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北大吉巷胡同 |
分类: 宣武区胡同 |
北大吉巷是北京城南一条著名的胡同。它位于宣武区骡马市大街的南侧,和对面北侧正在消失的棉花胡同一样,因梨园名人而成就声名。
北大吉巷东西两边是热闹异常的果子巷和米市胡同,是夹在闹市中独享清幽的一条长巷。显得气韵清雅,素洁无尘。
这里从明朝时便已成巷,当时叫做打劫巷——一个令人有点不寒而栗的名字——不知旧时是否经常有打劫案件发生。乾隆时曾更名“大街巷”。到清末,这个不吉利的名字因谐音而变成了大吉巷——算是彻底改头换了面。
改名之后,这里便开始变得有声有色起来。很多梨园人士来此安家,溥仪妃子雪燕琴亦曾住此地。
但是在它在经历了无数风云变幻后,最终的命运仍逃不过一个“拆”字。
完全不成样子的3号,曾是京韵大鼓白派创始人白云鹏的宅子。
4号
7号院,是著名京剧老生演员、梨园界有名的书法家时慧宝的旧居,前门外李铁拐斜街之"梨园新馆"、"梨园永固"即为其所书。其父为著名旦角演员时小福。
时慧宝为京剧孙派(孙菊仙)老生传人,与当时汪派(汪桂芬)须生王凤卿、谭派(谭鑫培)须生余叔岩并称清末民初“青年老生三杰”。
时慧宝尚精通书画,通诗文,他从魏匏公习书法,运笔工秀,剧界可谓第一人也。
胡同中间与南大吉巷相接的拐弯处,34号院墙外,有一块广东全省乐善堂会的石碑。
20号,“房主姓罗,原也在宫里做事。家里房产很多,大栅栏煤市街也有其房产。”
12号院。在南大吉巷时,一个人告诉我北大吉巷这个院子很有看头,但是要和看门人好好说说,没想到一问,人家很痛快地让我进去了。
原为顾记金店。原为三进院落,正门在南大吉巷(原名羊肉胡同)11号。现在的门上挂着“宣武区交通安全委员会”。
院内风光
12号不远的15号院,也曾是顾记金店,如意门上的砖雕和戗檐都已被磨掉了
24号
告示:收废品女士先生,请不要大声喧哗,请互相转告——看来告示是很有效的,胡同里真是非常安静。
甲45号,据说为日伪时期大烟馆,大门开在骡马市大街上
43号院是较早被拆的院子。当我来到这里时,已经是一片废墟,那个带着二层小楼的院子在2005年时便被拆除了。
肖复兴先生在《蓝调城南》中对它的描写已经烟消云散:43号的大门让我的眼睛一亮,它的门联非常醒目,不仅字好,词也不错:杏林春暖人登寿,橘井宗和道有神。心想这里以前一定住的是位医生,一打听,果然,是中医樊寿延先生的宅第,他开办的“延严医馆”就在这里。
39号院,著名京剧花脸演员刘连荣的宅子,自1929年加入梅兰芳的“承华社”后,多年与梅合作,一般演出《霸王别姬》时,霸王多由刘配演,梅兰芳赴美演出此剧片断,也是刘配演的。在1955年拍摄梅兰芳舞台艺术片中《霸王别姬》一段,由刘连荣演霸王,这是此剧惟一的影视史料。现刘连荣的儿媳仍居于此。私宅。
41号,据说主人姓令狐,山西人,曾经做大买卖的
28号
27号院墙上的标语,仍然清晰可见
2009.12.22/29,
2010.02.02
北大吉巷:宣武区,东起果子巷,西至米市胡同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