。

但是随着这段时间,自己能第一时间参与到一些场合,参与到一些事件的报道,让庆元体会到了做记者辛苦同时的满足。“我采访到的很多东西,不见得会成为一种作品的形式在电视上反馈播出,但是我作为记者,真的是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能感受到一些很珍贵的事件,我觉得还是很有价值的。”

庆元说,如果再一次选择,他还会做记者。因为只有记者能让他体验这么不平凡的人生了。采访过其他行业的人,很难找到有自己这么丰富的人生经历了,庆元感谢凤凰,给了自己这个机会,让他在青春时代,开阔了视野,见到了很多事情,认识到了很多的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