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贴几段读书笔记

(2017-04-01 09:37:18)
标签:

金圣叹评才子书

左传篇

分类: 读书笔记

读《金圣叹评才子书》,能读进去,他的点评也是我正需要的。如今,写文越来越力不从心,感觉腹内的干货甚少,对于古典文化基本上是赤贫,虽在学校零星背诵会几篇,然而都是囫囵吞枣,不知所以然。金圣叹此套书选了三百二十五篇精妙文字,正是对我这赤贫的良药,要好好的吸收吸取,沉寂一两年,时间也不算长,绝对会有不凡收获。金圣叹评书目的正是教育子侄,让他们有捷径吸收精华,对我亦然。

《郑伯克段于鄢》郑庄公是个记仇的孩子

昨晚看《郑伯克段于鄢》,短短几百字,可以看到郑庄公的心思谋略,对其母其弟的恨也昭然若揭。画了个大圈让他们跳,手段让人后背发凉。

其母姜之所以从小不喜欢他,不单是寤生(难产,脚先出来),估计也不喜欢其心机,然而与共叔段却又跳入另一个恶性循环里。郑庄公从小的不被待见,又激发他自己内心的谋略,完全是生存之道。郑庄公贵为一国之君,在母弟还未铸成大错时就处心积虑让他们铸成大错,真是阴险的鼻祖,看他对母对弟是多多的耿耿于怀。后来有颍考叔规劝,走上救赎自己的正途,也发扬了“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的俗语,皆大欢喜。然而这件事只是圆满了,他的本性是难移的,后篇的《郑庄公戒饬守臣》可以看他的心思缜密。不过作为一个国君,没有那些谋略,也是生存不了的。

《郑庄公戒饬守臣》能拉下脸面直面自己的国君是个好国君

因为有之前的对其弟共叔段的文字,我也惊恐于郑庄公的心计。但是他伐许之后,让大将百里侍奉许国国君弟弟的语重心长的话,让我感到一个国君的纵横捭阖。他自己分析之所以攻下许国是天命难违,守住许国是为了黎民苍生,还不忘揭露自己短处,说自己也是战战兢兢的坐在其位,又分析许国现状,他死后事情,都有妥当让人挑不出毛病的安排,最后文末说他懂礼法,知礼法,很是褒扬,然而金圣叹还是刻薄的说他是假仁假义,我倒感觉他是假仁真义。于国于民必须如此。

看这两篇,文采句法还不能好好吸收,先往下看吧,要不会被打击积极性越看越没兴趣,每晚两篇,要雷打不动。

《齐伐楚盟召陵》师出无名,必不服人

齐桓公伐楚,楚国使者说是风马牛不相及,齐在北,楚在南,师出无名。而管仲竟然强词夺理说,齐国是姜尚后代,有匡扶周室的使命,五湖四海都可去,还有当年周昭王南巡竟然被溺死,你说你们有罪没有。还有周室需要祭祀的东西你们不来缴纳,不打你们打谁?楚国使者不卑不亢的说,没有纳贡是我们国君的错,不过我们怎么敢不纳贡呢,只是拖延罢了。至于周昭王的死,我们可不负责任,你还是去河边问问吧?

齐国继续前进,这是齐桓公又示威,让屈完看他军队阵仗,可是屈完恭恭敬敬,说君子要以德服人,若以武力,楚国有方城和汉水庇佑,是不怕的。最后屈完竟然与其它诸侯结盟了,齐国也没有胜过楚国。

看来打仗的理由是多么重要,以德服人,有时候似乎感觉是说辞,其实还真的是这样,若没有名正言顺,别人的唾沫星子也会把你淹死。

《宫之奇谏假道》猪脑袋国君不要也罢

(公元前655晋国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是要趁虞国的不备而一举两得,即先吃掉虢国,再消灭虞国。具有远见卓识的虞国大夫宫之奇,早就看清了晋国的野心。他力谏虞公,有力地驳斥了虞公对宗族关系和神权的迷信,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应该实行德政,民不和则神不享。可是虞公不听,最终落得了被活捉的可悲下场)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虞国国君不明白。

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虞公还想当然的认为自己与晋国关系美,就能避害,幼稚。想想这些诸侯国那些不是周室分封的,孰近孰远,宫之奇三言两语讲得清楚说的明白。

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这种话竟然也能说出,真是可笑。再说那个国家不祭祀呢?那神明都去保佑,神明还不忙死,竟然把精神寄托当残酷现实,无脑。

关键最后还不听,被活捉一点不亏,可惜这个宫之奇的人才了,明珠投暗。

《齐桓下拜》小白的谦虚恭敬是做霸主的资本

小白七十多岁,耄耋之年,经过大风大浪,还能对周室谦恭,不惜五拜,可看出其品德。无论是面子活也罢,可看出他的基本素质。

《秦伯不食言》不食言是因为食言后后果更惨重

显然晋惠公夷坞不道德在先,晋惠公也是内外不讨好,灭亡是必然可是让秦穆公灭亡有点不道德,大理大德上应该是让他自生自灭。重耳最后替代他是必然。

然而对于秦国夫人孟嬴来说,就受不了,丈夫杀兄弟,让她不仁不义,看她的言语,兄长朝入,她夕死,兄弟夕入,她朝死,有多决绝,如金圣叹言,与泼妇不是一样的,基本可以归为烈女。

再加上秦穆公对晋国大夫的承诺,一定善待夷吾,想他是春秋一霸,也不能随便食言。秦穆公一点点的创下基业,为秦一统天下,是个漫长循序渐进过程。

《阴饴甥对秦伯》黑白唱和取得最大效果

阴饴甥立足现实,不卑不亢,还用二分法,用小人君子两种人说出自己的观点,让秦穆公动容,真是聪明机巧。可惜他拼命保全竟然是不太争气的晋惠公,也是明珠暗投。

《子鱼论战》宋襄公和虞公不分伯仲

宋襄公本就是逆天时,非要兴商,还狂妄想做盟主。无奈郑国推举楚国为盟主,宋襄公就要攻打郑国,楚国当然去帮助郑国。可是宋襄公又是愚人一枚,子鱼让宋趁楚没渡过江,乘虚夹击。可是宋襄公迂腐的说,不打未成列之师,接下来又一次次殆误战机,最后战败被全国人怪罪。宋襄公竟然还振振有词,真是一个猪头国君,跟虞公借道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更蠢。

可叹子鱼明珠投暗,古往今来,真是伯乐不常有啊。下面文字摘自百度百科,概括全面。

宋襄公陈念固封、顽钝愚闭,徒假诸于仁义之名而笼诸侯之心。而战争岂容此迂腐之辈。既无审时度势之能,又无慧眼独具之才。枉费兴兵侵郑而引火自焚于泓,空令子鱼等贤暴殄于粪土之墙。春秋霸主乃此像乎?况无实力为后盾,天焉不弃。若真有仁义之心,以次而对天下黎庶,举广义、携良材。何苦宋国不强,霸业不成。

悲亦,心术不正且不智,不败而何?

纵观子鱼所论句句中肯,切于要害,无虚饰矫言。皆以战争实务为重。而此等英才,明珠暗投,沦落于襄公之溜下而湮一世苦学,岂不惋惜。

此一子鱼,而万千子鱼皆无逢于燕昭之黄金台。

此一襄公,而万千襄公皆雍塞良材于水火沉沦中。

千秋如此,万世依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