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者该行之事
(2022-04-07 22:01:45)读书明理。
诸多做人道理,先贤早已说尽。
于己而言,但须笃行。
内外兼修,知行合一。
“学问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读书,而是精神的活动。要灵活运用这种活动,就要在实际活动中下足工夫。所谓“ observation ”,是指观察事物,“reasoning 则是研究事物的道理并加上自己的见解。
有了这两条,还不能说其学问的工夫已经下足了,还得博览群书、著书立传、与他人交流、发表意见等,只有这些都做得很到家的人,才能展示出学问的功力。
通过观察、研究、读书来增长智慧,通过谈话来交换见解,通过著书、演讲来将智慧见解传播开来。
上述方法当中,有时候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办到,但交流与演讲则必须要和其他人在一起才能进行,由此可知演讲会的重要性了。
而今我国国民最需要忧虑的莫过于见识的浅陋,正由于此,指导民众渐渐走向高尚的领域,就成了当今学者的职责。
只要知道实现这项任务的办法,就应该尽力去做。交流与演讲作为传导学问的重要手段,已经是不需要再证明的了,然而有多少人付诸实践了呢?应该说这正反映出学者的懒惰。
凡世上之事,都有内外两面的区别,学者要做的,是内外兼修才是,而现在的学者只熟悉对内进行官理,而对外的职责却都不甚了解。这一点有必要提醒学者们思考。
只有自我知识渊博,待人接物如活泼的飞鸟,对内严密、对外豪放,才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学者。”
【(日)福泽谕吉,1874年12月《论鼓励演说》】
“学者学所以为人。”
【(清)黄宗羲】
“学者先当理会身心,此是万事之根本。”
【(明)胡居仁】
“学者读书穷理,须有实见;
然后验于身心,体而行之,
不然,无异买椟还珠也。”
【(清)张伯行】
“学,行之,上也;
言之,次也;
教人,又其次也;
咸无焉,为众人。”
【(汉)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