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胞有丝分裂一节的课堂教学设计及反思(转载)

(2012-09-08 07:44:35)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物教研组
细胞有丝分裂一节在高二年级生物内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节内容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后面减数分裂的学习,进而影响到遗传和生殖内容的理解。而这节内容本身是非常抽象而枯燥的,学生要想构建起细胞动态变化的整体过程,比较困难。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找出问题,分析总结问题。希望尽量减少教师自己的讲解,让这节课学得轻松,还要学有所得。

   我将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希望同仁多多指正。

    有丝分裂教学思路:

导入:

1.首先我在这节课前提出了问题:我们在前面的内容中了解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是什么?这样自然引入细胞,随之谈到单细胞生物个体产生后代,多细胞生物补充衰老死亡细胞及产生后代,都得通过细胞增殖来实现。从而引出了细胞增殖的意义。接着请学生找出了增殖的三种方式。提出了体细胞数量的增加主要通过有丝分裂来实现。

2.请学生阅读细胞周期的内容,我同时将细胞周期的图形在黑板上给出,之后让学生自己去找出哪个是分裂期和分裂间期,以及细胞周期,从哪里开始,哪里结束。并及时给出典型例题加以巩固。并提问学生,是否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这样学生相当于自学了这部分的内容,我没有再对此问题进行过多的描述。

3.这部分内容完了之后,我提出问题:“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这么长,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了,要为分裂做准备,并且具体的说出了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我就这个时机提问,那么复制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学生对这个问题很难作答,我就此讲解了复制的结果,DNA加倍,而染色体数量不变,但每条染色体上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接着引导学生看书,了解进入分裂期后,各个时期的变化情况。我在黑板上特意将前期和中期的图画错,学生看书后都积极的给我指出。这样我们很轻易的获得前期和中期的变化特点。之后我请学生上黑板绘制后期的图,下面的同学也画。然后学生相互交换彼此的作品,指出了不足,相互修正。利用黑板上同学画的图,我们又总结分析得出了后期的特点。采取同样的方式,我们学习了末期的内容。然后我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整个过程中,细胞里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学生很快得到了结果,第一课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结束。

4.第二课时开始,我请几个学生上黑板分别绘制了植物有丝分裂几个过程的分裂图,简单评议后,提出问题,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样吗?引导学生带着疑问看书。之后,请几个同学上黑板在对应图的几个时期下绘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值得高兴的是,同学们大多找到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殊之处,经过同学们简单的修正,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就完善了。紧接着,我请同学们自己总结一下这两类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我在黑板上进行板书。之后,我提出二者相同点有吗?学生能准确的回答出,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相同。因此,我们共同分析了各时期2N-4N的变化,并且我给出了横坐标,并标注了时期,纵坐标给出了2N和4N,尝试让学生绘制曲线图,并请学生上黑板绘制。这项任务学生完成的不是很理想,这也是预料中的情况,经过我的及时纠正后,学生能够较好的接受。这样处理后我要求学生自己去找书中有丝分裂的意义,结合我们的图和曲线变化,加深了理解。

   这两节课,我自己真正写的东西和说的东西不是很多,我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了。在后来的习题课上我发现学生做题的准确率较以往好一些。但这节课完成后我也有好多的困惑,比如课时进行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有个别学生不能积极的参与进来,总是等着别人出结论,有的同学甚至一直等着我把每一个结论进行复述。还有的同学总是显得比其他同学慢半拍,不能紧跟我们的教学每一环节。教了这么多年书,突然感觉自己一下子没有了教的方法,心里想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必须改了,可是怎么改,我很着急,恳请同行们多多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