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所有关注凤凰的人来说,除了在节目中呈现给观众的动态和信息,荧幕后凤凰人的点点滴滴,也是他们感兴趣和想知道的。十年前,为了搭建一个凤凰和观众的沟通平台,一个全新的节目——《凤凰太空站》在中文台闪亮登场,公司的最新情况、节目的最新变动、主持人的幕后花絮等等,这些在节目中看不到的内容,都在这里一一呈现,让观众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凤凰。十年来,组里的成员走了一拨又一拨,他们自己也记不清,迄今为止到底拍摄和播出了多少关于凤凰的幕后内容,但所有人都非常肯定的是,《太空站》是一块值得好好耕耘的土地,因为,它不但是一个展示凤凰形象的良好窗口,更重要的是,它是凤凰和观众间搭起的一座沟通桥梁,透过这扇窗,这座桥,心的距离在不断拉近,拉近……

《太空站》正在拍摄圣诞专辑,观众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哦~
俊男靓女大集合
从《太空站》2001年创办至今,一共经历了五位站长:梁永斌、陈玉佳、姜声扬、周瑛琦以及现任站长竹幼婷。可以说,这个节目集合的是凤凰主播中广受欢迎的“俊男靓女”。

现任站长竹幼婷采访中
节目从开播起就主打“清新风”,因为主持人在节目中一般都比较严肃,但太空站里让观众看到的是主持人比较生活化的一面。为了让观众在轻松愉悦中了解凤凰的幕后故事,栏目组还想了很多环节来调动观众的兴趣。比如以前声扬主持的时候,就经常会让他搞搞怪,在每次节目结束前,还给他专门留了一段“show
time”,年轻又帅气的声扬,拿着吉他,哼着歌,开心地和观众说拜拜。栏目的负责人Mily开玩笑说,“声扬大批铁杆粉丝,都是从那时候培养起来的,尤其是那些热情洋溢的女粉丝,都是被声扬的才华给迷倒的。”
有限的材料,最多的菜
因为报道的内容是凤凰节目的幕后花絮和主持人动态,所以《太空站》的选题一定是要从公司来,这和凤凰其他新闻类的节目就有很大不同。新闻节目是从不断发生的事件挑选出重要的资讯告诉观众,但《太空站》不一样,缺内容,这是组里同事经常可能碰到的情况。

和主持人商量拍摄中的细节
“这就像做菜一样,怎么把有限的材料,变化出最多的菜,这是最考验我们的。”现任站长幼婷说。同时主持《天下被网罗》、《娱乐新闻报道》、《凤凰焦点新闻》、《凤凰子夜快车》的幼婷坦言,她每周用在思考和拍摄《太空站》时间一般都有两三天,远远大于她消化和处理其他节目的时间。

一个选题,一次创意,可能需要好几天来准备
“我们做节目也分淡季和旺季,淡季的时候我们就很头疼,没有主持人活动,没有新节目推出,没有新宣传片要拍,主持人也都很忙或者休假了,二十几分钟的节目我们要放些什么?而且还要让观众觉得不觉得我们是在应付了事,这个时候我们常常就要‘无中生有’。”全组成员坐下来,头脑风暴,七嘴八舌地讨论之后,凤凰明星脸、主播世界游、经典老搭档、中秋小团圆、圣诞大party等等看似无聊但又别有洞天的选题就这么出炉了。“我很欣慰的是这些选题做出来最后效果都很好,虽然一开始我们想的时候很痛苦,但观众还蛮喜欢的,这就是对我们的肯定。”Mily的语气中有自豪感。
做最专业的“狗仔队”
“幼婷,你知道吗?某某和某某谈恋爱了!”一同事问她。
“啊,什么时候的事情?”
“你不是太空站的主持人吗?你怎么会不知道?”同事回复。
每当这个时候,幼婷都有些哭笑不得。

细心地给主持人准备道具
提到《凤凰太空站》,在很多凤凰同事眼中,更像是凤凰内部的一支“狗仔队”,凤凰的大小事情,基本都会在此预先公布,所以大家理所当然地就认为,《太空站》的人,应该都是通晓公司大小动态的“知道分子”。“但事实上并非如此”,Mily说,“凤凰是一个很大的机构,有时候,我们想要获得信息,也必须想不少办法。比如说,和各部门的‘关键人物’打好关系,还有和曾经上过节目的同事们保持联络,一旦他们有新情况,这样我们就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公司有好多同事,也特别支持我们,像嘉耀,他会定期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最近谁出差了去了热点地区,谁从哪里回来了有很多经历,谁又在筹备新节目可能有很多话要说,定期给我提建议。而小莉本身自己就是凤凰的大明星,每次她参加什么活动,也都会告诉我们。海波呢,基本可以算收为我们组的‘编外人员’了,因为他总是将凤凰人的各种动态及时公布在微博上,这其实也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线索。”
虽然是“狗仔队”,但要做也做最专业的“狗仔队”,Mily说。每次为了找新线索,她总是在大楼里各部门到处溜达,见着同事就厚着脸皮不厌其烦地问,最近你们有啥新动向?有什么新策划吗?同事们见她见多了就脸熟了,也知道她在刨选题,有新情况都会主动给她爆料。有的记者出差回来,也会拿给他们一盘带子,说是在现场拍的,看看能不能用。“真的很感谢大家的支持,全靠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太空站》才能这么细水长流。”
小节目做出大文章
《太空站》每周六晚在中文台播出,时长25分钟。因为是周播,很多时候,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凤凰获奖、主持人活动等,在整点新闻中都已经播过了,但因为是凤凰重要的信息,又不能错过,《太空站》周六还要再播一次,“每次这种情况,如果我们要做第二手传播,就一定会竭力挖出新的内容,比如在当事人回来后,把他/她请过来,讲述一下在现场的所见所闻,像前不久,小莉参与亚运火炬传递,当天的新闻已经报道过,但在她回来之后,我们就请她讲述与火炬的缘分、在现场与其他媒体交流的感受等,把它变成是一个后续的深度报道,让旧的新闻从新的角度讲述。”虽然有同事建议,《太空站》根本不需要做得那么辛苦,只要拿播过的新闻编辑编辑再发一次就好,但Mily说,“我们如果要做,就坚持一定要做好。同一个事件,要给观众不同的讯息。尽管是个小节目,但大家都希望能做出大文章来。”

既有型儿又有责任心的摄像师
为了让节目更加受欢迎,栏目组的成员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把节目内容做得更轻松愉悦,更契合观众的收视心理。以前为了贴近时效太空站也尝试过多增加新闻类的内容,但后来发现这样做就与节目的宗旨偏离了,虽然收视很好,但作为沟通观众的平台,这样的内容还是稍微偏硬了一些。现在,只要大事发生时,《太空站》还是会第一时间让观众了解到凤凰人是如何积极应对的,而平时就会多设计一些休闲好玩的内容。“新闻和娱乐两相结合,我们一直在找寻最合适的那个平衡点。”
主持人、家人与朋友
因为节目里说的都是自家的事儿,所以,《太空站》栏目组的人,平时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公司各部门的同事,他们也成为了在公司能最快和其他同事熟络起来的团队。就像现在的站长幼婷,她说,真幸运自己刚刚加入公司不久就接手了《凤凰太空站》,因为主持这个节目,是让她融入公司最好也最快的办法。

尉迟和橙子节目录制前聊得可欢了...
幼婷清晰地记得,那时的自己刚到公司,和大家都不熟悉,而恰恰是太空站这个节目,让她更多的接触到台里方方面面的同事,了解到他们的所思所想,甚至是他们节目之外生活化、私人化的一面。慢慢地,幼婷通过这个机会认识了更多的同事,也结交了更多的朋友。“现在我做《凤凰太空站》和刚开始做的时候在感觉上最大的不同是,我在节目中已经不再像个主持人,更多的像就像是和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在聊天,很轻松也很愉快。”

每次创意策划,也是凤凰人自己的一次小型聚会
的确,虽说《太空站》是一个沟通凤凰人和观众的平台,但其实很多时候,它也是一个沟通所有凤凰人的平台,像家人一样互相关心,生日送祝福、添丁送礼物…;像朋友一样畅怀聊聊,说说出差在外的辛劳,感慨感慨行走路上的收获…,透过《太空站》,凤凰人和凤凰人,凤凰人和观众,都达到了一种心与心的交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