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城探访之残破阿房宫

标签:
秦代阿房宫西安旅游 |
分类: 晋鲁秦豫冀 |
http://s9/middle/61f11f8atb8ed773acec8&690
从西安西郊药厂十字一直往西走,过西郊热电厂,你很快就会看到一些巨大的夯土台基耸立在田间。“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阿房宫遗址区。如今的阿房宫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雄伟与豪奢。一代风华,灰飞烟灭。所能见到的只有那些散落在田间村畔的巨大的夯土台基了。
一边是仿照的现代景点,一边是真实的在垃圾中的残破的巨大的夯土台基
http://s3/middle/61f11f8atb8ed77d9eb02&690
http://s11/middle/61f11f8atb8ed7876307a&690
http://s16/middle/61f11f8atb8ed793ab66f&690
http://s8/middle/61f11f8atb8ed7a1d8587&690
http://s4/middle/61f11f8atb8ed7af54f73&690
http://s4/middle/61f11f8atb8ed7bf901a3&690
http://s4/middle/61f11f8atb8ed7cee9783&690
http://s16/middle/61f11f8atb8ed7da440cf&690
http://s4/middle/61f11f8atb8ed7e4c3943&690
阿房前殿、或者朝宫的遗址,是一个长1270米、宽426米、高12米的夯土大台。可以从现代的阿房宫西边1公里的一个村子进去,往回走就能看到。前面被一堆停车场挡住了
http://s10/middle/61f11f8atb8ed7ef39ee9&690
http://s7/middle/61f11f8atb8ed7fb7dd26&690
http://s16/middle/61f11f8atb8ed8062a11f&690
http://s7/middle/61f11f8atb8ed811090f6&690
http://s4/middle/61f11f8atb8ed81a45f53&690
现在争议的焦点在于阿房宫是不是真的存在过。《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建前殿阿房”的史料,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是开始修建阿房前殿的时候还是结束的时候。阿房宫考古队在对阿房宫遗址进行5年的考古挖掘之后,报告说除了找到一个高大的夯土台基之外,始终没有发现一点有如瓦当之类的秦代建筑痕迹,也没有发现任何一点被烧毁后留下来的炭迹、灰烬、红土和结土块等。为此认为:所谓阿房宫工程,在两年的时间中,台基上的木结构宫殿,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施工建设,因此阿房宫充其量只是一处“半拉子”的工地而已。
但同时还有另外一种观点。
在阿房宫“北司”遗址出土的筒瓦中,发现“芈、月”的合体字,一种观点认为秦惠文王、秦宣太后参与阿房宫建设。在班固的《汉书·五行志》中,就有“秦惠文王初都咸阳,广大宫室,……复起阿房,未成而亡”的记载;政治小丑但是考古还是比较靠谱的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书》书中,也说过“阿房宫,惠文王造”的话。按照这个时间算,阿房宫还是基本成型成规模了
秦国早从秦惠文王开始,就在川蜀之地进行采伐,到秦始皇时用拆除六国宫殿的材料,在咸阳北阪地区建造了秦朝的宫殿。秦阿房宫、秦上林苑“周袤三百里”,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周弛为阁道”,这是前殿本身的规模介绍。“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长廊)”。除了人阿房前殿之外,《三辅黄图》“萯阳宫,秦文王造,在今户县西南二十三里”;《玄中记》“秦文公造长安宫,面四百里,南至终南山”。《三辅故事》“秦上林苑中,作离宫别馆,一百四十六所。”
这一百四十六座离宫别馆,加上或包括阿房前殿,就是“三百里阿房宫”
http://s12/middle/61f11f8atb8ed8248475b&690
http://s11/middle/61f11f8atb8ed83023b3a&690
不管争议如何,巨大的夯土台基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在那个时代也不容易
http://s8/middle/61f11f8atb8ed83e5f047&690
http://s5/middle/61f11f8atb8ed84d80294&690
在阿房前殿遗址西侧是秦上林苑建筑遗址,就是当年阿房宫当中的后花园,可惜被搞成度假酒店和一个啥艺术馆,不值得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