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2011-11-29 11:36:13)
标签:

四川

成都

三星堆

金沙

宝墩

旅游

分类: 川渝云贵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到了蜀不看蜀文化说不过去,事实上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多次提到了蜀。早期蜀文化分为四期,二、三期就是著名的三星堆文化,四期文化是现在名气很大的金沙(感谢沙宝亮、谭维维)而第一期文化称宝墩文化。三星堆古城是宝墩的后继者,金沙是三星堆的传承。

 

9月28日,成都金沙遗址;10月22日,新津宝墩遗址;11月5日,成都广汉三星堆。分三次终于将这三个典型的蜀文化遗存都走访到了。





宝墩遗址 


    宝墩文化的全称是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包括新津县龙马乡的宝墩古城址、郫县古城村的郫县古城址、温江区万春镇的鱼凫古城址、都江堰市青城乡的芒城古城址、崇州市上元乡的双河古城址及燎原乡的紫竹古城址等,是迄今所知中国西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城址群,年代距今约4500~3800年左右。宝墩遗址是六处史前城城址中最先被发现的一处城址,因此,被命名为宝墩文化。


    该发现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进入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在这十年中,三星堆和金沙遗址被炒得滚烫,而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却杳无音信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宝墩城址位于新津县龙马乡宝墩村,当地老百姓传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孟获城。宝墩遗址的保护碑倒比较好找。这座遗址受冷落的情况更令人吃惊。保护碑上爬满蜘蛛网文物展览室被改为了米店,令人惨不忍睹。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宝墩就剩下一小段古城墙。当然早已毁坏得很不完整。这段城墙的剖面,内外两侧都是斜坡。里面的夯土剖面却是真实的原始状态。采用坡状堆筑法夯筑而成,不过外侧斜坡反比内侧缓和,如果说这就是常见的城墙,还不如说是防洪堤更加符合实际。城墙外也没发现护城壕。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新津宝墩遗址是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面积最大的。遗址城墙周宽约25米,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660米,周长3200米,面积有66万平方米。这个面积,已经远远超过了商朝方国的都城,在目前仅次于浙江良渚古城(290万平方米)和山西陶寺大城(280万平方米)。宝墩古城的始筑年代,目前被确定为公元前2500年;其废弃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即宝墩古城存在的年数是二、三百年。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位于距中国四川广汉城西7公里,距南兴镇4公里的鸭子河畔,南距离成都约40公里。由于其古域内三个起伏相连的三个黄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美名。


    1929年春,南兴镇真武村村民燕道诚挖蓄水沟时发现一个长方形的坑道,坑内放满了精美的玉石器。1934年,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美国人葛维汉与组建考古发掘队,在月亮湾进行发掘工作,揭开了中国川西平原考古的序幕。1953年西南博物院院长冯汉骥等人重新提出三星堆一带有古文化遗产的可能。1980年四川省考古队对三星堆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龙山时代和3000年-4000年前的房屋基址18座,墓葬4座。


    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圆形、方形、长方形3种,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在这里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制作精美。青铜器除罍、尊、盘、戈外,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爬龙柱形器和铜鸟、铜鹿等。其中,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1号展厅是三星堆非青铜展品的聚集。

    最核心的展品是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三星堆二号器物坑发现了6件由青铜制造的树木。发掘者将其命名为一至六号青铜神树。人们在重新修复它们时,仅能比较完好地恢复一件,即图中一号大铜树。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一号大铜树残高396厘米,由于最上端的部件已经缺失,估计全部高度应该在5米左右。树的下部有一个圆形底座,三道如同根状的斜撑扶持着树干的底部。树干笔直,套有三层树枝,每一层三根枝条,全树共有九根树枝。所有的树枝都柔和下垂。枝条的中部伸出短枝,短枝上有镂空花纹的小圆圈和花蕾,花蕾上各有一只昂首翘尾的小鸟;枝头有包裹在一长一短两个镂空树叶内的尖桃形果实。在每层三根枝条中,都有一根分出两条长枝。在树干的一侧有四个横向的短梁,将一条身体倒垂的龙固定在树干上。


一号青铜神树分为3层,树枝上共栖息着9只神鸟,显然是"九日居下枝"的写照,出土时已断裂尚未复原的顶部。传说远古本来有10个太阳,他们栖息在神树扶桑上,每日一换。复原后的青铜神树上残留着9只鸟,神树的最顶端却没有神鸟。推测还应有象征一日居上枝的一只神鸟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边上还有个二号铜树,仅保留着下半段,整体形态不明,下面为一圆盘底座。三条象征树根的斜撑之间的底座上,各跪有一人,人像的双手前伸,似乎原先拿着什么东西。能够复原的树干每层伸出三根树枝。它的枝头有一长一短叶片包裹的花蕾,其后套有小圆圈,与一号大铜树基本相同;但枝条的主体外张并且上翘,鸟歇息在枝头花蕾的叶片上,这却不同于一号大铜树。

  

 

 

这两颗大铜树体量巨大,尤其是一号大铜树上还有龙盘绕,目前的解释是代表扶桑和若木,是古蜀人幻想成仙的一种上天的天梯,这种天梯是同太阳所在的地方相连接的。三星堆大铜树以树的躯干、鸟、花和神树之上供人们想象的太阳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通天的主题。


在青铜树的枝干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一些用以垂挂器物的穿孔。青铜制作的发声器也许是悬挂在铜树上的。3000年前,当风吹过三星堆的时候,整个王国的人们都可以聆听那些由金属的摇曳和碰撞奏出的音乐,那一阵阵清脆的声响证明着一个伟大的青铜时代在四川盆地达到顶峰。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另外著名的镇馆之宝是世界上最早的金杖。长142公分,直径2.3公分,重700多克,上有刻划的人头、鱼鸟纹饰。被解读为"鱼凫王杖"的金杖,被视为三星堆之主的信物。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1号展厅的其他展品。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三星堆陶器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三星堆玉器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玉琮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玉壁和玉珠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已挖掘的全球最大的玉壁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已挖掘的全球最大的玉璋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已挖掘的全球第三大的玉璋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玉戈和玉剑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玉虎牙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和青铜树一起展示的摇钱树,汉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其他青铜展品和金展品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二号展馆包括众神之国——各种青铜器面具的展示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这个展厅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通高262公分,重逾180公斤,被称为铜像之王。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世界上最大三个的青铜纵目人像。高64.5公分,两耳间相距138.5公分。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其他青铜纵目人像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像,面具。达50多件。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青铜展品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鸟及鸟形器,古蜀国的第二代王叫鱼凫。凫就是鸟,具体指的是水上的鱼鹰。鱼鹰崇拜与骆越文化中的三界观有密切相关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2号馆外是祭祀的复原,祀坑的年代约当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祗的遗迹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博物馆馆外是三星堆的城墙遗址(西城墙),还不错,保存的比宝墩的要好的多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青羊区金沙遗址路。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2006年全保。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考古发掘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发现各类遗迹3000余个,又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据考古学对遗址命名的基本原则,将包括黄忠村在内的这一区域的商、周时期遗址统一命名为“金沙遗址”。金沙遗址是三星堆文明衰亡后,在成都地区兴起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蜀国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都邑所在。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包括:金器30余件、玉器和铜器各400余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一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晚期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金沙遗址博物馆2007年在金沙遗址原址建成开馆,遗址祭祀区现场,及文物祭祀场所位于遗址东南部,沿着一条古河道南岸分布,面积约15000平方米。发现了与祭祀活动相关的遗迹63个,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等珍贵文物6000余件,象牙数百根,还出土了2000多根野猪獠牙、2000多支鹿角等。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大型建筑位于金沙遗址东北部,是一处由8座房址组成的大型宗庙或宫殿建筑,由门房、厢房、前庭、殿堂构成,总长90米、宽50余米,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这是我国西南地区先秦时期发现的最大的一群建筑。为木骨泥墙式建筑,屋顶覆以茅草。


 

在出土的金器中,有金面具、金带、圆形金饰、喇叭形金  黄金面具饰等30多件,其中金面具与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面具在造型风格上基本一致,其他各类金饰则为金沙特有。太阳神鸟金饰金箔厚度0.02厘米,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旋转的照不清楚)。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玉器种类繁多,且十分精美,色泽如初。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出土的1200多件青铜器主要以小型器物为主,有铜立人像、铜瑗、铜戈、铜铃等,其中铜立人像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像相差无几;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石器近1000件,包括石人、石虎、石蛇、石龟等,是四川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最精美的石器。其中的跪坐人像造型栩栩如生,专家认为,极可能是当时贵族的奴隶或战俘,这表明当时的蜀国已比较强大。石器中的石虎造型古朴生动。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博物馆内有乌木林和玉石之路等文化景观。2005年8月16日,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被公布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从宝墩到三星堆到金沙,早期蜀文化巡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