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羿凡《安静时刻》:这“减法民谣”减掉浮躁,平添出浪漫

(2017-01-19 12:30:31)
标签:

杂谈

三石特别相信一件事——唱作人听什么样的音乐长大,就会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可能元素会升级、会变奏,坚硬的底子未变,就能支撑一个唱作人的音乐发光发亮。

像是当前在歌坛驰骋的小鲜肉们,听者欧美音乐长大,自然也能依葫芦画瓢,创作出八九不离十的洋味内容;生于80后、85前的一代音乐人们,则更多被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校园民谣所影响,高晓松、老狼、郁冬、艾敬、以及后来的水木年华,应该都是启发过他们的名字,这一代音乐人,在中国第一代校园民谣的浸染下成长,到了现在发声出的创作,又是另一番况味了。

⬆️张羿凡与他的《安静时刻》纪录片


张羿凡与他的“减法民谣”,动人!

或许有点“不合时宜”,年过三十才发第一张片的张羿凡,却用一张很复古风、民谣味儿的《安静时刻》,给2016的岁末做了一道音乐上的减法注解,或许,我们就可称之为“减法民谣”。

于音乐的编配,或是曲序的编排,张羿凡都把“减法”二字,做到了极致,又最核心保留了民谣的质朴与浪漫。

也许你该试试听张羿凡,你可能会发现,真的,我们对民谣的误会已经太深太深。民谣不该是打着约X的旗号把姑娘一番赞美,然后上手,也不该是用简陋的吉他刷两把和弦就开唱的不考究。

http://wx1/large/61e46fb5ly1fbvtr2hbynj20go0gjn44.jpg

​张羿凡的《安静时刻》分分钟能在安静的思绪中,掀起人脑中的情怀小波澜。《吾爱》每一句之间的吉他刷弦的指法都能清晰被听见,一支支小短句之间的空白,也适当卸下现代人的疲惫;《你可以简单的飞舞吗》和《化装舞会》之前都曾被郑钧真心赞赏过,两首歌有着超越当前很多民谣的浪漫度,“快参加化妆舞会吧/欲望在裙角中飞扬”、“你可以简单的飞舞吗/就算这世界注定复杂”,这样浪漫的词句,并不显得艰涩,还描绘出无限的美感。

张羿凡的浪漫气质,在《湖》一曲有更深的体现,吉他的真挚,念白的诚恳,对爱人与大自然的热爱,即使在减法民谣的氛围中,依然有广阔的空间感;当《老电影院》一曲出现,你大可以联想到郁冬的《露天电影院》,甚至主歌的几处向上走的旋律方向,还依稀带有《虎口脱险》的惆怅,对黑白电影的人声采样,使得歌曲不局限于钢琴的美感,还有声画结合的丰富;《云游》更是编织出一副辽远的气氛,一些电子的使用、合成器的发声,有别于吉他这些真实器乐声,仿佛是张羿凡在另一空间唱出来的一种听觉体验。


​把民谣音乐视觉化,浪漫!

《安静时刻》另一处动人的地方,在于“视觉化”。

当我们被电子乐、舞曲、摇滚的“视觉化”吸睛,却很少在意民谣的音乐意境,其实也该有匹配的视觉呈现才对。

http://wx4/large/61e46fb5ly1fbvtqr3o0ej20fa0a7gm2.jpg

​拿到《安静时刻》CD的那一刻,包装内容是让人舒服的,除了常态的CD、歌词本之外,一本以“安静时刻”为主题的摄影集也在其中,那是张羿凡在发片之前,发起的一项活动,参与者就是歌迷,大家听着张羿凡的音乐,想象“安静时刻”该有的样子,便投稿出这样一本摄影集,或许,这会让听者有更真切的感觉,来体验这“减法民谣”的美感。


支持分众的好音乐,勇敢!

讲真,生于1984年的张羿凡,本来早十年就可以出道的,毕竟与他同年纪的李宇春、徐佳莹等人,已是乐坛的中坚力量,但《安静时刻》专辑“迟到”十年才面世,又未必是件坏事。

曾经一种风格独大、一首神曲霸屏的时代,越来越远了,乐评人邮差前辈评价说:大家听音乐的分众程度,甚至到了无法相互安利的地步。但这也许就是最好的时代,能给到各种音乐出头的可能性,以及,总会有人会欣赏你的才华。

除了同受到过校园民谣的深刻影响,三石还有一点觉得和张羿凡有“同病相怜”之处,都在于离开一份企事业单位安稳的工作,想要更自由、更随心来钟情自己喜欢的音乐。张羿凡曾经手握看似稳妥的铁饭碗,却未必能如音乐这般,得到更自在的开心,更未必能令他遇见“伯乐”郑钧。

http://wx1/large/61e46fb5ly1fbvttcaq29j20go0b40tv.jpg

​如果你一直在关注郑钧的动态,会知道他这一年多以来,都在忙着用合音量为原创音乐人谋福利,在T榜用真金白银打赏音乐人们的才华,张羿凡就是出自合音量的第一位发片歌手,从他获得十万奖金,到如今手握一张扎实的唱片,郑钧与合音量、T榜帮助张羿凡实现了一个普通公司职员,到唱作歌手的身份过渡,也让更多人看到,好的音乐创作内容,并不会寂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