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刚巧金玟岐发行EP这档期,有偶像因为公布恋情而掀起了网路世界的轩然大波,金玟岐推出EP《偶像》,倒是用了音乐来说话,来证明自己。所谓“偶像”,未必是包裹在在创作、演唱,甚至是演技之外的美好外壳,甚至只要美好外壳就好,当然,能写会唱的美人,歌坛也并不拒绝。
不妨我们讨论下“偶像”先。
https://wx3/large/61e46fb5ly1fkgd8o5hscj21jk1jk7vk.jpg
按照日韩的偶像文化标准,偶像最初可以仅就指那些歌唱得不好,舞跳得不行,演戏无演技但是脸还长得不错的艺人,为他们精心设计一个人物设定,然后推销给粉丝,成为粉丝的情感寄托,换言之,偶像除了是一种称呼,也可以是一种职业。
推进到华语乐坛,“偶像”这个诞生于华语音乐黄金年代的名号,许久未在歌手的名头上被叫出了,粉丝追捧流量小生小花们,恋颜恋萌恋人设,再难因为音乐再恋上谁,所以“偶像”——这个鲜少被挂在音乐人头上的称呼,乍一看,是与大多数唱作歌手显得略格格不入的。
歌唱得好的人成为歌手,舞跳得好的人成为舞者,演技好的人成为演员。照此看来,偶像是偶像,演员是演员,歌手是歌手,彼此并不相同——当“人设”崩塌,无论是自带演艺作品的,或是情感上令恋人崇拜不已的对象,都是到能摘掉“偶像”外壳的时候了。
https://wx3/large/61e46fb5ly1fkgd9cgzvqj21k12bcx6q.jpg
音乐市场推进到2017年,传唱度高的流行歌越来越少,新生代的唱作歌手们越来越笃信把先锋的内容玩出冷艳的姿态,兴许会突围而出,却越来越少有人钻研如何把最基本形态的Pop唱好这件事了,新生代有演唱实力、有创作能力、有市场号召力的佼佼者们,金玟岐就是其中之一,并且一路都没跑偏——《偶像》仍能听得出她在Pop领域内的钻研。
金玟岐的《偶像》更多有带着“反讽”的意思在,以这样一个先知逻辑再听这张EP,音乐内容容易理解了很多。
https://wx3/large/61e46fb5ly1fkgd9noqyaj21jj2bcqv6.jpg
仅就同名单曲《偶像》而言,这首歌相比较金玟岐上一张专辑的爆款单曲《岁月神偷》,有更厚重的编曲,大量弦乐的加入,加之封面上金玟岐复古欧洲风的扮相,歌曲显得成熟很多,听得出金玟岐这段时间来在音乐上的探索与进步。
《偶像》探讨的话题相比较“岁月匆匆”而言,更易繁盛、也更易颓败,爱情里的、人生中的、某一领域的,偶像指引我们性格的形成,也可能令我们信仰崩塌,所以我们关于偶像的幻想、信任、赞扬等情绪,都在这首歌一层层的不同编曲中,一点点推进,弦乐之后,还有电音音乐中常用的鼓机音色,制造偶像的迷幻色彩,第二段副歌Repaet段,再由大量人声叠唱,推高偶像之信仰的力量,可以说,金玟岐与音乐Partner薛琳可又一次完成了非常漂亮的合作。
https://wx4/large/61e46fb5ly1fkgdb0taetj21jk2bcb2b.jpg
EP《偶像》三首歌都有很丰富的编曲层次,整体像是给人听了一出三Part音乐小短剧的印象。第二首《只剩一分钟》开头的心脏起搏器音效,配以金玟岐质感醇厚的嗓音,唱着歌词“如果生命只剩一分钟”,不由得再度把人带入歌曲情境中,去思索未完成的梦、甚至生死的问题。
第三曲《我们毁掉的》,讨论小我与大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钢琴依然是编曲主轴,但Bass、Drum的鼓点逐渐划出一声声“噪”,带上一点点Brit-pop的行进节奏,歌曲交织出迷乱的情景,有思索还有温度,同样令人喜欢,慢热到值得一听再听。
金玟岐从2014年惊为天人的《完美世界》专辑,到2017年《偶像》EP,始终都在音乐中把Pop形态挂帅,同时在Pop的形态中,玩出很多华丽又扎实的音乐花样。可以说,这张《偶像》EP,是把流行乐唱出了繁华包裹之下的扎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