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不良状况

标签:
心脏瓣膜病症状胸痛心律不齐抗凝治疗健康 |
分类: 心脏病保健 |
摘要:“生命在于运动”,心脏瓣膜病患者在做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也需适量活动。
鼓励在不增加心脏负担的情况下进行适量的活动,如散步、保健操、打太极拳等。活动量的控制以不感疲劳为原则。做了心脏手术不敢做适量的活动,不利于身体的恢复,术后初期不进行运动,可根据体力从事一般家务劳动(扫地、擦地板、买菜烧饭、洗碗等),不宜从事重体力劳动,一般术后6~12个月均视为恢复期,6个月左右需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片以及抗凝治疗现状等。如心功能与全身情况恢复良好,即可在医师指导下逐渐恢复学习和工作。
如果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术后出现下列情况,请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咨询:
1、出现胸闷、胸痛,几分钟内不能缓解。
2、突然呼吸困难,并逐步加重。
3、一只眼睛短暂失明或出现雾状物。
4、一侧胳膊、腿部或面部等部位有活动不便、麻木、乏力等异常感觉。
5、说话吐字不清。
6、体重不寻常快速增加、或脚踝肿胀(发现有这种状况,应每天测体重)。
7、突然晕厥。
8、疲劳感、特别是伴发热几天内不退(医生会嘱咐你在2—3周内每天测两次体温)。
9、寒颤或高烧。
10、不正常的出血或淤肿。
11、大便颜色变黑变暗,或尿液颜色变红,可能内出血情况,对此应做隐血测试。
12、心脏瓣膜开合声音出现突然变化或消失,或心率也出现异常情况。
13、心跳不齐。
14、切口处有红肿,渗出及其他不适发生。
15、尿道口经常有烧灼感觉。
以上就是常见的心脏瓣膜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专家提醒大家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早咨询主治医师,进行相应的检查诊断,不可疏忽大意。