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伍德,英国著名儿童节目制作人,《天线宝宝》《花园宝宝》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71岁高龄的祖母及前小学教师。接受英国《独立报》采访,对英国媒体报道“许多孩子在《花园宝宝》剧终时哭闹着不肯上床”有自己的一套理解,并畅谈《花园宝宝》的创作动机源于“对当今的孩子们身处‘世界性焦虑’的担忧”。

“我们听到许多家长向我们反映这样的情况,”作为前小学教师的安妮女士谈到,“我总想创造出一套能够让观众融入剧情,能够有所共鸣的节目,我想《花园宝宝》创造的人物满足了这些需求。”
作为一部有着古怪名字的真人扮演人偶系列,《花园宝宝》带着某些“超现实主义”的魔幻色彩,每天带领孩子们在梦境与世界中穿梭。
“(《花园宝宝》)它给我们创造了一种奇特的环境,介于醒着和睡着之间的奇妙体验。”依古比古(Igglepiggle),玛卡巴卡(Makka
Pakka)以及其他那些对成人来说“难以辨别,不可理喻”的花园宝宝,却带给孩子们单纯的快乐。
《花园宝宝》系列的创作灵感源于安妮·伍德女士对于如今“媒体饱和”的年代中,孩童们的成长饱受“外界焦虑”影响的担忧。
“我开始创作《花园宝宝》缘由很复杂,但最主要的是,我意识到:现在我们所处的世界正被逐渐增长的焦虑和恐慌所包围。这种焦虑和恐慌也深深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安妮女士解释道。“这种世界性的恐慌可能源于‘9.11’恐怖袭击,也可能是我们本身所处在一个满是‘焦虑’的年代。其中的一种表现是:孩子们不愿意上床睡觉。”根据调查,现在的观众更愿意听到“去睡觉吧”这样的温暖的语句,而不是莎士比亚式的戏剧冲突伴他们入眠。也许这也解释了《花园宝宝》里慢吞吞的温柔语气,竟能使那么多孩子们穿着睡衣坚持看完再睡觉的魔力原因。
“孩子们和大人们其实是一样的——他们和我们一样,想看到丰富多彩的节目,想看世界各地的新奇事物,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在谈到大量外来动画被引入对本国动画的冲击时,安妮这样回答,“儿童节目需要花费大量的经费,包括策划前期对节目的背景调查,但事实证明为了一部优秀剧目的诞生,它们是值得的。”
“我们的《花园宝宝》创造的是一群在一起生活,互相尊重,共同成长的宝宝们。这也是我们创作的初衷,向孩子们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童话画面,我们希望他们能在和谐与爱的氛围中成长。
安妮伍德,作为一位祖母级长者,作为一名前小学教师,对孩子心理的了解和爱让她创做出系列广受欢迎的儿童节目。她也让我们了解,一部受欢迎的儿童节目背后,是对孩子们的深厚的温暖和爱。
虽然现实的世界很多时候都不美好,但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这样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一方纯净的天空。
原文链接:英国《独立报》(有删节)
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media/in-the-night-garden-bedtime-for-teletubbies-445102.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