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理解风险
风险意味着可能发生的事件多于确定发生的事件。
——埃尔罗伊·迪姆森
如果不能正确地应对风险,那么你的成功是不可能长久的。第一步是理解风险。第二步是识别风险。最后的关键性一步,是控制风险。
除了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容忍伴随投资而产生的绝对风险,投资者的第二项工作是确定投资收益是否与所承担的风险相称。
风险有许多种……而波动性可能是与之最无关的一个。
永久性损失的概率是我、橡树资本管理公司以及我所认识的每一位实际投资者所担心的风险。
(论述了风险是指永久性损失,波动不是风险,但对于在限期内必需兑现资金的人来说,波动它会带来必需在低价兑现的风险。)
现在我要花一点儿时间探讨导致损失风险的原因。
首先,基本面弱未必导致损失风险。基本面弱的资产—业绩欠佳企
业的股票,投机级债券或选址错误的建筑—如果买进的价格足够低,也
能成为一项非常成功的投资。
其次,风险可能在宏观环境并未走弱时出现。自负、对风险的无知
和放任以及一点点发展的不利结合到一起,便足以带来灾难。灾难有可
能发生在任何没有花费时间和精力理解自己投资组合基本过程的人身
上。
损失风险主要归因于心理过于积极,以及由此导致的价格过高。投
资者倾向于将动人的题材和时髦的概念与高潜在收益联系在一起。他们
还期望从近期表现不错的股票上得到高收益。这些热门投资可能暂时会
实现人们的期望,但是毫无疑问,它们也蕴涵着高风险。它们被人群的
兴奋推高到我称之为“盲目跟风”的地步,它们提供了持续高收益的可能
性,但同时也存在低收益或负收益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前瞻性研究表明,多数风险都具有主观性、隐蔽性和不可量化性。
训练有素的投资者对于在特定环境中出现的风险是有判断的。他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价值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其他东西也会纳入他们的考虑范围,但其中大部分可归结到以上两个因素。
投资者是否很好地估计了投资所包含的风险?这是另一个难以回答的好问题。需要一个例子吗?想想天气预报员吧。他说明天有70%的下雨概率。下雨了,他是对了还是错了?没有下雨,他是对了还是错了?除非经过大量试验,否则,除0和100以外,概率估计的准确性是无法评估的。
平心而论,我认为投资表现是一系列事件—地缘政治的、宏观经济的、公司层面的、技术的、心理的—与当前投资组合相碰撞的结果。迪姆森的话可以解释为:未来有多种可能性,但结果却只有一个。你得到的结果对你的投资组合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这可能取决于你的远见、谨慎或者运气。你的投资组合在一种情况下的表现与它在其他可能发生的“未然历史”下的表现毫不相干。
人们高估了自己判断风险的能力,以及对未曾见过的投资机制的理解能力。
我们不需要通过烧伤自己来验证我们不应坐在滚烫的火炉上的事实。但是在牛市中,人们往往会丧失这种能力。他们不是去识别未来的风险,而是倾向于高估自己对金融新发明的理解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多数人将风险承担视为一种赚钱途
径。承担更高的风险通常会产生更高的收益。市场必须设法证明实际
情况似乎就是这样,否则人们就不会进行高风险投资。但是市场不可
能永远以这样的方式运作,否则高风险投资的风险也就不复存在了。
一旦风险承担不起作用,它就会完全不起作用,直到这时人们才会想
起风险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一次没有什么不同》,2007年12月17日
(风险往往是比人们想当然的坏还要更坏一些,刚好在今天上证再次接近三千点时谈论风险这个话题就很合适了,这两三年抱团炒股的风气使得风险看似就是个笑话,高风险高收益其中只剩下高收益一点,而高风险在那里?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第三年这个时候这种高风险终于来了,这个时候自信的经理们变成囚徒,囚徒困境中人人争着要先跑出去,怎么跑?最终也必然会影响到我们所持有的非抱团股,一些资金会试图从这些没怎么下跌的股票里抽出资金去那边救火,也正是如此我们的市场才会永保青春,二十年一直3000不变。)
10.理解风险
第 5 章 理解风险
风险意味着可能发生的事件多于确定发生的事件。
——埃尔罗伊·迪姆森
如果不能正确地应对风险,那么你的成功是不可能长久的。第一步是理解风险。第二步是识别风险。最后的关键性一步,是控制风险。
除了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容忍伴随投资而产生的绝对风险,投资者的第二项工作是确定投资收益是否与所承担的风险相称。
风险有许多种……而波动性可能是与之最无关的一个。
永久性损失的概率是我、橡树资本管理公司以及我所认识的每一位实际投资者所担心的风险。
(论述了风险是指永久性损失,波动不是风险,但对于在限期内必需兑现资金的人来说,波动它会带来必需在低价兑现的风险。)
现在我要花一点儿时间探讨导致损失风险的原因。
首先,基本面弱未必导致损失风险。基本面弱的资产—业绩欠佳企
业的股票,投机级债券或选址错误的建筑—如果买进的价格足够低,也
能成为一项非常成功的投资。
其次,风险可能在宏观环境并未走弱时出现。自负、对风险的无知
和放任以及一点点发展的不利结合到一起,便足以带来灾难。灾难有可
能发生在任何没有花费时间和精力理解自己投资组合基本过程的人身
上。
损失风险主要归因于心理过于积极,以及由此导致的价格过高。投
资者倾向于将动人的题材和时髦的概念与高潜在收益联系在一起。他们
还期望从近期表现不错的股票上得到高收益。这些热门投资可能暂时会
实现人们的期望,但是毫无疑问,它们也蕴涵着高风险。它们被人群的
兴奋推高到我称之为“盲目跟风”的地步,它们提供了持续高收益的可能
性,但同时也存在低收益或负收益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前瞻性研究表明,多数风险都具有主观性、隐蔽性和不可量化性。
训练有素的投资者对于在特定环境中出现的风险是有判断的。他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价值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其他东西也会纳入他们的考虑范围,但其中大部分可归结到以上两个因素。
投资者是否很好地估计了投资所包含的风险?这是另一个难以回答的好问题。需要一个例子吗?想想天气预报员吧。他说明天有70%的下雨概率。下雨了,他是对了还是错了?没有下雨,他是对了还是错了?除非经过大量试验,否则,除0和100以外,概率估计的准确性是无法评估的。
平心而论,我认为投资表现是一系列事件—地缘政治的、宏观经济的、公司层面的、技术的、心理的—与当前投资组合相碰撞的结果。迪姆森的话可以解释为:未来有多种可能性,但结果却只有一个。你得到的结果对你的投资组合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这可能取决于你的远见、谨慎或者运气。你的投资组合在一种情况下的表现与它在其他可能发生的“未然历史”下的表现毫不相干。
人们高估了自己判断风险的能力,以及对未曾见过的投资机制的理解能力。
我们不需要通过烧伤自己来验证我们不应坐在滚烫的火炉上的事实。但是在牛市中,人们往往会丧失这种能力。他们不是去识别未来的风险,而是倾向于高估自己对金融新发明的理解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多数人将风险承担视为一种赚钱途
径。承担更高的风险通常会产生更高的收益。市场必须设法证明实际
情况似乎就是这样,否则人们就不会进行高风险投资。但是市场不可
能永远以这样的方式运作,否则高风险投资的风险也就不复存在了。
一旦风险承担不起作用,它就会完全不起作用,直到这时人们才会想
起风险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一次没有什么不同》,2007年12月17日
(风险往往是比人们想当然的坏还要更坏一些,刚好在今天上证再次接近三千点时谈论风险这个话题就很合适了,这两三年抱团炒股的风气使得风险看似就是个笑话,高风险高收益其中只剩下高收益一点,而高风险在那里?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第三年这个时候这种高风险终于来了,这个时候自信的经理们变成囚徒,囚徒困境中人人争着要先跑出去,怎么跑?最终也必然会影响到我们所持有的非抱团股,一些资金会试图从这些没怎么下跌的股票里抽出资金去那边救火,也正是如此我们的市场才会永保青春,二十年一直3000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