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
小时候爱好很多,似乎对什么都感兴趣,尤其是和艺术相关的,虽然在农村长大,可能受到母亲和二姐的熏陶,在戏曲和绘画上表现小有天分。
从小喜欢画画,蓝天白云小鸟,家里养的小鸡,墙上张贴的年华,看到什么画什么,受到大人们夸奖后,还有点沾沾自喜。还有个爱好喜欢收藏一些东西,不是什么奇珍异宝,其实是一些香烟盒和碎瓷碗片,因为对上面漂亮的图案很感兴趣,当时收藏了许多,存放在家里的巷子道里。现在世面上的那些香烟早就停产了,有时候想想,如果留到现在应该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吧,只是因为在乡下,感觉那东西没用处,别人总用异样的眼光来看我,感觉这是个捡垃圾的孩子,我却自愚自乐,乐在其中。
小时候还有个爱好就是喜欢种花,都是自己到处收集一些花籽,有的是和小朋友们交换的,时间久了,还有几个很要好的花友一起切磋种花。妈妈也很喜欢花也喜欢种花,因此很支持我种花,种的满院子都是,虽不是什么名贵花材,但是一到夏天,满院子的香气,经常让邻居羡慕不已。直到现在我对花依然有一种特别的情意。
喜欢剪窗花,剪窗花还是跟母亲学的,现在想想,当时剪的一点都不美,可能是母亲鼓励我的。即便是这样,还总是盼着过年,还能一显身手。年还不到,就早早的开始剪了,剪了好多好多,一到过年,就慌着去火上熬糨糊贴窗花,家里的窗户上、门上、缸上,自行车上,梯子上神灵板上全都是我剪的窗花,母亲总会夸奖我懂事又心灵手巧,听着母亲的夸奖,总会让我心花怒放半天。
可能受母亲的影响,也可能因为那个时代没有电视机没有别的什么娱乐的原因,对戏曲有着由衷的爱好。村里一有庙会,别的小伙伴们都一起去耍了,我却站前戏台子前面有如痴如醉。看着戏台上那些唱着老调的角们走场,自己一点也不感觉无聊,反而却越发喜欢。自己私下还跟母亲学会了好几大段的唱腔,什么《苏三起解》、《大祭桩》、《花木兰》,尤其是《大祭桩》在法场那段还能唱的有板有眼,当时在同伴们和四邻们当中还小有人气。他们都与父母说:“你家小子真是行啊,会唱戏了啊,你们可以把你家小子当闺女养活了。”父母听了只是微微一笑,不会放在心里。但事实上讲,我觉得自己那时会唱戏,应该秉承了姥爷的遗传基因,毕竟老爷也是唱戏的出身。因为爱戏,我们周围的村庄都有庙会,而每每在庙会上都有戏曲演出,我都要去看。记得有一次自己步行到5公里的农村就看戏没给家里人讲,一天没回家,家里都急死了,以为我丢失了呢,他们哪里会想到,我这个小戏迷一个人到外村看戏去了,居然看了一天忘记了吃饭。
儿时,还有个特殊的爱好,就是养鸡。从小,对鸡有种特别的情感,因为我的属相是鸡,最重要的它们是家里经济的一个的重要来源,不但可以让我们有书读,偶尔还能让我们解解谗。每到春天,听到街上有卖小鸡的叫卖,我就催母亲去买,当然有时候也会让自己家的老母鸡去孵小鸡,所以一下子家里养了很多只。当时家穷,也养不起那么多只,看到它们饿肚子,好生心疼,所以每天放学,我都会跑到地里,割点嫩草叶子回来给它们填补肚子。小鸡都是我喂大的,一放学我就蹲在鸡舍前,看它们吃东西,看互相追逐,时间久了我就了解了他们的很多习惯,虽然有很多只,但是那只鸡什么性格,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或者那只不见了,我都了如指掌。慢慢的,我就和这些鸡们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其中有三只感情更深,似乎他们也懂人性,每次我放学回家,看到我都很亲切的跑过去,我在身边转圈,还用翅膀拍我,用嘴轻轻的啄我裤腿,感觉好亲切好亲切,而陌生人来我家,它们就虎视耽耽一起超他进攻,吓的别人都不敢来我家了。
好景不长,因为那三只是公鸡,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它们饭量又很大,家里不同意再白养着它们了,而且会影响我学习,就商量着要卖掉它们,父母给我商量过若干次,都让我给断然拒绝了,我说不需要你们养,我自己给它们找吃的我自己养,可毕竟鸡就是鸡,最后还是熬不过被卖被杀的命运。记得那是个寒冷的冬天的早上,天还刚蒙蒙亮,父母就起床去决定偷偷的卖掉它们。睡梦中我模糊预感到了,那么冷的天,光着屁股就跑到院子里去制止这场买卖。可已经太晚了,我哭我闹,我光着身子躺在院子的地上打滚,最后通过我的努力,答应卖掉两只,给我留下一只,我一下哭了好几天。后来,留下来的那只也因为孤单,跑出去找另外两只鸡,被可恶的邻居惨遭毒手,给偷偷的杀吃了,他们还死不承认。后来我在他们的茅房,看到了它的毛。回到房间,我拼命的哭,一边哭一边靠记忆在本子上画下我那三只可爱的鸡朋友生前的样子。当时好恨父母的狠心,恨邻居的残忍和歹毒,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我长大了,感觉也没有什么了,不过心理还是很难过,还是很怀念那些曾给予过我美好童年记忆的鸡朋友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