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博实名”将是分水岭,3大预警

(2011-12-16 22:43:55)
标签:

微博实名

互联网

杂谈

今天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它影响的不止是上亿微博用户,而是整个互联网。

 解读这个规定有3个关键点:

A、须实名注册,即日生效。“后台实名、前台自愿”。

B、实名认证对老用户并无要求,所有的规定都是针对新注册用户。

C、有消息说,实施实名制并非仅仅针对微博,也并非仅在北京,实名制全国各地网站都将逐步实施。

 一句话:这是一种很温和的严厉,一种务实的坚决。

 有人说,微博实名最大的好处是打击买卖粉丝、“僵尸粉”,好多人一听,都笑了。就像Facebook在日本建树不大就是因为实名不符合日本文化,这种人性、社会学的东西才是中国互联网的一大基础,而“实名与否”就是中国这种社会学网络的基础。

 变化正在发生,从“理性、建设性”的角度考虑,有3大预警:

 1、这里面有大机会。比如,诚信问题。中国互联网屡被诟病的一大毛病就是诚信严重缺乏,这对很多电子商务网站、真实社交网络的确是一个灾难,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成本。如果让新浪微博加V的用户,自己审视一下,自己在很多网站都是实名注册的,有的甚至留下了身份证号,已经在部分“实名”运行了。

 再比如,从社交的角度来看,微博实名肯定带来更高品质的信息流。

 因此,那些跟品质、诚信、实名等有先天关联的,也许有着新的大形势,比如移动互联网、O2O、电子商务、真实社交网络等。

 2、对UGC是个灾难。UGC(用户产生内容)一直是中国互联网的革命性力量,但“实名”对UGC绝对有着灾难性的影响。百度说吧,实施实名制,从启动到关闭,不到1年就死掉了。很难想象,天涯、猫扑这样的网站,启动实名制后,会是一个神马情况。至少,像糗事百科这类网站,实名会是一个噩耗。


 3、一个大疑问:“控制”,还是“失控”?凯文·凯利的书《失控》,副标题叫: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不管是蜂群思维,还是群集、众愚成智、嵌套层级、负熵、网络经济学等词汇,中国互联网在社会学上基本遵循这种“失控”哲学,或者说这是一种用户哲学,群氓的智慧哲学。实名与否的背后,实际上是政府逻辑和用户逻辑的博弈,它的有效性如何?到底引发什么样的蝴蝶效应?

 但不管如何,大风来临之际,有人在修风车,有人在避风。而中国互联网人群恰恰是最擅长修风车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