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兔年除夕的前夜,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火红一片,红灯笼,红帷幕,红丝巾,红礼服,红花朵……凤凰卫视“龙凤呈祥全球华人新春音乐盛典2011”在满堂红中完美落幕。从龙飞凤舞的2008,到牛气冲天的2009,再到虎虎生风的2010,龙凤呈祥音乐盛典已经陪伴大家走过了三个年头。据很多观众反映,每年除夕前一天,到国家大剧院听凤凰报春,已经成为他们难以割舍的习惯,而音乐盛典,也早已成为拉近全球华人心灵距离的一座桥梁。这份献给全球华人的“秘制年夜饭”,就是想通过这么一种熟悉的味道,在美好的夜晚,带给所有观众“家”的温暖。今天,情报站就带领大家去感受这场音乐盛宴的台前幕后。

音乐盛典喜庆开场
“国交”新解

音乐盛典和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合作,今年已是第三次,从汤沐海,到陈佐湟,再到今年的李心草,每一次执棒指挥的,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当今年的总指挥——“当今乐坛最受瞩目的华人指挥家”李心草一登场,现场立即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而他那一句“14亿中国人的骄傲——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介绍,更是让全场都感受到了他作为国交首席常任指挥的自信与骄傲。文涛笑称,“你这介绍完全可以作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广告词了!”
古筝上跳探戈

在乐器上“跳舞”,这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而古筝演奏家吉炜就在当晚让观众大开眼界了一回。阿根廷作曲家的探戈名曲,经过改编后,就成为了吉炜在音乐盛典上的演奏曲目《筝弦上的探戈》。据说,中国古筝是最适合演奏探戈风格的乐器之一,不过文涛还是疑惑,“探戈那种非常调情的味道,怎么能在咱古筝上整出来呢?”当然,吉炜指尖上的探戈舞满足了他和观众所有的好奇心,原来国外的探戈和中国的古筝原来可以结合得如此完美。
独奏会与毒揍会

90年出生的青年音乐家张昊辰,真得可以称之为“音乐天才”,从小“获得奖比吃得饭还多”,五岁就开独奏音乐会,他的音乐才华让尉迟同学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呀!尉迟非跟他一比高下,“我五岁也开过音乐‘毒揍’会,那是我犯事儿遭我爸一顿毒打,我爸的打人声和我的嗷叫声谱写了一曲新打击乐,而且是我出的乐器……”

不管身在何处,张昊辰的指尖总是停不下来。候场的时候,不管周围的环境多么嘈杂,他只是安静地坐在那儿,在腿上练习着他的指法。
高过北京房价的美声

华人女高音歌唱家张立萍,是享誉世界的“征服家”,为什么这么说呢?文涛向观众解释道,“从空间上来说,她征服了全世界;从深度上来说,她的歌声直达人的心灵深处;她的歌声让苛刻的法国人拜倒一地,她的高音甚至高过北京的房价,你说,还有比这更牛的么?”

在后台,张立萍与总指挥李心草遇见,李心草打趣到,“听见文涛的介绍没,今晚就属你最‘高’!”张立萍笑着回应,“最高我可不敢当,今晚这儿是我最老吧?”
千禧后的老戏骨

史上最年轻的曹操、诸葛亮和周瑜当然惊艳四座。十岁的陆翔、唐达以及十一岁的刘烁宇表演的新编史诗京剧《泛舟借箭》让现场的观众切实感受到了“人小戏大”的威力,三位千禧后的老戏骨把文涛逼得直感慨,自己是“人大没戏”了!
大剧院的红楼美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名著,有这么一个说法,只要是看过《红楼梦》的人,在心里都会有一出属于自己的红楼美梦。当晚的音乐盛典,大提琴家李垂谊就用一把造于1828年的名琴,带领大家在国家大剧院里感受了一场让人就想沉醉其中不想醒来的美梦。

双李(李心草、李垂谊)在后台遇见,他们的对话简单但却带着音乐家的独特特色,在路上,是他们都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
C(李心草):从哪回来的?
Y(李垂谊):从柏林,明天飞荷兰。什么时候再来柏林?
C(李心草):哎,我每次去也都是匆匆忙忙的。
Y(李垂谊):下次来,我一定带你去最好的中餐馆…
恶魔的接班人

他被誉为东方的“帕格尼尼”,所以文涛说,“帕格尼尼”那个恶魔终于有接班人了。他叫黄蒙拉,戈辉曾经在主持他的音乐会时,大声报幕“下面有请黄蒙—拉小提琴曲目…”,文涛说,他完全就是为小提琴而生,一看就是拉琴的料儿。“下面就有请黄—蒙(猛)拉一首给大家听!”
跟着“西部歌王”神游

当晚一身白色西装亮相的王宏伟,用两首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鹿花背的白马》让大家跟着他去神游。“很奇怪,他的歌声就是有这样的魅力,让你一拐弯上了新疆,一拐弯又到了内蒙,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尉迟的总结精辟有力。
司仪花絮

文涛与戈辉这对老搭档,对词中一句“年轻真好”,让他们感慨万千,这一句的特别深情也让对方都放声大笑。

开场前,文涛和戈辉从帷幕后看场内,虽然已经“久经沙场”,上场前的准备还是细致到万无一失。

尉迟和沈星对词中,这对“表姐弟”再次携手合作

文涛的经典候场看稿动作

尉迟的搞怪“你看,它(琴盒)比我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