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7年的金玟岐终于推出了第二张大碟《大七电台》。
从两张先行EP《偶像》和《娱乐》的预热,到《大七电台》的问世,金玟岐在音乐上的敏感依然在。
之前看似有要用“浮夸”撑起的艺人姿态,在《大七电台》十首歌悉数曝光后,金玟岐还是回到“流行唱作歌手”的本质,这令曾被《岁月神偷》打动过的无数听众,感到了安心,同时之前讨论“偶像”与“娱乐”的思考层面,则令业界人士嗅到了一点点金玟岐想要做出的些许改变,以及成长。
三年前引发无数“自来水”听众热议的《完美世界》专辑像是金玟岐对内、对自我的一种审视和表达。
《大七电台》则是她对这个繁华盛世的观察与思索,角度独特了一些,触角深度了一些,已足以令人上瘾,想要一听再听。
http://p1.music.126.net/_ccfy9GVssR0njaHbjxBdw==/19123805742414388.jpg
表面看,《大七电台》收录的《偶像》、《娱乐》、《我们毁掉的》、《7-11》、《手机》、《姗姗》等歌,触及到了我们现代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本质看,这正是我们当下的时代表情。
在嘻哈与电子为主语言的音乐环境下,金玟岐却一点没急着要冲破规则,或是躁动出什么姿态。钢琴、Bass、Drum、弦乐是标配,仍旧延续着大POP的壳,融化其中的则是这时代共鸣的核。
http://p1.music.126.net/8fzY21HoW35KKG4tcUMi3Q==/109951163068800680.jpg?param=780y430
单曲《姗姗》用娓娓道来的语气,铺陈了一个小人物在大时代巨轮中如常生活,又不得不接受规则改变的无奈与些许不适。
承担着,也隐忍着,终于能在“几杯黄汤以后”,坦诚这些生活中的伤感。
承认我们没有活成 /社交网络的样子
——《姗姗》中的这句歌词,提炼了全曲的核心,也预言了整张专辑#抗娱乐化#的主旨。
http://p1.music.126.net/kds-mFT1XeHXyIM3TJDmOA==/18710389372003834.jpg
尽管《娱乐》有唱着“全民娱乐
《7-11》用我们熟悉的便利店品牌,串联了形形色色之都市男女们的故事。
《手机》采样了我们熟悉的手机铃音做点缀,立式贝斯的音色也是亮点,在金玟岐观察入微的文字中,冷冰冰的手机都变得温热了起来,像是一个陪伴我们很久的有感情温度的朋友,这是金玟岐的音乐中一贯会保有的人文气息。
《我们毁掉的》之前出现在《偶像》EP中,这次放在专辑结尾,像是总结前面九首歌留下的一些反思,讨论了小我与大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Bass与鼓逐渐划出一声声“噪”,带上一点点Brit-pop的行进节奏,交织出娱乐盛世之下,迷乱的情景,有思索还有温度。
http://p1.music.126.net/sIUiq2VCzlu5Qx448_y_KQ==/18577348465056397.jpg
《大七电台》整个用了听众最易于接受的抒情Pop形态,其实是比旁人更冷静、更清醒,也更视角仰视地唱给这个世代,抚慰到80后日渐麻木的内心,填补了90后从乖张、温顺一代渐成社会中坚力量后的些许迷惘情绪面。
在创作措辞上,金玟岐完全融入进都市生活中,描绘的内容日常却又超乎寻常。
另一方面,她以自我创作的音乐筑起高高堡垒,个人icon渐成一派,自己在其中浸润、滋长,却绝不会被纷杂的市场乱象带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