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王明明律师

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
哈尔滨理工大学法学院。
社会兼职:
黑龙江孟繁旭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黑龙江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
黑龙江省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
哈尔滨市律协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
哈尔滨理工大学特邀监察员;
明理明法研习会会长。
专业背景:
黑龙江大学法学学士;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硕士;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博士;
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后。
教育背景:
本科:黑龙江大学(1997~2001);
硕士:中国政法大学(2006~2009);
访学:北京大学法学院(2009~2010);
博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0~2013);
博士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2013~2015)。
曾获奖励:
黑龙江大学校三好学生(1998);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优秀学士学位论文(2001);
北京大学第二届进修教师访问学者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2009);
第四届北京高校证据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三等奖(2011);
全国证据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201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3)。
科研成果:
曾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法学论文10余篇;曾著有《诉讼程序若干前沿问题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曾编著《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用书(刑事犯罪侦查卷)》(中国法制出版社)、《公司法》(吉林大学出版社);曾独立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项目。
目前研究领域: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法律英语。
目前讲授课程:
教育背景
————————————————————————
在校期间担任97级法学1班学习委员、法学院学习部副部长
在校期间被评为黑龙江大学1997-1998年度黑龙江大学三好学生
1999年6月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00年1月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2000年6月成为中共正式党员
毕业论文:《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与中国WTO律师的准备》(获评法学院2001年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2001年7月获得黑龙江大学法学专业学士学位
毕业论文:《法律经济学视野下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机制》
2009年6月获得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专业硕士学位
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0级诉讼法学专业刑事诉讼法学方向博士研究生
在学期间专业课各科学习成绩均优秀(90分以上)
毕业论文:《量刑程序中证据调查的保障制度研究》
进修经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进修目的: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研修课程:《国际商法》双语教学课程
学习成果:2006年12月获得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司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北京大学
进修院系:法学院
进修课程:朱苏力、王泽鉴、尹田、陈瑞华等老师的课程
学习成果:进修期间所写论文《法律经济学视野下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价值目标》获得北京大学第二届进修教师访问学者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是当年唯一获奖的北京大学进修教师);2009年7月获得北京大学进修教师合格证书
从业资格
———————————————————————————————————————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任教学科:法学
取得时间:2002年6月获得黑龙江省教育厅颁发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法律职业资格
司法考试地点:北京
取得时间:2009年2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职称资格
———————————————————————————————————————
讲师
取得时间:2007年
工作经历
———————————————————————————————————————
黑龙江科技大学
工作时间:2001年7月至2014年3月
工作职务:经济管理学院法学教师;经济法课程建设负责人
主讲课程:《经济法》、《金融法》、《国际商法(双语)》等专业必修课以及《实用民商事法律》、《市场经济法律概论》、《刑事诉讼法案例评析》 等全校选修课
工作成绩:主持建设的《经济法》课程已经建成学校二级学院优秀课程;2003年5月获得黑龙江科技学院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开设《经济法》网络课程获得2006年黑龙江科技学院网络教学大赛二等奖;2006年11月获得黑龙江科技学院教学大练兵A等称号;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三年获得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水平评估贡献奖”
其他:2007年8月获得全国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合格证书(高级)
哈尔滨理工大学
工作时间:2014年3月至今
工作职务:法学院教师;
主讲课程:在法学院为本科生和法律硕士讲授《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刑法实务》、《刑事疑难案例研习》、《法律英语》课程。
工作成绩:2017年7月11日独自创立了“明理明法研习会”。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读博期间的著作: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皆为独立作者):
《未成年人前科消除制度论——兼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第95条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量刑程序模式的中国选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读博期间主持的项目: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X11003)《规制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的程序路径研究》。(2011年12月-2012年12月)
读博期间学术活动
———————————————————————————————————————
2011年1月作为会议论文作者参加北京大学法学院、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指导小组和《民主与法制》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少年司法改革前沿问题”研讨会
2011年6月担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8级刑事诉讼法学专业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会秘书
2011年7月担任第四届北京高校证据科学博士生论坛主持人、主题发言人
2012年3月担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第一届刑事诉讼法学专业博士后出站报告答辩会秘书
2012年5月担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与公安执法”研讨会校外专家联系人、会议筹备与服务人员
2012年6月担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9级刑事诉讼法学专业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会秘书
2012年12月担任2012年证据科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筹备执行委员会委员、主题发言人
读博期间所获奖励
———————————————————————————————————————
《从中美比较法视角看《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若干程序性规定》一文于2011年7月获得第四届北京高校证据科学博士生论坛三等奖
《量刑程序中的证据调查:困境与出路》一文于2012年12月获得2012年全国证据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
2012年获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法学院博士生唯一获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